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经研究结果表明,青冈属Cyclobalanopsis与常绿栎类花粉形态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   如花粉的形状和大小,萌发孔的类型以及外壁的结构均很相似。作者支持将青冈属归入栎属,  作为属下等级,即青冈亚属(Subg.Cyclobalanopsis)的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分布于我国的椴树科(Tiliaceae)9属4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   的系统观察,并对其中10种花粉的外壁细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本科花粉为长球形、   扁球形和球形,萌发孔为长3孔沟、短3孔沟和3(一4)孔三种类型,外壁主要为网状纹饰,个  别属为刺状纹饰。根据花粉资料,本文还探讨了该科植物分类中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壳斗科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 Forman在我国的新分布——三棱栎T.doicha- ngensis 的花粉作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从花粉的形状、萌发孔类型及外壁结构看,三棱栎与本科其余各属均不同,在壳斗科中确属一个独特类型。  相似文献   

4.
中国茄科天仙子亚族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对国产茄科天仙子亚族6个属、12种植物的花粉,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 透射电镜观察了它们外壁雕纹、萌发孔的类型以及外壁层次的结构。  本亚族花粉以无萌发孔 和三孔沟类型为主,其次为三沟和拟沟类型。根据花粉资料,表明花粉形态特征对于论证该亚族内属的界限和属间系统发育的关系,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安息香科(Styracaceae)有15个属,本文报道了其中13属93种植物的光学显微     镜与扫描电镜的花粉形态观察结果,根据这15个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可将它们归之为三个花粉     类型,即:安息香型,山矾型及非洲安息香型。在Wagenitz(1964)的安息香科系统中所包括     的11个成员,正好都是属安息香型花粉的那11个属,因此他的观点可以从花粉形态方面获得     有力的支持。将其他的四个属,即:山矾属(Symplocos),非洲安息香属(Afrostyrax),蒜味树属     (Hua),尖药树属(Lissocarpa)从安息香科中分出的处理是合理的。狭义的安息香科有11个     属,其中大多数属之间,在花粉形态上较难区分,这是由于安息香属的花粉形态变异幅度可以     将其它几个属的都包括进去。因此我们认为,狭义的安息香科是一个很自然的分类群,安息香属以外的10个属可能都是通过安息香属在进化过程中衍生而得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我国忍冬科54个样品,包括12属31种植物的花粉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 描述了本科各属主要代表种的花粉形态特征;  及不同种的花粉类型,为化石花粉鉴定提供参考资料, 同时根据花粉的形状、大小、萌发孔及外壁雕纹的异同,讨论本科及科以下分类群的位置和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少数种类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桃科Actinidia-     ceae(按照Cronquist 1981和Dahlgren 1983的概念)的猕猴桃属Actinidia(15种)、藤山柳     属Clematoclethra(5种)和水东哥属Saurauia(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山茶科     Theaceae(7属9种)和山柳科Clethraceae(1属1种)的花粉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花粉的     资料,并综合分析有关的外部形态、胚胎和化学方面的特征,讨论了猕猴桃科的范围,以及这个 科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豹子花属Nomocharis 6种植物和百合属Lilium 4   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与外部特征作了较系统的比较研究,其结果如下:  1.豹子花属植物花粉的   萌发孔均为单沟(远极)型,根据其外壁结构及表面纹饰的特点,可分为基柱网纹型和网纹   型,结合外部形态特征推断,可能存在由基柱网纹→网纹的进化趋势。 2.百合属植物花粉   的萌发孔多为单沟(远极)型,稀为2一3孔型,然而,其中外部形态极为相近的小百合集合群与   尖被百合在花粉形态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一事实为研究百合科花粉的演化提供了线索。豹   子花属与百合属花粉虽在表面纹饰上存在区别,但从外部形态上,该属的一些种类与百合属极  为相近,反映出二属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产鸢尾属Iris L.3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     了观察。该属植物的花粉为舟形或近球形。萌发孔可分为远极单沟、远极单沟-拟沟、二合     沟及无萌发孔等类型。外壁主要为网状纹饰,少数具瘤状或鼓槌状纹饰。本文依据花粉形态    和其它器官特征,对本属花粉外壁及萌发孔的演化趋势及某些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对国产的Castanea、Castanopsis Lithocarpus三个属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     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下的观察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属的花粉形状、大小、萌发孔、外     壁纹饰及其结构都非常相似,与植物外部形态的特征相吻合。故作者支持将这三个属归为一     个亚科即栗亚科Castaneoideae。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金缕梅科Hamamlidaceae蜡瓣花属Corylopsis 11种花粉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本属花粉除Corylopsis sinensis少量花粉具4沟外均为三沟类型。外壁均具网状纹饰,网眼形状大小略有差异,花粉粒大小虽有些变化,但其它特征均较一致,故在植物分类上本属是相当自然的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12.
