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海峰 《文教资料》2006,(35):108-110
今文《尚书》所反映的语言类型时期应该属于上古汉语的后期,它的研究对于上古汉语复音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语音学构词法和句法学构词法两方面对今文《尚书》复音形容词的构词研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文言文都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要读懂文言文,就必须掌握古代汉语;要掌握古代汉语,就必须以汉字作媒介。所以,学习文言文,首先必须接触汉字。这并不是说,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一些难字、僻字;恰恰相反,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事实上,这些难字、僻字在文言文中出现的机会不多;偶而碰到了,查一下字书,就能解决。我们的意思是说,学习文言文时,重点要放在汉字和古汉语的关系上,通过汉字,去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文规律,并  相似文献   

3.
字义指单字在一定语境中的含义。当我们在阅读中对某字的意义不能理解时,就需借助注疏或字词典。但旧注和字书往往存在着字词界限不清、又说异称及文字讹误等现象,这就使我们又面临了一个怎样正确判定字义的问题。对此,本文拟谈一点肤浅体会。 一、划清字词界限,正确判定字义 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字与词都不是同一概念,字义并不全等于词义。汉语中的词,既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而汉字对汉语的记录则基本上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这就是说,在记录单音节词时,一个汉字就代表着一个词,字义等于词义。如:“土”、“地”。在记录多音节合成词时,一个汉字只代表该词赖以合成的一个语素,字义只是语素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校汉语教材的主流是好的,毋庸置疑;但正象白壁有时会带有微暇一样,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有其缺憾,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重复与某些内容的不足上。 一般说来,本科院校中文系的现代汉语教研室和古代汉语教研室的教师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即教现代汉语课的教师不教古代汉语,教古代汉语课的教师不教现代汉语;只有在那些师资缺乏的学校,特别是专科学校,才往往有两门课兼上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在通常情况下,教现代汉语课的教师不太熟悉古代汉语,教古代汉语课的教师又不太了解现代汉语,对教材某些内容难免取舍失度,而教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师又往往疏于翻阅学生前面学过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都有些什么内容,大都照本宣科的局面;更主要的是,各门教材的编著者习惯于各顾各的学科,彼此不相过问,缺乏横向联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材内容上出现重复和不足的现象。例如:(1)《现代汉语》中的“汉字的造字法”与《古代汉语》中的“汉字的结构和发展”相重复;特别是有关《说文解字》知识,如“六书”等内容;(2)《现代汉语》中“词义的演义”等内容,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以普通语言学》)中的同类内容重复;(3)有关“汉字”、“词汇”知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所讲同类内容也有若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汉语中,主谓词组可否作句子成分?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用句子形式主语和句子形式宾语的地方,在上古汉语里用的是名词性仂语,而不是句子形式。”(《汉语史稿》中册396页)又说:“包孕句  相似文献   

6.
论_以为_     
古代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以为”这个结构形式,这是“以”和“为”紧相连接在一起的.这种“以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是一个词呢还是两个词或一种什么结构?它有哪些语法作用?它在句子中和别的结构成分有哪些关系?这些问题在《马氏文通》及其后的一些语法著作中曾有涉及,但是说法不同,有的又语焉不详.这些问题对如何认识古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很有关系,所以很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汉语成语是留学生词汇学习中的难点。成语中包含大量古代汉语知识,这些古代汉语知识与留学生所学的现代汉语内容有些有很大不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可以在成语教学中以汉字为基础,以话题为中心,提高教师汉语本体方面知识的同时,再配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提高成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成语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学好成语对于汉语水平的提高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并列连词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分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连词中重要的一类。本文主要从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调查了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并列连词“与”的使用情况,在每个时期又从使用情况和连接成分的句法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并列连词“与”在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一书口语性较强,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面貌,因此被称为中古汉语的活化石。时间上,《世说新语》上承上古汉语,下接近古汉语,是古代汉语被动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对于《世说新语》中所有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进行了统计调查,研究《世说新语》中被动句的语法特点,并从历时的角度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中古汉语初期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体系,一个汉字可以记录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语素,也可以记录汉语里的两个词或语素。现代汉语的词双音节的占优势,大多数词用两个汉字来记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凡是用两个汉字记录的词都是双音节词,也不意味着两个汉字记录的词都是一个双音节词。汉字同词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既然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往往记录一个词呢?不能这么说。有的字只记录一个词。例如“戈”,本指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长柄;“讣”,本指报丧,报告人死了的消息;“兮”,是古代的一种语气词,  相似文献   

