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朱筱丹 《新闻世界》2014,(6):134-135
深度报道始终是纸媒面对其他媒体激烈竞争的核心优势所在,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条件下,纸媒深度报道需要借助微博等网络渠道进行传播。但是纸媒深度报道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困境,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和疏导,很容易使舆论朝着与报道初衷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本文以2013年2月《人物》杂志的深度报道《厉害女士》的网络传播为例,分析造成这种传播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纸媒深度报道应对网络传播困境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近几年在陆续成立深度新闻部,腾讯的"棱镜"和"探针"、网易的"路标"、新浪的"新知"、搜狐的"新闻当事人"等,都是加强深度报道的探索.与此对照的是,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 《北京青年报》深度部、《京华时报》深度部先后合并或撤销, 《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改为深度报道版.这一表象说明,新媒体在争夺深度报道优势,纸媒面临危机.业内人士甚至预言,今年是纸媒深度报道的崩溃年.崩溃倒不至于,目前深度报道的主力仍在纸媒,但纸媒的深度报道要谋求转型应变,则是正解.  相似文献   

3.
黄玲玲 《中国传媒科技》2023,(3):106-109+130
【目的】探索纸媒的深度报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存活、发展甚至重构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永州日报》发布的深度报道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全媒体时代下纸媒做好深度报道的意义和策略。【结果】通过记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对新闻内容进行追踪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纸媒突破重围的最佳优势。【结论】深度报道帮助纸媒引导舆论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全媒体时代,更应发挥作用,创新报道形式,延续纸媒深度报道的影响力,提供更优质的深度报道作品。  相似文献   

4.
刘展 《东南传播》2014,(9):149-151
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构建了媒介新格局,但同时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纸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的市场份额大幅缩水,甚至一些百年大报都遭遇停刊危机,纸媒"拐点"似乎真的就要到来。面对危机,纸媒须回归精英,以深度报道为核心竞争力来凸现传播优势。本文以《南方周末》为例,分析它是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并以此为启示探索纸媒应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的名句。它告诉我们的是,虽然深入难,但深处的"风景"却独特、迷人。同理,做好深度新闻报道不容易,但它却是吸引万千读者的新闻法宝!如今网络资讯发达,如果没有特别鲜活生动的深度报道,纸质媒体如何"引人入胜"呢?多媒体时代,纸媒又怎么在激烈的媒体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6.
《当代生活报》在体育差异化报道上做了很多尝试,抓住纸媒的载体特点,从比赛场外的体育"娱乐"新闻或者是体育"社会"新闻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体育热点事件和人物,凸显报纸的载体优势,让"场外"新闻成为《当代生活报》体育报道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王亚红  武瑾 《今传媒》2015,(4):18-19
深度报道的概念在新闻学界由来已久,在新闻实践中也已是老生常谈,但目前对于深度报道的概念并未有清晰一致的界定,对于深度报道的方式亦是百家争鸣.我们认为深度报道不能以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界定,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传播方式而应有所变化,故而其含义是开放性的.经历了纸媒时期、电视时期的深度报道,在当前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占据人们生活的时候,如何重新定义“深度报道”是本文的重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学界对“深度报道”的多重解释,探究深度报道出现的原因,进而从媒介发展的纵向维度重新思考“深度报道”在当今时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在各种新媒体的冲击下,深度报道已成为纸质媒介的杀手锏,怎样做好深度报道,并加强深度报道的影响力,成为纸媒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选题、采访以及写作等方面对深度报道进行了简单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对纸媒的时事报道产生较大冲击。为了应对新兴媒体的冲击,《闽南日报》通过做好做精深度报道、打造高端民生新闻、打造版面视觉中心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兴起,严重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淡化,因此,纸媒要想在这种媒体形式多样的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其深度报道必须进行改良和优化。然而很多纸媒在深度报道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把握好尺度,使其在深度报道方面做到精细成功,成为纸媒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纸媒吸引更多阅读者的手段。本文就是针对全媒体时代纸媒深度报道如何改良而进行论述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李霞 《今传媒》2014,(6):120-121
深度报道,按照《新闻学大词典》的解释,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目前,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重要新闻报道形式。然而,自媒体时代,微博以其短小精悍的语言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传统媒体也开始顺应趋势纷纷加入了微博发布的行列,所以将微博发布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成为了目前深度报道新趋势。本文拟从微博与深度报道的互补性,如何利用微博进行深度报道两个方面试分析如何发挥微博优势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2.
重大事件关乎公众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涉及面广,产生的社会波动大;各类媒体如何报道,对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非常重要。各地纸媒是报道当地重大事件的主导力量,本文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三大报纸为例,剖析纸媒在报道本地重大新闻事件中所运用的主要手段和策略,并简要诠释这些报道对当地公民意识、社会生活、区域形象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日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新闻媒体因而也更加注重体育报道,但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相比,纸媒的体育报道有其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让纸媒的体育报道抓住读者的眼球?本文以《新晚社区报》独家策划的《毅腾队报》为例,从选题、写法、细节处理等方面,分析纸媒体育报道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媒介蒸蒸日上,传统纸媒却日渐式微,很多传统媒体人感叹"纸媒冬天"的严寒。然而,在电子媒介繁荣的同时,只要纸媒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同样可以在市场夹缝中找到另类的生存之路。纸媒可以通过文字向新闻的纵深挖掘,通过深度报道展示复杂的事件;纸媒可以通过打造品牌赢得稳定的受众,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纸媒可以通过细分市场,走差异化的营销之路等。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并不是被移动互联打败的,从根本上说,是深度报道的质量出了问题。深度报道的式微对一个怀有新闻理想的人而言,深度报道是个很有吸引力的词汇。它所代表的不只是一种新闻文本,而是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的载体。这犹如央视五套关于足球的新闻很多,但唯有《天下足球》可以被称为"最纯粹的足球新闻"。纸媒兴盛时代,尤其是本世纪的头十年,不管是都市报还是中央级纸媒,纷纷开设了深度报道版面,深度报道记者的数量也急剧增长。由于深度报道操作周期相对较长,很难保证每天都有有分量的报道呈现,所以深度报道版面不定期或者间隔式推出。例如《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6.
正2005年,《京华时报》的吴海民提出报纸的"寒冬"已到来,还有很多人预言报纸即将进入终结时代。美国的菲利普·迈耶也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中推测:2043年的某一天,将是人们最后看日报的时间。现实表明,各类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近几年网络的发展,使传统纸媒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也在寻找着突出重围的办法,"深度报道"这一名词渐渐走入读者的视线。然而,随着多种媒体的不断发展,和  相似文献   

