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做了6年的财贸记者,积累了一点体验,那就是:财贸记者应当义无反顾地走进市场当中,寻找题材、灵感、激情和成功。市场永远给你机运,市场不会让你失望。翻检自己过去的报道,《苹果市场的反常现象》《保姆市场见闻》《春游平添几多愁——北京“一日五游”目击记》《从“抢手商品”到“跳楼货”——“冷暖风机进口热”始末》《白色的冲击——1988年“盐荒”透视》《来自主战场的报告——“蚕茧大战”的回顾与反思》等等,这些涉及果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旅游市场、进口市场、日用消费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报道,它们受到版面编辑的欢迎、读者的好评、主管部门的重视乃至中央领导的关注,难道仅仅是一种偶然吗? 环顾数年来新闻界同人们硕果累累的市场报道实绩,《关于物价问题的通信》《“中国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2.
看了今年《新闻战线》第5期毛志远同志写的《“告记者”两面观》一文,本人感慨颇深。故也想就个人体会谈谈对“告记者”的一点浅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先后在所在新闻单位主持近10年的财贸报道。财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服务业、工商管理、物价等。因同市场和人民生活打交道,牵涉舆论监督的领域比较广,搞的批评报道也就多些。近10年来,经我参与和直接主持的批评报道达百余起,其中重大  相似文献   

3.
推倒“篱笆墙”反映“大市场”杜祖基———从大连日报创办《市场周刊》谈财贸报道的融合性市场经济是讲融合的———行行业业都要进入市场,政府、企业、家庭,谁也离不开市场。这种特性,表明了我们过去那种新闻分工已严重影响新闻改革的发展;“财贸行业”报道已成为一...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和副市长孙孚凌,12月8日上午会见了北京日报财贸部主任蔡赴朝和《窗口行业见闻》主要作者、财贸部青年记者邹波、严力强。在会客室里,陈希同与记者们一一握手,笑着说:“大伙儿这段工作很辛苦啊。”徐惟诚说:“财贸报道在新闻改革上有突破,群众比较欢迎,领导比较满意,社会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5.
看了今年《新闻战线》第5期毛志远同志写的《“告记者”两面观》一文,本人感慨颇深。故也想就个人体会谈谈对“告记者”的一点浅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先后在所在新闻单位主持近10年的财贸报道。财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服务业、工商管理、物价等。因同市场和人民生活打交道,牵涉舆论监督的领域比较广,搞的批评报道也就多些。近10年来,经我参与和直接主持的批评报道达百余起,其中重大的、比较有影响的报道有几十起。纵观这些报道,总的来说,还是正确地在报纸上开展了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枫叶染红的季节里,又一批老兵即将脱下军装退伍返乡。作为与你——《军事记者》“相恋”11年的战友,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你倾诉!生命里因为有了你,才使我始终笔耕不辍,激情不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湖北日报出现一些叫座报道,如《春芽来自长白山》、《“贵族水果”不贵了》等均是逛市场“逛”出来的.无独有偶,今年初,湖北农民报一青年记者闲逛市场,发现大街小巷,提篮卖草莓的很多,一问方知是浙江农民在我省农科院租地种的.记者出于敏感,意识到是条“活鱼”,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省农科院采访,得知我省专家研究草毒已有几十年了,但由于生产与科研严重脱节,这些成果至今仍在“睡大觉”.于是记者透过这一现象,写出《省城专家好尴尬——浙江农民种草毒种进我省农科院》的报道,产生很强冲击力,一“莓”激起千层浪.随后,中央电视台分别在《新闻30分》和《经济半小时》两个栏目播出;《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参考报》也以显著位置转载;新华社以《农民为专家换脑》为题  相似文献   

8.
现场报道对记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现场提问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一篇题为《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文章中写到:“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制作新闻节目时,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这种意识是天天外出采访时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有记者、主持人存在的必要,”能否做到这一点,对记者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提问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该离你有多近——记者与采访对象距离谈◆如何报道大型国际会议——《中国青年报》记者经验谈◆口述实录“情感故事”◆媒体炒作不是病?◆定位走高高得有道理?◆当媒体人成为“资源”◆“进口的时尚”与“国产的小资”◆如何报道大型体育赛事◆职称评定,该改革还是该“革命”◆自由撰稿人,新闻圈里的野生动物◆记者“跑口”带来的新闻弊端◆改版,一种永不满足的冲动2003年◆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记者,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新闻信源面临“垄断”?◆除了“说”,媒体还能干点啥?◆别让新闻拖上“黑影子”◆新闻报道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本刊记者同外国留学生的交谈中,留学生们发出了这些由衷的赞叹。“你们喜欢看中国书吗?”记者问。“当然!中国的古典小说,象《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金瓶梅》等,在我们国家是脍炙人口的。”日本留学生小森巳智子扑闪着一双漂亮的眼睛,操着  相似文献   

