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雨:   也不知怎么了,有些人总爱说别人闲话。前不久,因为工作上的事,我到领导办公室的次数多了些,马上就有人针对我说了不少闲话。有的说我是在向领导打同事们的小报告;有的说我是想巴结领导企图升官;还有的干脆就把闲话往男女关系上胡扯。一时间弄得我好生难堪,甚至家庭也因此矛盾重重。我曾出面解释,可越解释闲话越多。现在,我既委屈又气愤,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那么爱说别人闲话 !汝州市 任 倩 任倩老师:   记不清是谁曾这样说:情人不讲钱,奸人不讲义,蛮人不讲理,小人什么都不讲,只讲闲话。而闲话一经产生,其…  相似文献   

2.
游戏?!不好说。多少人沉迷其中,技术派者将其视为自己的专业,努力提高游戏水平,娱乐派者将其视为生活,自己的另一个虚拟世界;又有多少人对其是恨之入骨,把它当作是玩物丧志的典型代表。不过更多的人对他还是爱恨交加,是既爱且恨。小狐为人装机若干,每问及机器用途之时总会有人回答曰:“偶的机器绝对不用来玩游戏。”然若干天后还是发现,装的游戏比俺还多。厥倒!闲话不再多说,回到正题。其实众人之种种看法便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游戏就如同食物一样,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性质,对不同的人产生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闲话不闲     
关于“闲话(gossip)”,各地说法不同——有称之为“侃大山”的,有叫“摆龙门阵”的,还有的地方美其名日“喷大江东”。闲话其实并不“闲”,因为自人类开始,闲话就不曾停止过。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生存或许依赖于长期口口相传的闲话。你知道的闲话越多,你就越有可能赢得更多的听众,你在社会中就越容易做到游刃有余。阿Q进了一趟城,带了许多的闲话回到老家——未庄,并赢得了很多的听众。于是,阿Q在未庄的人气排行榜上的位置扶摇直上。“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就没有什么语病的了。”  相似文献   

4.
闲话扬州     
国民党统治时期,文人易君左曾写过一本小说,叫《闲话扬州》,内容主要描写扬州人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5.
大概只有中国人--而且是有点名堂的中国人,才会在写文章的时候开头不久说:“闲说少说,言归正传。”既然是“闲话”--你自己已经知道是“闲话”,为什么还是要说呢?可见这是装腔作势,这是一种“修辞”,这是在“正传”之前的“必须”,没有“闲话”就进入不了“正传”。可见,“闲话”也是“正传”,或者说“正传”也是“闲话”的另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6.
情书     
有一天,王星值日晚了,怕一个人回家,就等同路的耿亮一起走,正好被一个同学看见了,第二天就有了闲话:“王X与耿X好上了。”  相似文献   

7.
苏州人管“话”叫“闲话”。“说话”就是“讲闲话”。我在苏州生活到三岁,然后被送到南京由妈妈带。离开苏州前,奶奶怕我讲的话别人听不懂,就教了我好些她认为是普通话的话。结果刚到南京时,我讲的话不仅南京人听不懂,连我妈也听不懂。谁知上了一个礼拜幼儿园,我就学了  相似文献   

8.
童爷爷信箱     
听到说我的闲话怎么办?尊敬的童爷爷:您好! 我担任中队长。可同学们几乎没有人听我的。还有人说我的闲话,什么“她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管我们”。老师说:“当干部就不能讲人情,  相似文献   

9.
一个女人说了邻居一些闲话。不到几天,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女人发现闲话已经传得和最初相差的甚远,完全违背了事实。  相似文献   

