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几年前,提起精确新闻,即使在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上,也颇感新鲜;而今天,精确新闻报道在我国新闻传媒上大有如火如荼之势。1994年1月6日,《北京青年报》以《1993,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为开端,推出了国内新闻界最早的一块“公众调查”专版,至今已刊出逾百期。随之不少新闻媒体争先恐后办起了精确新闻专版,有人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至少有20余家报纸开办了类似《北京青年报》“公众调查”版的专版,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  相似文献   

2.
一些省级党报或者市级党报,都曾有过创办地方专版的经历,但其中能够坚持下来并受到读者欢迎的并不多。《柳州日报》自2004年起,相继推出了《鹿寨新闻》、《柳江新闻》、《柳城新闻》、《融安新闻》、《今日三江》、《今日融水》等6个县域新闻专版,6年多来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3.
作为精确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公众调查类的报道、尤其是经济调查类的报道,近年来在我国的各种媒体上不断升温,如《北京青年报》的“调查、观察”专版,《文汇报》的“市场与消费”专版等等。由于它克服了传统报道模式的一些局限,大量引进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用数据说话,使报道更具有定量化的特征,进一步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精确程度,所以,虽然它没有新奇的新闻事件和新闻故事,但仍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电视工作者也把精确新闻引入了自己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诉讼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显,深受公众欢迎。 诉讼新闻的功能和特点 诉讼新闻是以诉讼案例为题材,对案件从立案到审理终结过程中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其本质是挖掘案件在诉讼活动中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空军报》“基层在线”专版中的《热线点击》栏目颇受基层官兵欢迎。2005年,该栏目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暨全国副刊年赛栏目一等奖,该专版也获得版面二等奖。“聚焦连队话传统”系列微型调查中的《我帮厨,我快乐》一稿,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这篇稿件的编辑过程说明:只有深入部队基层生活,才能提取出深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新闻主题。  相似文献   

6.
戈缨 《新闻传播》2005,(5):52-52
报纸专刊,要讲求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但同时还应加强它的新闻性。专版为什么也要有新闻性呢?首先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规律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报纸计划订阅的规定,报纸订阅也走向市场。这就要求报纸真正受读者欢迎,卖得出去才行;而新鲜的东西总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报纸的专版在这种形势下就必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新闻性。第二,它是新闻事业特别是报业发展的需求。一张报纸能不能受读者欢迎,除了新闻版面吸引人之外,报纸的专版也成为重要因素。唱重头戏的专版就不能再是过去的“补白”版面,而应有新闻走近,以拉近读者的阅读视线。第三,  相似文献   

7.
时下,许多媒体都在绞尽脑汁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而很容易被现代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资源,它所折射的新闻信息也取之不尽。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就因为这些专栏或专版紧紧依托了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宁波日报.服务导刊》自办报开始就每期拿出一个整版辟出“社区新闻”专版,专门刊登来自城市社区的新闻。此举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居民读者视这一专版为自己的园地,提供线索、提出建议,帮助报社将这一专版办得越来越好。作为这一园地的耕耘者,我们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也对这一新的新闻样式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本文试就社区新闻的主要特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读者来信》专版,是定期集中反映读者意见、要求、呼声和建议,促进协商对话,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园地,也是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凡编得好的,一般比较受读者的欢迎。为此,笔者以为有加以讨论的必要。特点与优势《来信》专版刊登批评类稿件多,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读者给报社  相似文献   

10.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11.
“精确新闻”是由美国骑士报团记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PhilipMeyer)首先提出的。他是公认的开创精确新闻报道风气的第一人。梅耶提倡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以问题为对象,用数据来说话,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事实,揭示事件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精确新闻的实践和尝试在国内也方兴未艾,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专版和《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专版作一详细  相似文献   

