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通过开展云南大叶种茶机采技术和晒青茶、红茶、烘青茶各加工工序终点客观判断指标的研究,并导入茶鲜叶清洗理念和配套工艺研究,建立机采技术标准体系和晒青茶、红茶、烘青茶初制工艺标准;结合工艺要求,开展流水线设备研发,建成年产能高达3 000吨的清洁化、标准化流水线初制车间,实现茶叶清洁化、数字化生产,稳定茶叶品质,促进云南茶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茶叶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制茶行业正在经历由传统加工方式到现代化加工方式的逐步转型。文章以广西红茶生产加工自动控制为研究对象,根据红茶加工工艺特点,紧密结合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成功经验,通过对广西红茶加工关键工序应用自动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基于PLC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关键工序进行过程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促进广西红茶实现自动化、清洁化生产,提升广西红茶的品质与卫生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江西遂川县和上犹县16家茶叶加工企业进行经营效率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16家茶叶加工企业经营效率整体较好,但部分企业经营效率欠佳,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规模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技术进步是茶叶加工企业改善经营效率的主要途径。同时,通过对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在生产效率前沿面上的投影分析,提出了非DEA有效企业经营效率的改进方向和幅度,并在此基础上,为该地区茶叶加工企业改善其经营效率提出参考性的建议,以期推动该地区茶叶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深加工产品、从茶有效成份提取物加工成的商品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将得到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饮料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而细腻,更加深入人心。本文结合贵州省金沙县源村镇的实际情况,探讨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白木 《世界发明》2003,26(2):24-24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是茶树发源地,茶叶加工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为了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和产业现代化,有必要在茶叶初加工业和深加工业应用的新的科学技术,而先进的微波技术在茶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铅酸蓄电池行业应市场的需求发展迅速,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文章分析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污染状况,引入了以源削减为核心的清洁化生产作为污染防治措施,继而阐述了在铅酸蓄电池行业内实施清洁生产管理的必要性,随后提出了清洁化生产管理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备的环保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动机、机械结构、清洁化生产技术系统结构体系设计、后处理装置、状态检测等方面论述改善机械设备环保性的方法、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彭斌  彭绯 《软科学》2017,(6):55-58
构建了适用于企业清洁化改革决策及资本成本评估的绿色投资均衡模型,并借助数值模拟检验分析企业清洁化改革的绿色投资敏感性.结果发现:改革企业份额的绿色投资敏感性显著为正,改革成本增强了企业清洁化改革的绿色投资敏感性;污染技术企业进入清洁化改革之前,综合资本成本与绿色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污染技术企业进入清洁化改革之后,综合资本成本与绿色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茶叶安全生产的现状、茶叶农残以及茶叶加工厂卫生状况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高黎贡山绿普洱红养生茶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茶叶栽培、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始建于1983年,在陈亚忠董事长的领导下,经过26年的艰苦发展,现有占地面积1.67公顷茶叶加工总厂1个,占地  相似文献   

11.
张梅 《大众科技》2013,(1):72-73,64
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加工人员只有掌握了这些影响因素,才可以不断地更新、改进工艺。文章探析加工过程对茶叶卫生质量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梅 《大众科技》2013,(2):72-73,22
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加工人员只有掌握了这些影响因素,才可以不断地更新、改进工艺。文章探析加工过程对茶叶卫生质量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受尊崇,其廉、美、和、静的品质滋养着人们自省、养廉、修德,将茶的品质和茶文化融入党建工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丰富活动形式,同时也能为理论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从传统文化中撷取茶文化,并将其与党建结合,是以点带面的一种尝试、一种实践,二者相互补充,通过对茶文化的倡导与学习释放党员的生机活力,在促进优秀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师生精神品质,进而有效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桂绿1号”国家级茶树良种具有发芽早、品质好、产量高、节间短、抗逆性强、适制性广的特点,对茶园进行有效的肥培管理,病虫无公害防治,适当的采摘,能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苏淑梅 《大众科技》2013,(6):198-199
研究认为优越的天然环境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基础,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良好条件,特殊的加工工艺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关键。据此三个主要因素,开发人员设计和实现了六堡茶发酵罐与精制机械联装。六堡茶发酵罐的实现,实现了六堡茶精加工的标准化、自动化、程控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滤除心电信号中包含的基线漂移、工频干扰、肌电干扰三种主要噪声,获取干净有效的临床心电信号信息。方法:改进阈值处理函数的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法。结论:改进阈值处理函数小波阈值去噪法能更好的弥补了软、硬阈值函数去噪法中存在的不足,得到的去噪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以中日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认为日本频繁提高茶叶进口标准,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致使我国对日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上有着明显的下降以及茶叶出口价格上涨,也使得我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比重中有所下降,可以通过认真实施茶叶农残留标准体系、提高中国茶叶的深加工能力、提高茶叶附加值,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推动中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各种强制性认证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方法:通过国际通行标准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定义,以及我国茶叶相关法规及标准对茶叶质量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产品标准的规定是不全面的,而认证则是对其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阐述茶叶类食品行业的食品生产许可、地理标志、出口备案等强制性官方认证的要求、差别,以及其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结果:判断认证有效性及其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企业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结论:对茶叶类食品而言,食品生产许可、地理标志、出口备案等强制性官方认证的要求及保证作用依次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何梅珍 《大众科技》2013,(5):157-158,123
当前六堡茶需要较长的陈化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水平,因此探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于提升六堡茶的质量有着较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六堡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将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利用线上教学实现有数学特色的翻转课堂,采用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