10.
<正>一、做一个豁达的人,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要想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就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掌握一定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人。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学生做到避免"闲话"、"闲思"、"闲事"。你喜欢讲闲话吗?那不好,浪费了自己与别人多少宝贵的时间,控制一下,习惯了就好了。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了,今天又为讲闲话而耗掉了多少分钟,那么,在日记里记下一笔账,以提醒自己。你喜欢瞎想吗?整天心事重重,老是担心忧虑,怕考不好,或者,你的心绪被一些无谓小事所占有,白白消耗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龙吟:“读论零墨”告一段落,“闲话孔子”登台亮相!从2004年到2006年,雨石先生已培养了不少“雨丝”,这次的“闲话孔子”秉持先生一贯坚持的“启读者以新知”的精神,“雨丝”们是不会失望的。开场白闲话是语言交流和文字表述的一种方式。闲话时人的神经是充分放松了的,它随意,不着边际,可以作天马行空式的纵意而谈,似乎也不用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上多花心思,只是行云流水般讲下去或写下来就是。说真的,我喜欢闲话。闲话虽然没有主题报告正经,也没有道德文章起眼,但它实在得很,有趣得很,天地广阔得很。在人的生命流程中,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说话的时候少,神聊乱扯、随意而为的时候多,因此写一点闲话,也算是回归生活吧!孔子是至圣,大圣,百代之师,古来人们作的都是峨冠博带的阳面大文。历史地说,尊孔是千年社会主旋律,人们怀着“为尊者讳”的心态,将孔子加以粉刷又粉刷,涂抹又涂抹,到头来离孔子的原型越来越远了。现如今,弘扬孔学的呼声“甚嚣尘上”,但是,单凭历朝历代的那些粉刷文字,是勾勒不出孔子的真实图像的。要继承孔子,就必须还原孔子。要还原孔子,就不能单读那些一本正经的文字,因为孔子本身就不是一本正经的,那部《论语》中就有不少不怎么一本正经的东西。不信?请认真去读一读。把孔子作为闲话的谈资,这恐怕还是第一遭。我写“闲话孔子”的初衷是,把孔子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请下来,通过诸多细节和故事,让他回归人世,与两千五百多年后的华夏子孙推心置腹地闲话一通,从而真正读懂这位至圣先师。一是给读者以故事;二是给读者以新知,讲些为常人所不知的东西,而不是炒冷饭;三是给读者以思想,当然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至于效果会是怎样的,现在还说不上,最后的评判权是在读者诸君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玉堂闲话》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堂闲话》是唐末五代天水作家王仁裕笔记小说代表作,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较高地位,其研究状况值得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对《玉堂闲话》的文学地位日渐看高,周勋初和陈尚君对其进行了专门深入研究,解决了有关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玉堂闲话评注》一书对《玉堂闲话》全面辑佚整理,恢复其原貌,在诸多方面颇有纠谬,功不可没。台湾詹宗祜等人从博物学、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玉堂闲话》,洞开了另一个天地。  相似文献   

13.
传播与收回     
一个人人云亦云地说了一些邻居的闲话。没过几天,闲话传遍了整个社区,那个邻居因此深受其害。后来,当传播闲话的人得知这些话完全不可信时,他十分内疚。他找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智者,寻求补救的办法。“你到市场上去,”智者说,“买一只鸡让人杀了。然后,在回家的路上,把鸡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再一根一根地抛掉。”尽管那个人对这个建议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但他还是照办了。第二天,那个人来到智者那儿。智者说:“现在,去把你昨天抛掉的那些鸡毛都捡回来交给我。”传播闲话的那个人又顺着原路去找,但令他沮丧的是,风几乎吹走了所有鸡毛。寻觅…  相似文献   

14.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要讲一些“闲话”,这些“闲话”有时会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本文论述了“闲话”的重要性,并通过“闲话”应具有目的性,“闲话”应具有连续性,“闲话”应具有时间性探讨了如何才能讲好教学中的“闲话”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和学生们闲话写作时,他们谈到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实在让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实,对于用心生活的人来说,身边处处都有可以激发情感、触动情思的东西,因为他们懂得感受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就要学会感受和体味(这里的"体味"就是  相似文献   

16.
闲话     
凡有聚会,便有闲话。参加聚会的人,带着一袋袋的闲话回家后,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有的人,放一把火,把袋子里的闲话烧个精精光光,点滴不存。难得的是:点火烧时,心无疙瘩;烧毕以后,绝不遗憾。有的人,解开袋子上的绳索,把闲话拿出来,从头到尾好好温习一遍,然后,把它存放到记忆之库里,等到参加其他的聚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11)
"闲话",妙就妙在"闲",妙在"自然"。这里所说的"闲话",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教师语言。它听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听似简单,而简单中蕴涵深刻。一、作为一种情境,"闲话"是需要精心预设的艺术没有主题就成不了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龙吟:我们"闲话孔子"到现在,了解了很多孔子鲜为人知甚至过去从未被"学术界"研究的丰富侧面;而究竟当时人眼中的孔子是何等样人?雨石先生这就为你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9.
自西天取经回来,唐僧师徒四人闹居无事,每日除了翻阅干巴巴的经书,就是回忆往日斩妖除魔的光辉历程。日复一日,唐僧便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徒弟三人便成了他的“出气筒”。而其中最受气的莫过于猪八戒了,想当年取经途中,八戒凭三寸不烂之舌,拍师父马屁,说师兄弟的闲话,最得师父宠爱;但如今,师父变了脸,动不动就揪住八戒的招风大耳,骂他“猪头  相似文献   

20.
在和学生们闲话写作时,他们谈到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实在让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实,对于用心生活的人来说,身边处处都有可以激发情感、触动情思的东西.因为他们懂得感受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就要学会感受和体味(这里的“体味”就是思索、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