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喜爱,但在一些民生新闻中存在媚俗化倾向,这既弱化了民生新闻的新闻特质,又损伤了民生新闻的品质.应该对电视民生新闻媚俗化倾向进行理性思考.探究其出现的原因,以求能够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故事化表达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指的是在内容上关注人民生计和市民生活的新闻,它是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将新闻报道中的关注重点放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空间状态上,民生新闻故事化的表达能够不断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能更容易接受.本文就民生新闻报道中故事化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生新闻的不断普及,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日益增多,受到了观众的关注与好评。在民生新闻的制作中,采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民生新闻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民生新闻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新闻采编经历,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业界同仁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在短时间响遍大江南北,众多电视媒体都把它作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王牌。如何克服民生新闻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现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以《热线777》栏目为例,探讨民生新闻如何贴近观众,真实反映当下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5.
单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52-154
民生新闻是贴近百姓生活的一种新闻形式,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民生新闻积极推出热线报道,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今后民生新闻热线运营的发展应重视舆论引导力量、节目品牌塑造和互动平台建设,并创新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切实为观众带来更具吸引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张鹤  苟旭迪 《青年记者》2012,(32):35-36
民生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往往被亲切地称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要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逐步丰富文化知识,就要提高文化品位,使民生新闻不再琐碎化。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通过信件、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在新闻选材上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以城市百姓的身边事、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娱乐化、故事化以及平民化的特点,因此深受观众喜爱。在高市场份额、高收视率的背后,市场和观众引导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从而导致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和低俗化现象加重,本文对电视民生新闻及其长远发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生新闻随着民生问题的不断发展,在本土化创新方面遇到了瓶颈,一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同质化,为了吸引观众,以至于新闻节目过于琐碎、低俗、猎奇,因此,民生新闻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急需突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民生新闻很受观众的喜爱,成为了当下较为热点的新闻种类,然而,民生新闻在新闻理念构建、内容选择、思路创新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民生新闻节目的持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做久了,常常被冠上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的标签。记者的生产疲劳和观众的审美疲劳都会出现,怎样把民生新闻做得好看耐看,是每个民生新闻工作者都在苦苦探求的。找准定位、找好角度,做深做透民生新闻是民生新闻发展前进的基石。一、在发展中不断探求、摸索,找到准确的定位民生新闻所报道的是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报道不能停留于日常生活的琐碎和表面。这样会误导观众,让他们误以为只要是自己身边的事都理所当然地得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以其关注民生的贴近性、短平快的时效性而深受观众喜爱,但众多民生新闻节目出现后,频繁报道街头巷尾、家长里短的事件性新闻,内容流于浅显、琐碎、猎奇,无论是民生新闻的记者还是普通观众,都逐渐失去最初的热情和新鲜感.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苗苗 《青年记者》2009,(20):68-68
时下,取材软性、播报方式软化的民生新闻使中国电视界出现了耳目一新的景观。基于民生新闻的内涵和特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真诚、平等地表达,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同,增强亲和力。然而,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一些民生新闻节目大量地运用悬疑刺激的故事情节、暖昧煽情的表达方式,来引发观众心理层面的猎奇与窥探。还有一些民生新闻停留在表面,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很接地气,由于其独特的亲民视角和内质,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因此,其在各地可谓异军突起遍地开花,但,电视民生新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平民化、低视角的特质吸引了很多观众。由于其独特的"吸附力",促其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获"双赢"。由于成功者在先,于是,跟风者、拷贝者、模板者,便紧随其后蜂拥而至一哄而上。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办民生新闻栏目,节目风  相似文献   

14.
荟萃类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本地民生新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民生新闻的需求,同时面临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信息量的扩增,电视媒介产生一种新的民生新闻栏目与之抗衡,这便是荟萃类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生新闻很火爆,尽管民生新闻目前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东西,也足可以给时政新闻敲响改革的鼓点。怎样才能使时政新闻在报道上凸显民生内涵,做到领导和观众都满意?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所具有的"亲民形象"、"朋友角色"能够吸引众多的观众关注,也为节目主持人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本文从民生新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出发,阐述了做一名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越来越普及,传播方式和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观众在屏幕前的时间不断被分散,为了吸引观众、贴近观众,媒体开办一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大众性栏目和节目,吸引了很多受众。电视媒体也不例外,为了使观众在屏幕前停留的时间更多,新闻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开始重视从广大百姓的角度出发,播报来自最基层的新闻内容,让观众有兴趣观看。  相似文献   

18.
初期的民生新闻靠着一种原生态的表现,靠着与百姓的家长里短的先天贴近性,第一时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观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力。随着民生新闻新闻样式地位的确立,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比如选题、风格的同质化,主题和内容的猎奇化,内容编排的琐碎化、低俗化倾向,在迅速  相似文献   

19.
王琼 《新闻世界》2009,(8):112-112
随着读者和观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戏之一。近年来党报重视民生新闻报道成为一种趋势。但一些媒体对民生新闻出现误读。把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作民生新闻的主体,降低了民生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的选题,多来源于新闻热线,是观众需求的反映。但民生新闻又不局限于线索上关乎百姓生活中一件件具体的事儿,民生新闻还具有反映"大民生"功能。生态、环保,是"大民生"。民生新闻节目一般不太涉猎这样的选题,偶有拍摄,也是关注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节目中播发。黑龙江省生态保护成绩斐然,如何在民生新闻中,讲好龙江故事,让观众为有这样的家乡骄傲,进而再提升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