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一、“边缘化”——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二十多年来在大学语文同仁们的努力下,曾受到大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欢迎,大学语文教学也曾取得可喜的成绩。但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大学语文因为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有的高校正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不少高校,强调专业课,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恢复开设已有十四个年头了。南京大学首先于一九七八年开设此课,由此“大学语文”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铺开。这说明“大学语文”的恢复是必要的,也是深得人心的。但“大学语文”的建设还不够完备,不少问题尚值得研究。这里仅就个人的一点体会,谈谈对“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修订四版)》,以下“教材”均指此)和教学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课正在全国文法理工农医师范财经等各类高校开设起来。国家教委则已将这门课程列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外其他各专业必考的一门公共课.讲授和学习这门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遇到一个如何将教材中篇章与写作指导及写作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许多高校非中文专业系科原开设的“写作”课,而今被“大学语文”取代,写作教学内容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高校非中文专业要不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争论十分激烈,两种观点尖锐对立。在一些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大学语文”已呈边缘化状态,有的甚至已沦为选修课。然而,相关的高校课程调查结果却又清楚地表达了一个事实,高校中,只有5%的学生认为应取消“大学语文”,而80%的学生却认为有必要上这门课。  相似文献   

5.
一、对现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质疑 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与素养,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便是明证。然而这些年来的“大学语文”课基本上就是作品讲读课,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否合适?“大学语文”课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着“文选与习作相结合”的特点,当大学生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又有了各式各样的写作课之后,这种“文选与习作相结合”的大学沿文课是否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假如我们从一个更高一些的视点去考察从小学到大学的文学课教学,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方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的大学语文再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专家学者们一致指出: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小学语文课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充分认识并肯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等性质特征。其实,我们还要看到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课程同样还具有实践性特征。但是在大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里,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严重缺失的。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进行文学艺术素养教育的具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通过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类课程进行精神素质教育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学生精神素养教育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自然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要在高职院校强化文学与艺术教育,最直接、最简单的首先是开设“文学经典鉴赏”类课程,并以之代替目前的“大学语文”课,或者说把目前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在实质上替换为“文学经典鉴赏”课。为了弥补“文学经典鉴赏”课可能出现的缺陷,也为了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更为通畅的精神传导,适量开设艺术鉴赏课程,也是进行思想素养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桑哲(以下简称桑):徐先生,您认为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有必要吗?(《大学语文》课,从开设到取消,到再次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您认为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该课程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如何开设和建设好大学语文课程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基础公共课,并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开设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无疑已经确立,在教学实践中等到了不断地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现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来看,并不使人乐观,主要是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  相似文献   

12.
蔡滔 《现代语文》2008,(6):23-24
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全国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传统的大学语文受到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重新面临“下岗”的危机。这不能不促使人们认真审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对此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为此笔者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大家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大学语文》这门课作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一学年。《大学语文》课,从开设到取消,到再次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在哪里?这门课是否应该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一套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应具有哪些特点?编好一套《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有怎样的一支编写队伍才比较合理?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专家、教授(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大学语文》课──关于《大学语文》课教学方法的探讨孙先学全国文、法、理、工、农、医、师范、财经等各类大学,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已经十余年了,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完成了传授语文知识的任务,而且让大学生们受到了我国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 (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 )、理、工、农、医、财经、政治、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所入选的作品 ,均是经过千百年筛选留传下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约意丰 ,脍炙人口的古代和现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的代表作。它们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进程 ,对于将来要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范生来说 ,《大学语文》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语文课程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而非“学科性”,与普通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高等”而非“一般”。笔者通过调查,针对目前高职高专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一些思考,愿与广大同仁商榷。一、针对生源现状,确定课程类型笔者曾对20所学校的60个专业开设的语文课类型进行问卷调查。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专业有22个,占36.7%;开设《应用写作》课的专业有32个,占53.3%;不开设语文课的专业有6个,占10%。有人认为,高职高专生源质量低于本科,应该把《大学语文》…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做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高等院校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生文化氛围的基础课。  相似文献   

18.
李泉 《现代语文》2008,(9):150-151
2006年底教育部在湖南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会上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旨在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此建议得到了与会各高校及语言专家的广泛支持。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先后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一时之间大学语文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大学语文又回到了许多高校的课堂。然而,据调查,截止今日大部分高职院校仍未开设语言课,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处境尴尬,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9.
国内高等院校在开设大学语文之初,曾有过“补课还是提高”、“短命课还是长命课”等的争论。历史的进程是如此之快,以致这样的争论早已失去意义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大学语文更加坚实地在大学校园里站住脚。 正如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都有曲折甚至挫折一样,大学语文课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何况最早设置这门课的院校至今也不过八、九年时间。然而总的形势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不囿于开设一门必修“课”,而是要开发满足在校四年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一系列“课”,保证有语文学习不同需求的学生随时能进行语文学习、接受指导。大学语文必修课要强化能力训练的主线,注意与专业学习的有效衔接;选修课要突出服务学生的多元语文学习需要,注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活动课要主动介入校园文化建设,策划和营造校园内浓浓的语文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