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巢湖流域水体总磷和总氮的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水体中总磷和总氮的浓度,有利于巢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节省了水质监测的成本;该模型使用易于测量且和总磷、总氮密切相关的水质指标作为输入,利用巢湖流域历史水质数据进行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有效的预测水体的总磷和总氮浓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开展光合细菌在鳜鱼养殖中调节水质的试验。试验结果:光合细菌使用后第5d,水体溶氧增加1.8mg/L,氨氮降低1.15mg/L亚硝酸盐降低0.35mg/L,硫化氢降低0.09mg/L。商品鳜每667m2增加利润5 000~7 000元,饵料系数降低0.5,成活率提高2.3%~7.2%。该试验通过光合细菌的使用效果证明:光合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碎屑,增加水体溶氧,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达到净化水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鳜鱼免疫能力。减少鳜鱼疾病的发生,达到提高鳜鱼养殖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市某城市河道进行现场踏勘和水质监测,分析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确定河道污染源。根据污染源类型和污染方式确定水生态修复的技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技术。通过对上海市某生态修复中城市河道水质状况连续40天的持续监测,结果表明:MABR技术能有效提高水体中溶解氧(DO)含量,降解水体中氨氮和COD含量,以达到快速修复的目的;且能够有效抑制水体中蓝藻的爆发。MABR能够有效解决上海市城市河道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市护城河河流水质的分布情况。对水体的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四项指标并使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护城河的污染呈显出COD>总氮>氨氮>总磷的污染态势。  相似文献   

5.
正氨氮含量是评价水体污染和自净状况的重要指标。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_3)和铵离子(NH_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以游离氨或铵盐形式存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当水的pH值、温度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氨氮对水体造成污染,使鱼类死亡,还可能形成亚硝酸盐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进行了不同水体中氨氮含量测量与氨氮去除方法的探究实验,希望为环境  相似文献   

6.
刘建宁 《大众科技》2012,14(4):127-128
当水样浑浊时,水样消解不完全,有机物对总氮的测定造成了干扰;当水样中的氮以氨氮为主要存在形式时,在消解过程中部分氨氮转化成氨气逸散造成的损失,使得总氮的测定值偏低。文章通过实验表明,可以对浑浊水样进行过滤以及对氨氮含量高的水样进行稀释来解决总氮测定值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2013年5月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清河流域枯水期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清河枯水期的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均满足标准要求;仅清河干流上貂皮屯断面pH值超标,其它各断面均满足标准要求;个别断面的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果最差的是总氮,仅清河干流清河桥断面的总氮浓度满足要求,其它各断面均超标。水质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面源污染。应积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几种粘土矿物及其改性产物对以西安某天然水体为代表的城市天然水体中氨氮超标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在对比几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后,提出以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的吸附剂作为城市氨氮超标的天然水体进行初步的水处理,以达到降低其氨氮浓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氨可使水体中的鱼和水生生物中毒,还可与污水消毒时所用的氯起反应,生成具有毒性的氯胺,同时氨也能转变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最后氨氮作为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促使讨厌的藻类滋长。所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必须控制氨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圆明园作为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园区内水体主要由清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进行补给,景观水体的封闭的特性使水体极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景观水体的可供观赏性,圆明园在防治富营养化上实施了多种生态修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对水体长达八个月的监测,分析圆明园来水水质与圆区水环境水质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植物群落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并对园区水质做出评价。监测结果发现,水质在园区循环过程中得到提升,总磷,COD,氨氮都已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标准,但是总氮浓度过高使水质总体不达标。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对BSBR和SBR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及BSBR的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处理生活污水时,BSBR处理污水时COD去除率达到95%,氨氮去除率达到97%,处理效果优于常规SBR。采用BSBR处理易生物处理污水时,采用限制曝气的进水方式,且曝气时间不超过2小时时能取得最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岳春雷  常杰  葛滢  朱荫湄 《科技通报》2004,20(2):112-115
