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构是一种排列组合的艺术,也是作者思路的表现,不仅要求形式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美感,而且要表现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作者从什么是组织结构入手,论述了组织结构的三个方面:文章的选裁、文章的线索和文章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钟道莲  王玮 《学语文》2003,(6):15-15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写的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它以高超的笔法 ,把一个小石潭的特点及其周围环境表现得妙趣横生 ,令人玩味。一般认为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要借小石潭表现自己被贬永州寄情山水的乐趣 ,同时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寄托作者忧伤凄苦的心情。而我们认为 ,后者表现得更为突出 ,即表面上写乐 ,实际上写悲 ,写乐是为了更好地写悲。文章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以反衬的方法 ,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作者的悲伤之情。首先通过一些具体的物象表现自己的“乐”。文章一开头便从听觉角度写出自己发现小石潭的惊喜 ,“从…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构是作者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沿着一定的思路,把选用的材料、要写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在一起。它包括:文章分几层,分几个段落,如何结尾,材料的先后顺序,材料的详略处理及过渡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布局谋篇。因此,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  相似文献   

4.
要想把一篇文章写好、写完美,使文章耐人寻味,有深度,上档次,同学们不仅要注意文章的通顺与连贯、过渡与衔接等,而且还要尝试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以凸显文章的亮点,使文章增添文采,给读者(尤其是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基础,它决定着结构的形式。结构,则是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作者在写文章时,总是先把思路考虑得合理、明晰而顺畅后,才根据思路安排结构的。所以,思路是作者写文章时的绳墨,思路教学理当成为阅读教学的肯綮。叶老说过,语文教学的终极  相似文献   

6.
《小石潭记》这篇散文历来被誉为精品。它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眼光;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可谓是“丰美的线条、秀美的文笔、凄美的心境”。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考生来说,托福阅读考试比较容易取得高分。在掌握基本词汇的基础上,对文章类型和结构的把握会让考生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正确并快速地解决题目。同时,通过理解文章的结构,加深对作者思路的理解,更易于把握文章主旨。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分数,同学们必须要掌握不同文章的写作思路、段落安排及主旨范围。在掌握一般类型的文章结构之后,同学们就可以通过文章每段主题句来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迅速解题。  相似文献   

8.
先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写这一篇,思路是怎样开展的?换句话说,是怎样一步接着一步想的?如果能够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对读和写都有很大好处。咱们听人家说话,读人家的文章,或者自己说话,自己写文章,往往觉得有的很顺畅,一句接一句,一段接一段,意思前后连贯,语言一气呵成;有的可不然,意思和语言好象断了  相似文献   

9.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也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以及段落内部的层次,才能真正把握思路、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卓尚坤 《辅导员》2013,(21):19-19
在写作文时,只有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才能给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呢?1.举实例。文章应该充分做到让事实说话,这才是写具体的最好办法之一。比如在写人时就要写出这个人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个人的特征是怎样的。如:“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义,向一匹猹奋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相似文献   

11.
<正>《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名作,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写的一篇游记,文中的小石潭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水潭,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有人专门对小石潭进行考证,发现并没有柳宗元笔下那么美,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水潭。为什么柳宗元能把它写得如此美?这是因为作者所写的小石潭不是生活中的小石潭,而是作者心中的小石潭,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观照的对象进行艺术修复的结果。艺术修复,就是创作主体对生活中摄取的原始素  相似文献   

12.
一、从课文标题中捕捉有许多课文,作者在标题上就把文章中心揭示出来了。教师可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捕捉文章中心。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标题中你知道课文写什么?(小兴安岭)2.写小兴安岭怎么样?(美丽)学生明白了课文...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解读《小石潭记》的景中情语时,割裂了景语与情语的联系,几乎是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孤立地解读《小石潭记》的景语与情语。例如这样一些主问题的设计:(1)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金杭梁 《小学语文》2009,(10):39-40
【案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1课《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师:读一篇长文章要善于理清文章的思路。我打个比方:你们从教室下楼梯、进操场、出大门左拐,拐弯进入大门口,一直走,走到我们这座礼堂,这是你从教室来到礼堂的线路,行走的线路。是不是呀?作者写文章脑子里也有一条“线路”,就是他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初中作文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字数要在600字左右。有不少学生为了凑齐字数,往往想出诸多“妙招”:或复制文题的导入语(提示语),或记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或重复语言絮絮叨叨,或节外生枝地引用诗歌或故事滥竽充数……其实,要想把文章写长,让其枝繁叶茂,很简单,这里教大家几种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是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要做好以下四步:(一)解读课文,发现文中人。"文章不是无情物",要理解作者的真感情,关键是教师要作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章。(二)精读课文,体悟文中情。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细心体悟、理解文中作者在山水游记中所寄托的苦闷心情。(三)品读课文,感受自然美。《小石潭记》记事,描写,抒情,多种手法并用;描形、绘声、着色,借景抒情。这是作者"心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游记中浸透着作者主体意识的自然美。(四)诵读课文,品尝山水味。柳宗元的山水记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富有诗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人化"的山水,品尝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17.
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是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要做好以下四步:(一)解读课文,发现文中人。"文章不是无情物",要理解作者的真感情,关键是教师要作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章。(二)精读课文,体悟文中情。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细心体悟、理解文中作者在山水游记中所寄托的苦闷心情。(三)品读课文,感受自然美。《小石潭记》记事,描写,抒情,多种手法并用;描形、绘声、着色,借景抒情。这是作者"心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游记中浸透着作者主体意识的自然美。(四)诵读课文,品尝山水味。柳宗元的山水记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富有诗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人化"的山水,品尝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18.
读文章,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一篇文章写于一件什么事,也就是说写的是什么,这是阅读的一项基本要求。阅读课文时,要顺着作者思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这样能够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在联系,全面而具体地理解课文.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它具体描写了家乡春天美丽的杨梅树,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滋味。通过归纳段意,课文主要说明故乡的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五:  相似文献   

19.
山水游记,是《柳河东全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文学史家以为,《永州八记》是我国山水游记文学的典范性作品,而《小石潭记》又是《永州八记》中的极品。包括《小石潭记》在内的《永州八记》是游记写作的楷模,让我们从《小石潭记》中揣摩游记应该怎样写。?《小石潭记》告诉我们:写游记,要把自己写进去,首先要写自己的游踪,不过,游踪只须写必要的,不宜过繁。文章开头就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最后又写“坐潭上……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了这次游览…  相似文献   

20.
(一) 叶圣陶先生曾把识字写字,用字用词,辨析句子和文章结构,称为学习语文的四项基本功。“文章结构”指文章中各种材料的搭配和排列,涉及到构思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文章的条理,就是文章的思想条理,就是文章的层次。文章的条理依存于文章的结构形式之中,从结构上,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要看它怎样开头,怎样写下去,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再往细处说,第二段跟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第三段跟第二段又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