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及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郴州承接产业选择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证明,郴州示范区与珠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可以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探索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竞争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 ,它具有开放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郴州旅游资源丰富 ,区位条件优越 ,近年来 ,郴州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成为郴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郴州高技能人才总体需求缺口大的现实情况出发,主张应该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将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新农村输送干部、培养人才,从而更好地为郴州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郴州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发展中趋于合理。但产业素质不高,升级缓慢,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十五”期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的动力,加速郴州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加快中小内陆城市综合保税区建设是新常态下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途径。SWOT分析表明,郴州综合保税区具有区位交通、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向好、开放型政策与平台优势初步显现的优势;存在着物流产业发展不充分、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不足、能耗成本相对较高,熟练劳动力以及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储备不足,产业配套能力弱等劣势;面临着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建设和中西部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面对着承接产业转移被拦截和相邻综合保税区"同质竞争"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郴州综合保税区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郴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眷顾与青睐,郴州必须整合和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郴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福地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曲艺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郴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一要增加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丰度和深度,二要包装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精品,三要文化地宣传郴州的历史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它具有开放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郴州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郴州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成为郴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转型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也影响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如何寻求既遵循经济规律,又利用自身潜在优势的转型之路,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郴州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把握住新型城镇化布局的契机,建设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提高了城市形象与综合竞争力,给其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经济衰退的走势,走出了一条符合郴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9.
郴州文化精神是对郴州地域文化内涵的抽象与凝聚、发掘与提炼。如由郴州农耕文化的发端而生成的勤劳、开拓精神,由儒学传统的教化而形成的忠孝仁义精神,由佛仙文化的传扬而发展的善良、包容精神,由迁谪文化的影响而滋生的开放、忍隐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品格,深刻地植根于郴州的地域文化土壤之上,广泛地渗透于郴州人民的骨髓血脉之内,鲜明地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既世代传承,永不衰竭,又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焕发出不同的光彩,呈现出独有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郴州精神的大讨论,则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对这种文化精神的有意识的总结与概括。  相似文献   

10.
郴州是湖南对外开放的“南大门” ,在市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其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同时并存。如何扬长避短、实现郴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 ,郴州经济应选择农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等三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依据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分别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研究建立和发展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从专业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三个方面研究建立和发展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从管理体制、招生体制、评估体系、政法体系、经费体系五个方面研究建立和发展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河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适应,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影响教学科研型大学研究生招生生源数量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教学科研型大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补充力量,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发展重心、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及师资力量上与研究型大学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在吸引研究生招生的生源数量以及培养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探析招生规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就业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教学科研型大学研究生生源数量的影响。从而使教学科研型大学走适合自身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发展道路,提高报名人数、进而提高研究生入学质量、发展优势学科、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南宁市工业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关系,得出结论:随着南宁市工业总产值的上升,南宁市地方财政收入必然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财政收入的提高,并不一定导致其工业总产值的上升。南宁市工业财源建设,应加快发展重点产业,壮大财源总量;壮大工业企业,培植财税来源;发展总部经济,抓好新兴后续财源;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增强财源后劲;发展开放型工业经济,拓宽工业财源。  相似文献   

14.
高职扩招是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现实情况,理性分析高职扩招所围绕的区域经济生态、教育生态、制度生态、校园文化生态等因素,提出在学分制框架下,实行多元产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合适”教育,是扩招成败的关键。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师资结构的调整、教学管理等具体实践环节上进行了系统变革,不断破解难题,助力扩招平稳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的一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展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应依据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趋势,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专业与行业,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作用,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高职院校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顺利对接,促使河南高职院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下亟须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实施大类招生可以从制度层面打破专业壁垒,满足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建筑类专业下的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1+1+2"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八大课程模块,强化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创新传统的“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走向更深层次的合作,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面向教学科研和产业结构调整,抓产业发展和实训基地建设;抓教学改革,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岗位培训;以市场为导向,输送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深化改革和类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扩招工作也进入到了内涵建设阶段。高职院校面对扩招学生多元复杂的扩招生源结构与特点,基于扩招学生人生发展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对扩招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价值反思,主动探索扩招学生内生发展与外部环境相生相宜的培养策略,提升扩招学生培养质量,对高职院校适新应变深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