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德朋 《文教资料》2014,(24):44-45
“文化”是艺术设计的精神载体,“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形式需求,而“产业”则是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和苏州特色的艺术设计行业日渐繁盛,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需要走出一条适合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苏式艺术设计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因为做这个对话栏目的缘故,我留心了一下国内作家(主要是小说家)的地域分布情况。以往我们总说江苏是个“文学大省”、“小说大省”,很快又意识到,其实在苏州这个小城里,就有不少极受关注的著名作家。特别是同上海相比的话,这一点尤其令人感慨。所以呢,今天就想从这个话题开始——你是否觉得苏州特别适合文学的生存?或者说,从你的经验来看,你的写作是否与你所在的这个城市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我与范小青、朱文颖都谈论过苏州,这次也想顺便听听你的“苏州观”) ●文学即是人学,人存在的的基本方式是身体的各种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吃喝拉撒睡。苏州是个鱼米之乡,又有吴文化的底蕴,这里有温情和精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指示精神,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指明了方向。苏州是经济大市、人口大市、文化大市、开放大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苏州都有更为集中的体现。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色彩观既是“颜色色彩观”,又是“广义色彩观”、“哲学色彩观”,并在文学、语词、文字、训诂、绘画、工艺美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流露出“尚青”的观念。作为“审美方法论”的“大色彩观”一直都“参与”着中国人的理性思维,共同“营造”着具有审美特质的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5.
陈奕 《文教资料》2007,(7):124-128
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显示了他独到的“苏州情结”,写出了别人不能取代的属于他“自己的声音”。他的小说具有恬淡,幽静,质朴、地道的特质。这种特质是与苏州文化的内质、苏州人的气质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相吻合的。本文试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地域色彩浓郁的环境描写、苏州文化的渗透与自觉呈现,从形式的角度分析其语言的“苏州化”特色,并结合其“小巷情结”的缘起,来说明陆文夫“苏州情结”的感情依据及隐藏其中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书民 《中国教师》2012,(22):43-45
“爱的文化”,即以爱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研究和实施爱的理念,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通过研究“爱的文化”价值取向,“爱的文化”教育理念,“爱的文化”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构建“爱的文化”教育体系,营造“爱的文化”环境,让师生伴随着“爱的文化”成长。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文化是一种儒学文化为核心的文化 ,中国儒士———知识分子的“士志于道”的理想主义精神、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用行舍藏”的“穷达”修身观等精神特质都是在这种文化的大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明代苏州画家陈淳水墨写意花卉画的论述,指出其水墨花卉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与沈周“观物之生”的绘画思想作比较,着重体会陈淳“观物会意”绘画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立足“大课程”观,放眼课程改革的全局,统摄课程实施的各环节,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概念上树立“大课程”观,课程目标上确立“文化人”的培养目标,课程形态上强调“一主多副”原则,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价值性与可利用性,课程效能上推进“深度教学”,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效能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性格与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性格具有观念上的互通性、精神上的交融性和使命上的耦合性。其文化缺陷表现为“层次文化与类别文化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术理文化与学理文化的冲突”、“中聚文化与边延文化的冲突”、“校本文化与人本文化的冲突”。其文化张力表现为:定位观由“教育层次”向“教育类型”扩张;目标观由“技术工具”向“技术人文”扩张;教学观由“工学分离”向“工学结合”扩张;人才观由“意识主导”向“逻辑主导”扩张;生存观由“内涵发展”向“内质发展”扩张。  相似文献   

11.
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曾繁雄  梁惠 《广西教育》2022,(6):32-34+67
本文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自信观构建中,存在文化适应、多元文化思潮影响的问题,以及在自我构建中遇到的困难,阐述文化自信观构建的价值遵循,探讨通过“全员化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信息技术赋能文化自信观育人载体、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育人素材、打造文化育人创新团队等路径构建文化自信观,从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壮美广西,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刘寿华 《江苏高教》1993,(2):68-69,65
20世纪的科学已转向“饱和增长”的模式。美国科学家D·普赖斯称之为“大科学现象”。由大科学现象所产生的大教育观、大经济观、大生产观、大军事观使现代社会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现代教育乃是真正的“大教育”,即包括传统的文化、职业、科学、继续教育在内的全信息、全周期、全身心、全民族的大教育系统。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教育与信息”两大职能在新的时代下赋予了新的教育内容,即全信息、全方位、全层次的信息文化教育。这  相似文献   

15.
受市场经济影响,英语专业教育过分强调了经济价值,而忽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按照科学规律办英语专业教育,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文章认为当前要加强英语专业教育的质量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树立“大外语观”,并从认知、知识、文化、能力、技术五个方面来阐述“大外语观”的内涵,以其推进英语专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忽必烈建立元朝 ,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传统的“中国观”以此为契机出现重大变化。“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 ,其文化意义突破农耕文化而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 ,乃是“中国”主权行使者 ,可以是汉族政权 ,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这样的“中国观”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全中国的统一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隐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价值观是隐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西方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差异如天人观差异、“言”“辩”观差异、“群”“己”观差异和时间观差异等入手,探讨价值观差异对双方交际模式的影响,以便人们了解在交际中应该注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文化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首先,多种文化信念并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中国传统文化观和“全盘西化”的西方文化观杂然并存.这种文化信念导致人们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出复杂的文化心理状态.其次,价值观复杂.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自私自利的人生观、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观、传统文化的“仁爱”价值观、集  相似文献   

19.
付嵩 《英语教师》2023,(7):157-160
回顾新中国教育史上曾出台过的一系列中小学“减负令”,分析中小学英语作业负担重的原因。探讨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变革。指出在“双减”背景下,教育者应回归立德树人的本心,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树立大作业观、长作业观、协同作业观、文化作业观的作业设计理念,灵活运用分层作业、“英语+”模式,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设计实践性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是夯实“四个自信”之根基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应该树立“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确定正确的教育资源观和教育过程观;建立“大文化”的课程体系,多元构建教育载体,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实施“以旧唤新”的育人思路,增强传统文化的知识活性,提升传统文化的浸润力度;夯实“言传身教”的育人根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构多元一体的教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