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提出:“课内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而小练笔是课堂读写结合练习最有效的方式。在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练笔的资源,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挖掘教材文本资源,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课堂小练笔是小学语文阅读课中一种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的功能,是一种方便操作的读写结合新形式。阅读教学中结合进行相应的课堂小练笔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仅是通向作文之路的一座桥梁,而且打开了学生手脑  相似文献   

3.
课堂小练笔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方式,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融入课堂小练笔,能够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课堂效果。而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把握时机、就文取材,顺势而为,是进行课堂小练笔最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课堂练笔——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在课堂练笔中,我们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让它们在课堂中和谐共处呢?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只有找准练笔点,准确把握练笔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得精彩.读写结合的“读”,不是泛指阅读的过程,而是指加强阅读文章表达上的精妙之处;“写”指的是学生运用“读”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进行实践的一种迁移过程.这种“写”的练习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为理解文章内涵服务,做到工具训练与人文渗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相较于课堂“对话”,小练笔是“独白语言”的练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言语实践。小练笔与阅读“结伴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综观一些课堂操作,却发现不少偏差。请看两个课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是跛脚的阅读教学。”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妙笔生花”呢?长期在一线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常根据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的提示,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练笔形式很多,小练笔以其短小、灵活、快速的优势挤进了语文课堂,它给习作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注入了一泓活水,使我们耳目一新。小练笔的形式很多,有口头作文,也有作文式练习。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口语练习也是重要的练习形式,可以把口语练习和练笔结合起来,以课本为范例,进行课堂小练笔。我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拓展写的空间,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小练笔在语文课堂中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进行读写结合练习。当前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始重视文章的言语形式,让学生得意而又得言。然而,课堂练笔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经常被排斥在言语形式之外。在教学中即便练笔也往往只重视文本内容上的情感共鸣,却忽视了表达上的提升。一、基于言语形式下的课堂有效练笔形式  相似文献   

10.
齐兆生 《山东教育》2013,(Z1):60-61
课堂练笔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关的阅读内容所进行的一种读写结合的训练形式。它融读写训练于一体,以读练写,以写促读,达到读写共同提高的目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练笔的教学形式逐渐走进了课堂。可是,一些教师在教学时,由于没有搞清练笔的目的,没有给课堂练笔一个准确的定位,认为课堂练笔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罢  相似文献   

11.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小练笔为习作练习开辟了一片崭新的阵地,为学生抒写感受和见闻提供了另一空间。让学生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练笔”应怎样练。在什么时候练很有讲究,教师应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顺势而导,层层推进,把读写有机结合,让“小练笔”在课堂中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13.
葛莉玲 《天津教育》2022,(17):150-152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重视读写结合,编排了一定数量的读写教学训练点,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需要教师读懂编者的编写意图,靶向语文教学核心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读中看透“规则”,通过读与写的双重转化,合理组合读写资源,精准靶向读写要素,明确指向读写目标,实现在写的过程中写透“规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统编版教材注重读写结合,在很多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小练笔”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指向读与写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让“练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就如何把“练笔”挤进课堂,开辟练笔天地,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课堂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阅读教学的课堂练笔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注重读写技能、方法的结合。课堂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写话练习已经从单纯的技能操练中摆脱出来,它要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依托文本,恰如其分地设计出掀起课堂高潮的写话练习,也是优化语文课堂的显著标识。  相似文献   

16.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小练笔"跻身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独特的风景。让"小练笔"在有限的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练得扎实有效,彰显其魅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开发文本空间,放飞学生想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也是能花开有声,芳香四溢的。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进行读写结合练习。当前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始重视文章的言语形式,让学生得意而又得言。然而,课堂练笔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经常被排斥在言语形式之外。在教学中即便练笔也往往只重视文本内容上的情感共鸣,却忽视了表达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文练笔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它主要是基于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读写教学的结合,而随文练笔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小练笔,顾名思义,就是小的动手练笔,它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习写一些小片段、小段落。与读写结合相比,小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它认真挖掘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堂随文练笔是指伴随着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阅读教学的课堂练笔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注重读写技能、方法的结合。课堂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