12.
正地方党报专版专刊如何营造良好的新闻语境,进一步深化"走转改"?《南阳日报·金融时空》专版积极策划社会活动、将新闻触角深入偏远山区,用故事代替说教,用百姓语言讲述短新闻,打造轻专栏、微作品,受到读者欢迎。策划出新闻,活动当载体地方党报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地方读者,其受众群往往关注与自身联系较为密切的地方新闻。落实"走转改",就要提高报纸的关注度。而要想提高地方读者的关注度,就必须让读者在新闻中找  相似文献   

13.
《博尔塔拉报》前些年除日常新闻图片报道外,也设有摄影专版,只不过摄影专版一直是处于从属地位,通常是有了大的事件发生时,以画刊配合,没有固定的出版时间。专版文字有时简单到只有图片说明,形式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中,地市党报如何通过专版深度宣传和谐理论、凸显和谐理念、展现和谐亮点,使之成为新闻版的补充、延伸,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宁波日报》先后开办了《党建》、《学苑》、《人民政权》、《人民政协》、《民主法制》、《社会新闻》、《城市周刊》等10多个专版。各专版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宣传做到“三贴近”,需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主动周全的策划组织。《羊城晚报》一直坚持的《公众话题》栏目(或专版),以及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类似话题性专栏专版,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三贴近”形式。《羊城晚报》的话题性专栏,开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开宗明义就叫《公众话  相似文献   

16.
一种令人瞩目的趋向呈现在眼前:社会新闻的数量增加了,力度加大了,各家晚报自必不说,就连一向以严肃面孔与读者见面的诸多日报,社会新闻也逐渐多起来.《人民日报》推出的“读者之友”专版,每期的头条几乎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济日报》扩版后,虽然没有设社会新闻专版,但第七八两个专版的重头报道,大都是经济生活里的社会新闻.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因为报纸扩版后,容量增大了,天地广阔了,社会新闻有了一席之地;二是竞争使然.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创办的北京市第一个海外新闻专版——美国《侨报》的《今日北京》版,自1996年8月7日创刊,至今已逾3年,出版470多期。1997年11月,澳大利亚的《澳华时报》又一个新闻专版《北京新闻》诞生。这两个专版,使北京市有了以对外报道新闻为主的外宣窗口,填补了北京市向海外播发新闻的空白。《侨报》是在美国出版的一家大型中文报纸,发行全美和加拿大地区。《今日北京》至今已刊出有关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新闻、图片9000余条,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地向美、加读者介绍了北京的改革开放进展、经济…  相似文献   

18.
肖雪 《今传媒》2006,(8):38-39
近年来,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各报陆续设立新闻图片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目击”,《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纪实”等,《深圳特区报》在开办图片专版“数码传真”之外,还利用头版的左边栏设立了图片导读“图话新闻”。在这种新的报纸发展趋势下,《西安日报》的“视角”专版便应  相似文献   

19.
《金华日报》星期六为周末版,其中第七版是《瞭望台》专版。国际事态瞬间万变,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件在世界各地发生。作为国际专版,不可能把一周内所有新闻容纳进版面,这就要抓住影响最大、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新闻做文章。除报道事件本身外,还应对事件的起因和历史背景作深入剖析,让读者对国际上的重大事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这种新闻透视稿新华社有时也发,但由于《瞭望台》专版固定在星期六,新华社发稿未必就那么凑巧,这就逼着你非自己动手写不可。去年11月初,印度维。普·辛格总理辞职,谁能出任该国总理成为各国人民关心的新闻。那几天,我一直在翻阅《参考消息》、  相似文献   

20.
坚持新闻改革是提高军报宣传质量的必由之路。近两年军报把新闻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举办征文,发动群众。1998年2月至7月,军报在《读者之友》专版举办了《我为军报新闻改革就一计》征文。读者关心军报改革,投稿踊跃,许多来稿很有见地,对军报的新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从新闻突破,开办专栏。从1998年5月起,军报在一版开辟《好新闻比赛》专栏,继而在二、三版开辟框新闻专栏,并配有“点评三两句”和“一句话点评”,其他专版副刊也实施改革,在贴近形势、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方面有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