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吐温的成名作《卡县名蛙》有着独特的叙事魅力。首先,小说的叙述视角与叙述者的关系很独特。从表面看,小说叙述者似乎经历了两次转换,其实这是作者转换叙述视角的一种策略。其次小说结构的层次感很强。叙述层次与故事层次相互交错,形成了作品的复合型结构。再次,作家通过运用幽默化叙事,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与语言表述三个层面,营造了层层交叠的幽默氛围。  相似文献   

2.
《酒国》在莫言的长篇小说序列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小说采用三线并进的复调叙事策略,使用多种文体参与故事的结撰,并进行了独特的小说中套小说、人物参与叙事、作家进入故事成为人物的文本叙事试验,营造了虚实相生的叙事效果,这种叙事策略具有典型的"元小说"、文体杂糅和狂欢化叙事的文本特征,其叙事实验的独特价值及其巨大的文化隐喻所具有的文化、精神批判价值,具有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悖论,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结果与期待的冲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新入选了一篇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所写的游记散文《登勃朗峰》。这篇文章记录了马克·吐温和友人们登勃朗峰时的游览经历,以散文的笔法描写了上山过程中所见的沿途美景,又以小说笔法叙写了下山过程中所见之人、所历之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牢牢把握文中"悖论"叙事结构陈述模式所创设的巧妙语境,深入体会马克·吐温作品"漫不经心"的亦庄亦谐的语言张力。  相似文献   

4.
《聊斋.莲香》讲述的是一鬼一狐和一人之间的故事。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叙事手法来讨论《莲香》所取得的叙事成就。蒲松龄发挥他独特的艺术构思,在文章中融二元对立、叙事意象等多种手法为一体,取得了中国传统叙事所能达到的水平,《莲香》成为传统叙事艺术在文言短篇中的浓缩,值得我们今天短篇小说创作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他是否尚在人间》是马克·吐温的著名短篇讽刺小说之一。空间叙事理论分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三方面,用其来分析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揭示小说中的主题和蕴含的哲理,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作品内容。  相似文献   

6.
艾丽丝·门罗在其短篇名作《逃离》中,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叙述了卡拉由于无法忍受丈夫的唯利是图与霸道冷漠,在邻居的帮助下试图离家出走以逃离不幸的婚姻生活,最后却因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返回家中的故事。在此用法国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热拉尔·热奈特和苏珊·S·兰瑟的叙事理论分析小说《逃离》在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声音等方面的叙事技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黑猫》这一短篇中,埃德加·爱伦·坡塑造了一位隐瞒真相的叙述者,实现了叙事艺术和伦理道德上的"效果统一"。故事中的叙述者以不可靠叙事和非自然的叙事元素隐瞒了故事背后蓄意谋杀妻子的事实,而在谋杀故事的背后,是叙述者背弃伦理身份却最终受到惩罚的道德寓言。作为艺术之"美"的追求者,坡并没有因此摒弃对道德之"美"的追求。坡在叙事中始终兼顾叙事和伦理道德的双重审美,提倡具有统一性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8.
雷蒙·卡佛的短篇小说在叙事上呈现出情境化、有限叙事及筒约化的特点。情境化赋予了故事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有限叙事带来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感,简约化则使得故事在意义和主题上具有了隐喻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众多当代作家中,苏童是比较超验的一位,其小说致力于故事与叙述技巧的和谐,以较为诗性的语言对人类的生存和灵魂进行感悟,使得现实深度和人性关注又重归文本本身,并以其独特叙述方式建立起苏童的叙事王国。短篇小说可谓是苏童叙事美学一大功臣,这里仅选取2008年出版的“苏童短篇小说编年”第五卷《垂杨柳》中几个短篇为例试做分析,借以感味苏童短篇小说唯美精湛的叙事智慧。  相似文献   

