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读者之声     
对图书改价的一点建议 长期以来,出版社、发货店发往销售店的图书中经常遇到改价情况,有的图书版权页与封面定价不一致,有的图书版权页与封面定价都作了改价。这些改价的图书有的在原定价上另贴一个定价,有的则直接在原定价上另外加印一个新价,失去了图书定价的严肃性。读者对此反映强烈,并对销售店产  相似文献   

2.
评选优秀畅销书活动是一项对广大读者负责的严肃工作。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单位的有关部门纷纷组织了这项评选活动,对促进出版社提高图书质量,扩大好书的发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有的随便冠以全国或年度名义;有的一次评选品种很多,入选一种书就向有关出版社收取数百元的评选活动经费;特别是有的只注重畅销而不强调优秀,致使一些内容并不优秀的图书也入选了。这就名不  相似文献   

3.
吴之如 《今传媒》2010,(3):84-84
《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版协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称,出版业诚信缺失。高定价、低折扣图书,三令五申,屡禁不止。有的图书定价几千元,实际上几百元就卖。比如《中国通史》定价1200元,实际售价只100元;《资治通鉴》定价680元,实际售价70元。  相似文献   

4.
《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版协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称,出版业诚信缺失。高定价、低折扣图书,三令五中,屡禁不止。有的图书定价几千元,实际上几百元就卖。比如《中国通史》定价1200元,实际售价只100元;《资治通鉴》定价680元,实际售价70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图书价格涨势惊人,消费者怨声载道,纷纷指责各出版社见利忘义,不顾读书人之清贫;而出版界则纷纷诉说苦衷,强调涨价之必然:纸张价格上涨,装帧更为讲究,运输费用上涨,工价不断攀升,等等。一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图书价格上涨幅度如何?并无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如今的书价,除中小学教材定价由物价部门核定外,其余一般图书定价由各出版社自主决定。由物价部门核定的教材,十年前定价为每印张0.10元,如今则为0.40元,上涨三倍多;而放开定价的一般图书,十年前每印张规定0.20元左右,如今大多突破了每印张1元,多…  相似文献   

6.
据最新出版1996年《中国出版年鉴》的统计资料,1995年我国全年出版图书101381种,总印数63.22亿册。与上一年相比,种数减少2.4%,印数增长5.2%。 以定价总金额来看,1995年为2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2%。 记者了解到,1995年中央一级出版社,出版图书定价总金额超过1亿元者,有如下12家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31717万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9970万元,人民教育出版社24035万元,金盾出版社20445万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674万元,人民卫生出版社16086万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5468  相似文献   

7.
图书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的选择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陈培斌图书定价,是出版社最常见的决策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制约图书定价的因素有许多,它们始终贯穿于出版社定价的全过程,因而出版社制定图书价格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图书定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图1表示了...  相似文献   

8.
近期一些新闻媒体上不断有文章发表,说出版社利用国家保护性的垄断政策在牟取“暴利”,他们把所谓的市场疲软主要归结在图书定价过高这个焦点上,似乎出版社在随意定价、抬高图书价格,甚至有的还建议国家应当恢复用行政手段对图书定价的控制和管理。上述观点,虽然有一定的片而性,但他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出版经营管理者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就是应当认真学习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合理核定图书价格。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图书价格的状况在我国图书市场,图书销售价格的混乱状况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旧书打折,新书也打折;文学小说打折,教材专著也打折。出版社打折,各类书商也打折,就连以前从不打折的新华书店也卖起了降价书。有些书的销售价格甚至低于5折。近些年来,一些打折出售的“豪华精装”的大部头丛书屡屡让消费者上当。这些定价在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的图书纷纷以3折、2折甚至1折销售,加之内容多是辞典、古籍、文学名著等,颇易让读者动心。但这类“高定价、外国出版低折扣”图书往往质量不高,有不少是粗制滥造的,对图书市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近…  相似文献   

10.
为出版业服务的机构,除已介绍过的外,还要增加一种——图书展览公司。它用展览图书的方式,为出版社做宣传推广工作,也为出版社推销图书。图书展览公司在美国有19家。 图书展览公司,大部分是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也向出版社收取少量费用)。所展览的书,有的没有限制,各种各样的书都展览;有的很专门,只限于某几类书(科技书、学术专著、职业教育图书,等等)。有一个称为死亡学研究教育中心的学术团体办的图  相似文献   

11.
在南宁举办的’93科技图书订货会上,我社参展图书289种,其中定价20元以下的订出17341册,码洋13万元;其中定价20元以上的订出2509册,码洋10万元。两者的订数比是7:1,码洋比是1.3:1。无订数图书99种,占34.3%。按照订单分类,其中无订数率最低的中医药类图书,为5.5%;无订数率最高的是军事医学类图书,为100%;其次是工具类图书,无订数率为66.7%。透过这些数字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卫生图书出版单位只有冲破传统出版、经营模式的束缚,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图书,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是我们的分析与思考。一、对医药卫生图书市场的分析中央对出版社出书范围放开以后,过去所谓的专业出版社的界限将会逐渐冲淡,跨专业  相似文献   

