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具有较高的综合实践性特征,通常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以主题探究形式实现对各学科资源和知识的优化整合,重视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能力。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和开展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结合社会实际,要求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体验并积累经验,以丰富内心涵养的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学校开发为主,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设置一系列探究、体验与创新主题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合作性、文化性和可操作性,还要注重活动后的反思与经验总结,从多角度、多层面培育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兴趣与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现的重要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实际体验,从学生生活中去应用知识。为此,学校以"项目学习"为主题,通过项目学习的开展,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应该从组织机构、教师能力、课程资源、学生兴趣等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多维度构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针对小学生能力训练的课程,它以学生体验活动为基础,用实践降低知识难度,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优化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体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实践、创设直观体验课堂、加强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加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初中教学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表明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质的提高,所以本文将把文章的重点放在如何建构初中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上,以便在科学的建构体系之下,让学生能够完美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陈洁 《成才之路》2013,(35):86-8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检验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它依托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生所接触的世界密不可分,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换句话说,综合实践课程即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经验和生活而开展的综合课程。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桥梁,在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下展开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内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才干,提高综合素养。因此,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1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对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可以连接校内校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挖掘课程资源,将教学与生活连接;开展课程活动,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举办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实施课程评价,体现学生成长过程。从...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开展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所开设的课程类型多样且具备多元价值。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实践基地课程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六方面:一是积淀人文底蕴,提升审美情趣;二是强化理性思维,勇于质疑探究;三是培养信息意识,适应信息社会;四是塑造积极品质,掌握自护技能;五是担负社会责任,提高国家认同;六是树立创新意识,加强物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昌余 《天津教育》2023,(9):112-114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积极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弥补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弱的短板,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基于“生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培养学生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运用,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STEM教育理念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方面的综合素养,其目的也是将四项学科的相关能力进行整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谋而合。将STEM教育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元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提供更多渠道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旨在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朱小美 《教师》2020,(9):115-11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运用,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多学科教学,可多方面、多角度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IT人才,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构建了在线程序设计综合实践平台,成立了由学生自主管理的ACM理事会,围绕实践平台开展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程序设计竞赛等活动。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它是语、数、外、社、美、音、科等课程的综合。认真开展好这门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理性知识。但这门新课程无现成的教材可用,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无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真正的“三无”课程,这一切都严重制约和困扰着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反思、总结,发现只要合理挖掘身边的各种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正常有序地开展,而且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生成直观可见的经济或社会效…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课程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综合实践课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完小由于受课程资源、教育科研、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综合实践活动处于边缘化、应付化状态。而红领巾社团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等共同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我认为依托红领巾社团能激活农村完小的综合实践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团化,社团活动常态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义、原则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STEAM教育是结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将STEAM教育理念引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探索活动,坚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高效培养强化学生在多元理念下思考问题、创新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