10.
系列组合体长篇小说在形式上呈现为一系列独立的短篇故事,但通常有共同的叙述视角,指向统一的叙事目标,人物相互呼应,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列人物传记以互文、散化叙述形式呈现某一空间类型化的生存状态.它是对来自西方那种结构谨严、遵循主线因果导控叙事模式的反叛,也是对中国史传叙事传统的继承.它丰富了小说文体的样式,而且符合(后)现代生活本质与文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式,主要特征表现为聚焦于个体经验,用年代学方法表述个体经验,搜集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编码并确定主题,描述情境与背景,与参与者全程合作。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从个体那里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个体的故事,按照主题或类属解释个体的经验故事,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操作过程、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家卫电影在香港影坛独树一帜,与香港传统的商业电影大相径庭,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符号,为香港电影的多元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世界影坛也颇有影响。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导演王家卫在电影叙事风格上的特异化、新探索、新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他讲述的故事而是他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决定了他电影的全部。文章通过对他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细读来了解其叙事的特征与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13.
艾萨克.辛格因其小说以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来展现犹太文化以及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入手,以辛格的短篇叙事故事《巴士》为例,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空间的设置及其他叙事技巧几个层面上来分析辛格的短篇小说,重点探讨辛格是如何通过有限、间断、淡化的时间序列来构建无限、立体和凸显的空间意象,从而达到时间序列叙事作品的图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白兔姑娘》是河北作家雁翼创作的儿童诗集,它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策略。诗集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的方式,从神话传说故事中提取素材,将听来的故事转述给读者。独特的儿童视角使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诗集采用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模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往事回溯式的叙事方式表现了雁翼浓郁的怀旧情结,增加了诗歌叙述主体情感表达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通过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尾重、轻描淡写等独特的幽默叙事手法,将各种简短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且幽默风趣。小题大做主要通过使用语体高过文体的词汇;大题小做将事件的严重性淡化;尾重则将小说的幽默之处在文末揭示出来;轻描淡写则以说笑话的人不笑,听笑话的人不笑的方式,使小说充满一种傻气的认真、诙谐而又逼真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具有衣食主义重于崇德明理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实践重于理论“空谈”的学习偏好。高职教育要利用故事叙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故事叙事在让教育对象由闻知到亲知、让教育内容情理交融、让教育主体协同育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故事叙事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着力点在于构建“一核两翼三主体”叙事模式、建构“顶天立地”的叙事文本、践行“真善美”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通过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尾重、轻描淡写等独特的幽默叙事手法,将各种简短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且幽默风趣。小题大做主要通过使用语体高过文体的词汇;大题小做将事件的严重性淡化;尾重则将小说的幽默之处在文末揭示出来;轻描淡写则以说笑话的人不笑,听笑话的人不笑的方式,使小说充满一种傻气的认真、诙谐而又逼真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黑猫》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恐怖大师爱伦·坡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坡的统一效果审美理论,以及基于此的文学创作实践。在这篇小说中,作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文字的视觉化和独具匠心的恐怖意象,带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充满神秘、怪诞与黑色恐怖的超现实时空当中。本文从叙事、文字技巧与意象象征三方面出发,探讨了《黑猫》的文学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影视创作中,叙事就是讲述故事。纪录片把"讲故事"作为叙事方式,即采用的是故事化叙事策略。我国的纪录片经历了博物馆解说式的叙事方式、突出画面中心地位的叙事方式、镜头对准人的"讲故事"叙事方式等三个阶段。选择有故事的题材和叙事语言的故事性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的关键因素。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的运用,让纪录片关注了"人"的世界,赢得了观众,引发了思考,但同时也提醒了创作者对尺度把控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文本表层的"情爱/婚恋"与"痴/痴情"主题的叙事圈套之下,交织着对现实秩序的再现与解构,对科举的热衷与批判的深层主题悖论。正是表层叙事圈套与深层主题悖论之间的张力和多层意蕴的交织,构成了文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