12.
杨艳 《现代语文》2010,(3):65-68
"贿""赂"二字在古代汉语,尤其是在上古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是单独使用的,其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中通常连用的"贿赂"一词。在上古汉语中"贿""赂"二字在语义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对《左传》中含有"贿""赂"的句子进行了穷尽式的检索,并将这些相应的例句作为语料,对《左传》中"贿""赂"二字的具体语义语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古汉语学习者分析古汉语字词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上古“辟易”连用、“披靡”连用。分别都有叠韵的关系,前者属锡部,后者属歌部。但它们到底是一个叠韵连绵词呢,还是一个有叠韵关系的合成词或联合词组呢?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复音词”一节中谈到单纯的复音词时,把“披靡”、“辟易”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它的叙事接近口语,对话中保留的口语成分较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活的词汇和语法现象。从时间上看,《世说新语》被动句上承上古汉语,下接近古汉语,是古代汉语被动句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运用历时比较法,采用辩证的观点,从纵向的角度出发,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将《世说新语》中的被动句与上古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其”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文言虚词。综观诸家的《古代汉语》书,多认为“其”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如果作为代词,它只能作定语,而不能作主语。王力老先生说:“中古以后,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文学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在今见的诸多古文注释中,有不少地方对“其”的注解实际上也是颇不妥当的。本文以较多的古代汉语例句为证,说明“其”在古代汉语,包括上古汉语里,是可以作主语或兼语的,而且,作为人称代词,它不仅可以称代第三人称,有时甚至还可以称代第一、二人称。这种语法现象,不仅在秦、汉以后大量存在,甚至在先秦时候也早已出现了。作为语法规律来总结,我们更应该注意语言的发展,不能过于拘泥,过于刻板,不能人云亦云,形而上学;而应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语境,尊重语法规律,并尊重逻辑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16.
乞大是契丹的另一种音译,在这里指称中国。《老乞大》是古代朝鲜的一个汉语会话教科书。《老乞大》正文全部是汉字。在正文下加以朝鲜文注音和释义便成为《老乞大谚解》。中外研究古代汉语语言和古代朝鲜语语言的学者早已注意到这部书,而在史学界似乎还不太注意到它。其实《老乞大》生动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留下了不少形象性的资料,从历史学或古代民俗学的角度加以考察,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如何改革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园满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我以为在当前开展的教学改革中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讨论。 (一) “六书”是《古代汉语》中的一项内容。讲述“六书”,按照传统的教法,把许慎的“六书”含义逐一分析讲述,阐明我国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但如何与现代汉语挂起钩来,那就得说清楚当今汉字与“六  相似文献   

18.
吴晋芳 《考试周刊》2011,(51):32-33
何谓"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是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音读的字书。汉字是汉语的载体,从上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一特点来说,它又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全面收录东汉许慎前上古汉语词汇的集大成著作。那么,关于饮食词汇,《说文解字》也系统地反映了周秦及两汉期间的饮食词汇面貌。本文以"饮食"义为纽带,贯通《说文解字》始终,以整体认知的角度去审识《说文解字》饮食词汇的特点。其特点表现为三方面:时代性、广义性、形体结构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举出钦州粤语方言中的上古汉语词39个,标注这些词,在今天钦州粤方言中的意义,阐明它们古代汉语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