人工湿地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研究了人工湿地基质中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与污水净化效果之间的关系.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随基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蛋白酶活性在基质上层最高,下层次之,中层最低;湿地上池基质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大于下池.磷酸酶活性与污水总磷、CODcr,BOD5除率正相关;脲酶与总氮的去除率正相关;蛋白酶与总氮、总磷、CODcr,BOD5去除率没有相关性.该研究为利用酶活性作为评价净化效果的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SBR亚硝化处理化肥厂实际废水,研究其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pH、溶解氧、进水氨氮负荷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并确定亚硝化处理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pH过低会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过高则不利于反硝化菌反硝化过程TN的去除;当pH值控制在8.0左右时,亚硝化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出水TN浓度控制较好。当DO浓度为0.2~0.3 mg/L时,亚硝化反应继续进行,但NH4+-N亚硝化反应速率较慢;当DO浓度为1.5~2.8 mg/l时,无法实现系统中亚硝化的运行,硝化作用成为主要反应。高氨氮负荷进水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但对出水氨氮去除效果不佳。较高的温度有利于亚硝化反应进行。当t=35℃,初始pH控制在7.8~8.2,DO控制在0.5~0.6mg/L,进水浓度NH4+-N为100mg/L时,SBR亚硝化操作过程为最佳,此时亚硝化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电-生物耦合技术是一种结合生物法和电化学法优势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阴极产氢作为电子供体实现硝酸盐废水脱氮;利用阳极产氧阴极产氢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进而使氨氮直接转化为氮气;利用阴极还原脱毒实现有毒有机废水的降解;利用微电场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或促进酶的活性强化废水处理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各种电-生物耦合技术应用原理的基础上,综述其应用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的继续深入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将改性硅藻土作为吸附剂用于处理印染废水,设计实验考察改性硅藻土用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中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改性硅藻土吸附印染废水中色度和CODcr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0.8~1.0g/L,pH值6—9,室温条件下,处理时间为60min。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中色度和0.8~1.0g/L浓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赖力  黄贤金 《资源科学》2008,30(10):1579-1584
摘要:网围养殖虽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生态环境胁迫效应亦较强。以网箱养殖对东太湖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分析为基础,对1984年~2003年湖区网围养殖的生态环境成本做出测算。结果显示:①近年来网围养殖的生态环境成本占其产值20%强;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区生态环境成本快速攀升,90年代中后期更是进入高成本持续阶段;③成本结构中,水资源供给成本、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和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几项最多。最后,笔者提出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倡轮种轮养和生态养殖,强化规划先导,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实施生态补偿等对策以有效减缓东太湖的生态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7.
反硝化氨氧化(DEAMOX)是在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且过程控制简单,在废水处理领域极具开发价值。概述了DEAMOX的工艺特征和过程控制要点,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该工艺未来的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页  郑平  梅玲玲 《科技通报》2006,22(6):882-886
反硝化除磷工艺是根据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双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并具有所需曝气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汾河太原段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佳  沈红梅  谢树莲 《资源科学》2011,33(6):1111-1117
对汾河流域太原段6个样点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汾河太原段化学需氧量(COD)、总磷和氨氮的水平较高,重金属镉、铬和铅污染都比较严重,其中镉污染尤其突出,水质处于从V类水向劣V类水过渡阶段;②汾河太原段浮游藻类共计有89属,224种,其中蓝藻门23属103种,绿藻门37属75种,硅藻门19属36种,甲藻门4属4种,隐藻门3属3种,裸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各1属1种。优势种主要有小席藻、银灰平裂藻、尖针杆藻等14种,均为α-中污和β-中污指示种;③汾河太原段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水质污染情况逐渐加剧,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个别地段达到重污染,其中尤以小店桥断面污染状况最严重。鉴于汾河太原段目前的状况,提出了相关污染防治措施,为预防和综合治理汾河流域水体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