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夏伯华 《成才之路》2009,(29):48-48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周长的概念)师: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都飘落下来,小蚂蚁们特别高兴,因为它们非常喜欢把树叶的边沿当做自己的运动跑道。课件出示一片树叶,你知道小蚂蚁运动的路线吗?谁来指一指?生1:(用手指)树叶轮廓的一圈就是小蚂蚁的运动路线。课件演示:(小蚂蚁绕树叶的轮廓跑一周)师:小蚂蚁跑了一周,用了10秒钟,它一秒钟跑2厘米,你能知道什么?生2:10×2=20(厘米),它一共跑了20厘米。师:小蚂蚁绕着树叶跑了一周,一共跑了20厘米。这就是树叶的周长。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周长。板书:周长。  相似文献   

2.
【案例】特级教师于永正《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师:大家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 师:咱们班张明是千什么的,知道吗? 生:张明同学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干什么工作?  相似文献   

3.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汇报)(1)摆小棒。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根和16根合起来是多少?生:50根。师:最下面的这一捆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从言语层面感受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 生:喜欢!(异口同声) 师:我这里有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出示) 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相似文献   

5.
师:(出示1、2、3、4、5、6、7)谁来用不同的方法把这几个数读一读。生(1):1、2、3、4、5、6、7。生(2):多、来、咪……生(3):one、two、three、four……生(4):7、6、5、4、3、2、1。师:生(4)与其他三位同学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生:生(4)是从大到小倒过来读的。(板书:倒)师:下面,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七上八下”,打一个分数。生:78(板书)师:你们能把78倒过来读吗?生:87(板书)师:谁来说一个分数,再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倒过来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6、65;45、54……)师:请大家仔…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好不好?生:(情绪高昂地)好!师:幼儿园开始就经常做的一个游戏,老师说前半句,大家接后半句,边接边做动作。例如老师说,切萝卜切萝卜——生:(会意地边说边做动作)切,切,切。师:好一群聪明的孩子,再来!包饺子包饺子——生:捏,捏,捏。师:摘苹果摘苹果——生:摘,摘,摘。师:好孩子好孩子——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2007,(10):7-9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玩一玩,想去吗? 生:(热情洋溢地)想! 师:(出示苏州乐园大门的图片)这是哪儿?去过吗?  相似文献   

8.
周正娟 《学子》2012,(4):44-45
一、对话中感悟知识内涵【案例】刘德武老师《认识厘米》一课,认识直尺上的“0”的环节。师:(大屏幕上出示直尺)尺子上还有一个一个地数,大家一起读出来。生:(齐读)0、1、2、3、4、5……师: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数是最小的?生:(齐答)0。师:(点头)谁知道,0通常表示什么呀?生1:通常表示没有。师:说得多好啊。0表示...  相似文献   

9.
一、头脑风暴,热身练习师: [板书:1( )+1(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加法练习:“一个什么”加“一个什么”等于“什么”?请大家大胆地想。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师拿出刚采来的荷叶)。比比谁的眼睛最亮,看得最仔细。(师拿着荷叶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这时,你想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读书“八味”]师:考大家一个问题。(板书:书读百遍,其自见。)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我知道考不住大家,这是“幼儿学”。下面出一个考高中生的问题。(对着“义”字在下面又画出7个空。)(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疑惑,继而议论纷纷,然后陆陆续续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比画,你描述。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 (师比画,生描述) 师: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江苏 《农村教育》2007,(12):62-64
一、趣昧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词语(品尝)什么意思?学生:品尝就是吃的意思。学生:而且是慢慢地吃,要吃出它的味道。师:对呀,那你们品尝过什么?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14.
一、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基础上,产生"度"的概念师:同学们,哪一个角最大?为什么?(如图1)生:角3最大,因为角3的两条边叉开得大,所以它最大。师:现在哪个角最大?为什么?(如图2)生:周角最大,因为周角的两条边叉开得非常大,角的两条边已经重合在一起,所以周角最大。师:周角具体有多大呢?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用什么单位来描述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角的度量"。师:周角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段]师:你能画一个平角吗? (生试画,师指名上台展示。交流画法) 生1: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上面点上一个“点”,就画出了一个平角。师:这是你的画法,其他同学呢7生2:这个图形我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平角,反倒像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16.
课例:(师与生一起围成一个圈,席地而坐。)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说反话游戏师:大数学家陈省身先生说“数学好玩”。你能把它倒过来说吗?师:同学们反应很快,那咱们就像这样玩一个说反话的游戏行吗?(上海—海上合适—适合来回—回来)二、介绍倒序数师:同学们很棒,其实不光字词中有,数学中也有,你们看,“玩”字有几笔?(8)师:“好”字有几笔?(6)师:好玩呢?生:68。  相似文献   

18.
关键词:规范(语言的规范) (师拿出一个礼物盒子,举在空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猜猜盒子里是什么。 生:我猜可能是文具。 师:你真的在猜,用了“可能”。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来猜一猜.好吗?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拍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照相”。你们都带照相机了吗?生:(露出疑惑的表情)没带!师:别“骗”我!我都看见了,人人都带来了。(生更加迷惑了)师:(在黑板上迅速勾画出一双眼睛)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师简笔板画鲸)生:(喊)鲸。师:我们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播放鲸的录像片段,生发出阵阵惊叹)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