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笔者是一个大学毕业刚进报社工作不久的新兵。春节前,报社编辑部新闻中心主任安排我一个任务,回家过春节采写一篇反映抗灾的春节见闻。我家在湖北随州市,今年遭遇了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属于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2.
压力与动力     
我是春节期间回广西探亲时,接到报社的电话,要我参加报社组织的新铁路工地巡礼系列报道,并决定让我参加南昆铁路的报道。这是报社组织的重点报道。说实在的,当时我深感意外,也很激动。我到人民日报工作已快9年了,可以说没有写过一篇通讯或者稍微说得过去的东西。作为一个编辑、一个记者,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内心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者都是宣传家.我想,对于宣传的内容,他们自己也应该身体力行.有些报社同志这方面注意不够,比如,报纸上天天在讲除四害,讲卫生,而有的报社内部却是四害逍遥之地;有些报纸大力宣传"打破常规过春节",鼓励大家不要挤在春节请  相似文献   

4.
与春天同行     
春节一过,报社便酝酿培训年轻记者业务之大事.对一家报纸来说,发展之计在于春啊!  相似文献   

5.
每到春节临近的时候,编辑部都会制订策划方案,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和组织经营创收,虎年春节亦不例外。作为本地唯一一家权威新闻媒体,《闽北日报》一贯强调服务的贴近性和实用性,基于此,我们尝试新闻与广告联动,特出版《过年全攻略》春节特刊,为闽北读者量身制作过年的消费参考,同时也为商家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利用节前消费高峰,拉动报社的广告经营上新台阶,并提升了报纸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实现《闽北日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如何办好新世纪第一张春节特刊,使它成为深受本地读者喜爱的一份春节“大餐”,为新世纪留下一个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这是每家报社的重头戏,身处基层的县市党报也不例外。 应该说,办好春节特刊,县市党报比起上级党报来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县市党报所处区位虽然狭小,但它与读者贴得近,同样办春节特刊,县市党报少一份“众口难调”的尴尬,多一层“口味相同”的地域亲和力。二是题材优势。县市党报拥有相对集中的读者群,相对集中的地域文  相似文献   

7.
春节前,我把QQ签名换成了"灾区过年,优良传统",报社同事见到,会心一笑. 这已是连续第三年,在万家团圆的春节七天,每天都有<四川日报>的春节特别报道组奔走在灾区一线.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下的群山,到汶川地震后的板房,再到灾后重建的新居,牵挂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8.
温暖的春风在报社大院荡漾,温馨的暖流在社会各界涌动。春节前后,浙江日报集团开展了党员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各支部带着浓浓的春意,捎着暖暖的爱心,不仅慰问帮助集团内的困难职工,还深  相似文献   

9.
长春和沈阳解放后,东北全境已经完全控制在我们手里。1948年11月底,《东北日报》由哈尔滨搬到沈阳,报社的主要工作也逐渐转到调研地方情况和战后建设上来。为此,过完春节后,大概在1949年2月上旬,我和报社的几个同志冒着严寒,深入到本溪、鞍山、辽阳、瓦房店等几个南满著名的  相似文献   

10.
庚子春节,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注定将被铭记。身处新冠肺炎疫情漩涡中心的湖北,脚下即战场。我和报社同事们立即取消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义无反顾地奔向战"疫"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置身人人皆战士的现场,我们是见证者、记录者,更是参与者。我们用一篇篇报道、一个个镜头记录下众志成城的凡人微光,传递担当的力量,传播必胜的信心。那个春节,我见到了许多人,我看不清他们戴着口罩的脸,但他们让我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11.
春节过后,驻站记者纷纷登程。中央新闻单位及省级报台每年都有一批同志驻站,有中老年同志,更多的是年轻同志。陕西日报已形成了一个制度,凡新来报社的年轻人,先要下记者站。这实在是一个好制度,是培养锻炼新闻队伍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当记者谁不想写出有影响的新闻,但有的人恋守着编辑部不愿往下走,久之编辑部成了象牙塔,总也写不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读者或通讯员,给报社写一篇稿子、反映一些情况或提一个问题,总希望有个回音和着落。这几年,各报社都注意并加强了和通讯员、读者的联系。云南日报群工部就是一例。春节后一天,我给云南日报写了篇读者来信,反映昆明烟丝厂出产的“桂花雪茄”烟,包装上印的汉语拼音有误,把“桂花”的“花”错拼成“hna”,建议烟厂改  相似文献   

13.
春节,我的记者同行们......毕永军到边防哨所,去地震灾区,赴卫星发射基地......解放军报5位记者在一线采访中度过了1996年春节。对此,报社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授予他们社长特别奖。尽管在基层过年已不是什么新闻,尽管他们一再声称"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4.
我搞新闻报道的时间不长,但是两次意外的新闻收获一直使我久久难忘。1990年元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值班,听到几个干警议论当天上午城关镇屈嘴村一个体铝矿外工王连合因喝酒过量,引爆炸药身亡的恶性爆炸案件。我想,春节要到了,此时正是喝酒的旺季,这起爆炸案件正是应该提醒人们注意的。因此我经过深入采访,写出了《春节将至,提醒人们注意:王连合饮酒过量,失理智引爆身亡》的稿件,很快被几家报社采用。再一次是那年2月间,郑州经密县到登封的长  相似文献   

15.
通俗化、大众化是《盐阜大众报》1943年4月25日创刊之始就确定的宗旨,也是她47年来逐渐形成的光荣传统。1945年春节,报社主编赵平生同志亲笔写了一副对联:“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收入是大部分报社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广告经营对于一个报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报纸刊登的广告可划分为工商广告和分类广告,多数报社对两类广告的经营采用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王伏虎 《传媒》2006,(8):58-60
一家报社,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它应该卖什么?卖报纸--卖广告--卖品牌.这是一个逻辑链,既逐层递进,又相互依存.很显然,卖品牌才是报社作为经济主体所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国内很多报社也正在实践.  相似文献   

18.
张建军 《青年记者》2007,(18):121-121
改进和强化理论宣传是当前报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把报纸理论宣传工作做好,是每一个报社理论编辑的职责所在,更是报社领导班子的职责所在。如何在报社内部为理论宣传提供良好环境,从报社本身讲,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春节以来,青年报社发起并连续报道的好心人志愿行动,是对正面报道轰动效应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 到目前为止,在同一宗旨下已进行了三次互有联系、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活动。第一次志愿行动是青年报社在大年初一和初四率先筹划的“好心人,请您抱一抱孤儿”行动。这次志愿行动呼唤好心人在大年初一或初四去市儿福院献三个小时的爱心,或者带一个孤儿回家,让他们在万家团圆的时候过一个家庭的节日。报名参加这次行动的好心人有近700人,实际参加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在大年初一,海内外40余家新闻传媒的近百名记者用良心和泪水赴现场采访。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全国和地方的主要新闻媒介包括港台报刊都作了详尽报道。  相似文献   

20.
温暖的春风在报社大院荡漾,温馨的暖流在社会各界涌动.春节前后,浙江日报集团开展了党员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各支部带着浓浓的春意,捎着暖暖的爱心,不仅慰问帮助集团内的困难职工,还深入到各个联系点,到采访过的困难群众家中去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