11.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12.
2020年5月,以“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章华妹冠名的混合制专业市场——温州华妹服装面辅料市场开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晚报》记者敏锐“嗅”出该新鲜事件蕴含的新闻特性,深“挖”市场开业折射的时代内涵,采写完成《“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精彩蝶变以民营企业家章华妹命名的市场昨开业》报道。  相似文献   

13.
5月16日,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西方记者将中国的抗震救灾与所谓的“新闻自由”强行联系在一起,称中国政府不许西方记者进入灾区报道,有悖“新闻自由”。此言一出,当即遭到高度评价中国救灾工作的联合国新闻发言人玛丽·厄泽女士的严词反驳——“我不许你这么说!”(据《光明日报》日内瓦5月16日电)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潮流的瞭望塔——访英国《金融时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读《金融时报》,不啻无可奉告!”这在英国几乎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我对《金融时报》副主编马丁·沃尔夫的专访也正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这听上去有些太不谦虚了,但我们就是这样认为;如果你不读《金融时报》,就请免开尊口——当然,这主要是就商界人士、政府官员以及像你我这样的记者和评论家而言。”职业经济学家出身但目前是英国著名专栏作家的马丁先生这样解释道。“虽然这是个广告用语,但的确体现了《金融时报》的精髓,也反映了这张报纸的编辑  相似文献   

15.
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了刘健同志的《市场面前轻与重》一文后,引起了圈内强烈的反响,有些同仁对“大报”、“小报”、“大记者”等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今刊发三篇讨论文章,意在引起大家对报业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编者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十大危险职业排行榜中,新闻记者不仅“榜上有名”而且还“名列前茅”。记者职业成了仅次于警察和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行当”。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市场的迫切需要,一家保险公司还“抓住机遇”,及时推出了一种“记者险”。从10月20日《现代快报》的报道中获悉,目前这种“记者险”已正式“落户”苏州。把新闻记者列入“高危行业”绝不是危言耸听。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中,只要你输入“记者被打”这四个字,马上可以查到不少记者被打的信息,相关网页的篇数以万计,由此可见记者被打如今在媒体上已“火”到了何种程度。有人曾戏言…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继《流氓兔》作为开路先锋对中国市场进行“探水”之后,一批韩国漫画相继登陆中国,仅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2年就出版了《流氓兔——动漫时尚的文化解读》、《中国娃娃PUCCA——炸酱面女生爱傻你》两种,均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今年3月份,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又引进出版了号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闻界掀起了一股体验式采访热:《新民晚报》记者深入一些辛苦行业“下生活”,并根据亲身体验,写出“体验札记”;《扬子晚报》推出一组体验式报道──《与你同行》,记者在盛夏酷暑与采访对象同吃住,共劳动,并通过记者的眼睛和感受来反映采访对象的酸甜苦辣;《羊城晚报》记者乔装‘打工仔”进入某合资企业,“体验”打工仔遭受体罚、殴打的屈辱,并写出长篇体验式报道──《来自高墙内的哭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段时期以来,体验式采访报道风靡新闻界。体验式采访的运用,给新闻报道吹来了一股求真务实的清新风气,颇得…  相似文献   

19.
姜志辉 《传媒》2001,(7):57
“两会”特别策划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年6月,被友人请到《中国老区建设》画报任“特邀编审”。 “老区”这个词,虽不是第一次听说,但陌生得很。鄙人是经济记者出身,从事新闻出版工作30多年,大多数时间是与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和外经贸打交道;采访的地点,北从哈尔滨、大连,南到广州、厦门,无非也在沿海城市打转转。一不小心,到了“老区”,“老区”在  相似文献   

20.
1961年3月8日,英国电影女明星费雯丽抵达美国纽约访问,刚走进机场休息室,一位记者唐突问道:“请问你在《乱世佳人》中饰演什么角色?”她一听记者这样提问,马上反问道:“你看过那部片子吗?你读过那部小说吗?”记者回答:“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