12.
张青 《出版参考》2009,(14):41-41,34
图书定价方法比较 我国比较流行的图书定价的方法主要是按印张定价、按成本定价。其中,按印张定价是我国大部分出版社长期以来沿袭的传统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尤其便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管理。目前,除中小学课本要受物价部门批准外,出版社对一般图书普遍采用按成本定价法,此方法以图书的单位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收益来确定图书定价。其公式为:单位图书商品价格=单位图书商品成本(1+利润率)。此外,出版社流行的另一种定价方法是目标收益定价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图书商品价格:(总成本+目标收益额)/预期销量。目标收益定价法要求我们对于发行量有精确的估计,这有赖于编辑的实际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意识到图书的商品属性 ,国家已在相当范围内取消了对图书定价的限制 ,这给出版社把图书定价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遗憾的是 ,很多出版社只把这作为一种提高图书定价的机遇 ,认为高定价能够保证高盈利 ,降低定价会降低盈利水平 ,而没意识到定价的合理性、科学性对经营效益和出版社发展的重要性。依据经济学分析 ,处在完全竞争市场(这是一个具有严格定义的产业经济学概念 ,而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存在竞争的市场 )上的企业 ,是无法控制其产品价格的 ,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当然这种完全竞争市场并不存在 ,价格策略在很多行…  相似文献   

14.
书价虛高?     
不同的出版社甚至同一出版社在图书定价上随意性实在太大,一本书,定10元,还是20元,甚至取决于个别人的一念间,让读者来承受这样的定价制产生出来的书价,是不公平的。书价问题是近几年出版界被议论较多的话题,特别是武汉市新华书店全线打折举措出台后,更是引起了新一轮议论书价的风潮。总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15.
图书积压是多年来造成的一种顽症,令出版发行界大伤脑筋。究其病因,十分复杂。有渠道不畅,宣传不力,盲目印造,哄抢选题,脱期出版,等等。 图书积压的病源在出版,病体在发行,受害者发行也。但是,在出版界议论图书积压时,人们的目光往往射向出版社,××出版社库存书有几十万元,××出版社库存书几百万元,××出版社库存书达千万元以上等等。这种议论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图书积压的担子在新华书店的肩上更重。据笔者了解,1993年全国新华书店库存书总计达30亿元,1994年全国新华书店库存书总计仍达24亿多元。我国最大的图书发行机构——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1993年库存图书3741万元,1994年库存图书高达9297万元,库存上升了148.55%。仅以93、94年为例,北京发行所每年内部报废图书金额均在200万元以上。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图书积压的担子  相似文献   

16.
图书定价是图书市场的重要课题。出版物,特别是科技图书,一般地说,因为有的只能销出初次印刷的册数,有的只能收回成本,所以在确定价格的同时必须与成本、印数结合起来一并考虑。目前我国一些出版社采用集中调控的经营办法,由社方统一管理定价,  相似文献   

17.
图书价格是图书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所体现价值的综合反映。合理定价,不仅关系着读者的购买需求,而且影响着出版业的良性发展。但近年来图书的高定价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并危及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是摆在出版单位和国家有关部门面前的、不能不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书价逐年递增,一路上涨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将一般图书的定价权下放到各出版社,从此书价一路上涨,当年的书价便比1987年上涨了35.9%。每印张定价,1988年0.231元,1997年首次突破1元大关,2000年达到1.143元,是1988年的5倍(见表一)。从表一可看…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目前许多出版社都采用目标责任制的经营管理方式。实施目标责任制涉及单种书的结算,所采用的结算方法因征而异。本文讨论两种结算方法。一、R-r-n-q四参数方案有的出版社采用简单的方法来结算单种书的效益S,公式为:S=npR-e()其中n为单种书的销售册数;p为该书的定价;R为出版社与编辑的结算比例/这个比例通常低于该社图书的平均发行折扣);e为该书的直接生产成本。由于e是图书的直接生产成本,所以这种结算方法并没有把出版社的管理费直接分摊到每种图书上,但可以通过选择较低的结算比例R来保障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图书定价方法比较 我国比较流行的图书定价的方法主要是按印张定价、按成本定价.其中,按印张定价是我国大部分出版社长期以来沿袭的传统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尤其便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管理.目前,除中小学课本要受物价部门批准外,出版社对一般图书普遍采用按成本定价法,此方法以图书的单位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收益来确定图书定价.  相似文献   

20.
出版社每出一本书,当它走向市场之前,都面临着一个定价的问题.图书定价,看来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图书定价的合理与否,不但关系到出版社、书商、读者之间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它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一本书进入市场后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出版社给图书作定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核算和利润追求意义上的加减乘除问题,而是牵涉到对市场的综合价值判断,因此是一项颇为繁复的工作,其中充满着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