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威廉·布莱克之所以能够成为"英国第一个象征派"诗人,一是因为他丰富的幻想力,二是由于形势的逼迫.诗人生活在一个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激烈交战的年代,当时英国反动政治势力的疯狂迫害和残杀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规模.由于诗人不能直接歌颂或批判任何人或事,所以,他只能通过征引历史和现实素材,创造出意象和象征的文学手法.可以说他的诗歌是这个动乱时代孕育的产物.诗人关注现实,他的诗积蕴着巨大力量,充满着革命性.卞之琳先生评价到:"布莱克在他一生所作的许多诗篇(以及许多版画)里一贯站在人民一边,同情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同情民族解放、妇女解放;同情被压迫的国内外劳苦大众;同情被作为奴隶来贩卖的黑人.  相似文献   

2.
一首水仙花媚舞;另一首蝈蝈、蛐蛐欢唱,组合成《英国诗两首》。水仙花媚舞。《咏水仙》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者之一的华兹华斯,他也是“湖畔派”诗人的重要代表。18世纪末,法国发生大革命,欧洲封建势力联合反对,使英国社会与思想战线上的矛盾趋向尖锐。一些诗人厌恶这时代的纷乱状态,离开城市,转向乡村。19世纪  相似文献   

3.
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桂冠诗人,由于他创作了很多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言诗,并影响了英国民间诗人的创作,因此被誉为“人民的诗人”。本文主要介绍丁尼生成为“人民的诗人”的时代背景,其方言诗的题材、内容与意义,以及他对平民诗人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国17世纪玄学派代表诗人约翰·邓恩以其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闻名于世。他的诗意象丰富而深刻,使人感到惊讶却又在情理之中。其中,“死亡”这一意象几乎贯穿他的全部作品。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死亡意象的分析,探讨作者对爱情和宗教的认识和思考,以及他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并试图说明其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5.
《中文自修》2010,(6):F0002-F0002
伊丽莎白·巴莱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19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早年由于骑马而跌伤脊椎。下肢瘫痪达20余年。1846年与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结婚。  相似文献   

6.
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之一威廉·华兹华斯一直被称为“湖畔诗人”,这不仅是因为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自然气息,更重要的是基于他内心深处自始至终秉持的崇尚自然的哲学观。而陶渊明作为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有着类似的哲学思想。他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处世态度上都有着这样一种倾向——对自然的崇尚和尊敬。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在为文学世界增添色彩的同时,也通过各自的作品为哲学世界增添奇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6世纪30年代,克伦威尔全面主持英国政府事务。他审时度势,以宗教改革为契机,对外打击罗马教廷的势力,确立起国家的外部主权,对内削弱教俗贵族的权力,确立了国王的最高权威;并通过政府改革构建了国家机构的模式,使国家以制度化的方式开始运作,规定了英国政府机构的未来走向。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于:他启动了英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化过程,为英国近代国家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民族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8.
奥斯卡·王尔德(1854.10-1900.11),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通过文学成名时,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在伦敦社交界小有名气。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两部作品都很成功,但真正为他赢得声誉的是戏剧作品。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相似文献   

9.
威廉·莎士比亚是四百多年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内容广泛、技巧娴熟、语言精美,在世界文学史上,与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德国的歌德被合称为世界四大诗人。他的同时代人,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本·琼生(Ben Jones)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都主张融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赞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一思想的文学展示又存在差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人主张“物我同一”,诗歌蕴含“古代朴素生态思想”,诗人把回归自然作为避祸或步入仕途的捷径。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自然神论”,诗歌蕴含“近代浪漫主义生态意识”,诗人回归自然是为了寻找失落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11.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曾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篇。而正是由于他的一些短诗,他才为当代大多数读者所认识。《明亮的星》是济慈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是英国悲剧诗人济慈在身患鲍症,情知将不久于人世这一背景下所创作的一首十四行诗。诗人希望永生,更渴望不朽的诗名。诗人对诗歌、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眷恋让人动容。诗中所流露出来的诗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使我们认识到济慈远不比传说中那样脆弱。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此诗是济慈的代表之作,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本诗充分说明了济慈对各种感观的调动能力。诗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生动的意象,如:“明亮的星”、“流动的水”,“雪”、“爱人的酥胸.”等等。这首诗共有七点精妙之处。正是他对这些独特的写作手法的把握才使他无愧于“文艺复兴时期旗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知道威廉·华兹华斯这个名字,然而我们并不真正知道他的诗。华兹华斯不是他那个时代的宠儿,相反,他的不合时人趣味的诗受到了长期的指责与非议。自幼习诗的华兹斯,不折不挠,一生不改诗风,以其几十年的执著,终于赢得了英国人民的衷心喜爱。他被公认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华兹华斯在“走向世界”时,再一次受挫。他曾被主宰社会主义国家的左倾思潮打人冷宫。在中国,他多年被当作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划入禁区作家之列。这是由于诗人保守的政治立场造成的。在对待法国革命的态度上,华兹华斯由欢呼转向反对。对英国的工业革…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与李白的诗为伴。他的诗或雄奇豪放,或飘逸浪漫,或壮丽夺目,或委婉温情,每一首都充分表达了李白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和豪侠的气概,他是一位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14.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生于1564年4月23日;巧合的是,他又卒于4月23日(1616年)。于是,英国人民把这个日子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使其成为一年一度的文艺节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市民家  相似文献   

15.
别林斯基说,诗人只有把“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使自己“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他的诗创作才能赢得重大的价值而为人们所承认;“渺小的诗人们才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喜或忧:然而,也只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的安德鲁·马维尔,作为一位玄学派诗人,在《花园》一诗中创造了一个甜美,自然,和谐的“花园”。在这首诗里,一个人,也许是诗人自己,在一座有花木林泉之胜的园林里沉思着人与自然的问题,对美丽的自然的生动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理想世界,同时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宗教主题,而诗中“圆”和“绿色”的意象更进一步表达了此诗的更深层的含义-“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陆游是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由于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对于金奴隶主贵族势力表示了无比的愤恨与蔑视。  相似文献   

18.
英国现代文论家、诗人、教育家瑞恰慈倾心于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情有独钟。他试图建立一种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的文学观念,提出了“包容诗”的观念。瑞恰慈在华讲学期间撰著《孟子论心:多义性实验》,中国文化成为其思想结构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西方的清晰逻辑,正需要“语法范畴不明”的中国思想方式加以平衡。其所积极推进的基本英语运动在中国的最终失败,源自于这一运动理念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身份追求的根本矛盾。作为一个典范的实践批评家,其批评理念及操作方法,有助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出身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市民的家庭。少年时代,他在斯特拉福的一所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1585年前后,由于父亲经营的生意破产,来到首都伦敦谋生.起初,他为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卢梭的“回归自然”对他影响颇深。宁静优美的大自然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使他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诗人不赞同牛顿用科学的“魔法”将彩虹分析为一道道的光谱,艳丽奇幻的彩虹犹如诗人的理想,虽可望而不可及。但却能给他无限的希望和心灵的慰藉。诗人的行为如孤独自由的流云,性格似高洁自恋的水仙,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坦然面对死亡,诗意地生存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