独叶草花粉形态的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叶草  (Kingdonia uniflora Balfour f.et W.W.Smith)  为我国特有植物,     由于它的开放的二叉分枝叶脉,引起了植物学家的很大兴趣和广泛注意,并从     各个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关于它的花粉形态,除Forster(1961)曾有过简短     描述外,国内外都未研究过。本文对它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光学     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它的外部形态和外壁结构。  并讨论了有关    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花粉形态特征试论壳斗科的系统分类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中国壳斗科,包括三个亚科、6属、10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认为壳斗科植物花粉分为四个类型,分别归于三个亚科。根据花粉形态特征笔者支持将Cyclobalanopsis作为 Quercus的亚属处理,并对三棱栎的分类位置及壳斗科各属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对国产鼠李科枣族6属19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根据孔沟交界处四块加厚的程度和所形成的H形明显与否以及纹饰的不同作出了分属检索表。同时根据花粉形态特征讨论了有关属的分类学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茶藨子属Ribes L. 植物19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 察。根据本属植物的花粉,在内萌发孔周围有一外萌发孔,有别于广义的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s. lato各类群的特点,结合本属其它形态特征,作者支持将茶藨子属独立为科的意见。从观察材料看,可 将其归之为4个花粉类型:即醋栗型(Grossularia-type)、茶藨子型(Ribes-type)、拟醋栗型(Grossu- larioidestype)和单性花茶藨子型(Berisia-type),这正好与分类学家根据形态划分的4个亚属相吻合, 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群。据此,作者认为过去划分的亚属是合理的,醋栗类群不独立成属,似更自然。  相似文献   

16.
 The pollen morphology of 11 species and 1 variety in the genus Lespedeza and its allied genera (Campylotropis, Kummerowia) from NE China was examined under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      1.  Lespedeza Michx. (plate 1:1-6; 2:1-6; 3:1-6; 4:1-2)      Pollen grains prolate, rarely subprolate or spheroidal, elliptic or rarely suborbicular in equa- torial view, 3-lobed-rounded in polar view, tricolporate, colpus margins smooth or jagged.  Polar axis 20.7-33.1μm long, equatorial axis 15.4-20.9 μm long.  Exine reticulate or foveolate, lu- mina verrucose or smooth under SEM.      2.  Campylotropis Bge. (plate 4:3-4)      One species in NE China, C. macrocarpa (Bge.) Rehd.  Pollen grains prolate, elliptic in equatorial view, 3-lobed-rounded in polar view, 3-colporate, colpus linear, 25.1μm long, 1.79μm broad, colpus margins jagged, with a series of verrucae equal in size along one side visible under SEM.  Polar axis 19.7μm long, equatorial axis 14.6μm long.  Exine reticulate, lumina nearly rounded, verrucose at periphery under SEM.       3.  Kummerowia Schindl. (plate 4:5-6)       Pollen grains spheroidal, oblate or prolate, elliptic in equatorial view, obtuse-triangular in polar view, tricolporate, colups linear, 25.1μm long, 2.01μm  broad,  colpus margins sinuate. Polar axis 24.7-27.9μm long, equatorial axis 19.7-26.6μm long.  Exine reticulate or subreti- culate, lumina nearly rounded, with verrocae visible under SEM.       According to the pollen morphology of Lespedeza and its allied genera, the division of Lespedeza (s. lat.) into Lespedeza (S. str.), Campylotropis and Kummarowia by Schindler (1912) is reasonable.  The subdivision of Lespedeza (s. str.) into Sect.  Macrolespedeza and Sect. Lespe- deza by many botanists, and the treatment of Lespedeze juncea  (L. f.) Pers. var. inschanica Maxim. as an independent species (i.e. Lespedeza inschanics (Maxim). Schindl.) are also suppor- ted by the pollen morphology shown in the present work.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天胡荽亚科和变豆菜亚科的5属30种和2变种的花粉形态。研究表明,这两亚科有 6种花粉类型,两亚科的花粉类型不相同但各自有相对的一致性,说明它们是两个自然类群;花粉形态的证据还说明了马蹄芹属归于天胡妥亚科的正确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