17.
王海 《今传媒》2012,(6):38-40
针对全媒体时代日益激烈的媒介生存竞争,以《南方周末》为研究范例,以"深度报道"这一领域为突破,结合报纸媒体自身的特点,在报道主题选择、记者素养培养等方面做了分析,为报纸媒体这一传统纸媒觅得了在竞争中逆流而上的发展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伟达 《新闻实践》2013,(10):45-47
核心阅读:2{11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的《纸媒的“王牌”是什么?》一文指出:媒体发展常讲“内容为王”,现在看来,深度报道的内容才是报纸发展的“王牌”、此文刊发后,许多主流媒体及网站相继转载,笔者作为新闻从业者也高度认同这一说法、但同时个人认为,网络化时代,纸媒与新媒体相比,在强调深度优势时,另一特性迫切需要强化和提升,那就是纸媒的服务性和服务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雾霾屡屡成为舆论风暴的焦点,雾霾报道在特定的时期占据着媒体的版面,媒体的叙述框架在一定意义上建构了受众的现实认知。通过对《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中关于西安雾霾天气报道研究发现,在竞争的媒介场域与话语平台中,就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消息来源、报道基调和报道主题等而言,传统纸媒的新闻生产对现实进行了合法性的话语修饰,扮演了现实化妆师的角色,缺少政策的反思,缺少忧患意识,进而反思媒体雾霾新闻生产中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的步步进逼中,时下纸媒大有借深度报道“一纸风行”之势,党报亦不甘落后。但于党报而言,此“深度报道”已非彼“深度报道”。较之党报以往驾轻就熟的典型报道、主题宣传的“重头戏”而言,如今纸媒推崇的深度报道已渐趋回归新闻本义,即“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