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了解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概念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比喻性的语言及习语。  相似文献   

2.
隐喻作为英汉语言中共有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段,涵盖了社会生活、语言文化、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的各个领域,它不仪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语言形式,更成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本模式。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当属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属于比喻语言,是一种修辞格,仅仅用于诗歌和写作,起修辞作用,以使文章华丽,避免平庸。  相似文献   

3.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辞格,是雄辩术的一个分支,一种与明喻、借喻平列的比喻类型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认知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运用这一工具进行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隐喻通过扩展我们的语言来影响我们的思维认知,借助隐喻人们创造新概念,创制新词语命名新事物。隐喻造词是汉语造词的要法之一,其编码过程生成机理,蕴含了汉民族丰富的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4.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辞格,是雄辩术的一个分支,一种与明喻、借喻平列的比喻类型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认知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运用这一工具进行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隐喻通过扩展我们的语言来影响我们的思维认知,借助隐喻人们创造新概念,创制新词语命名新事物.隐喻造词是汉语造词的要法之一,其编码过程生成机理,蕴含了汉民族丰富的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5.
惯用句是日语的一种固定语,具有丰富的比喻义,比喻性是日语惯用句的本质所在,特别是其隐喻、换喻和提喻意义是认知语义研究的重要内容。隐喻等比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对人类认知事物、事物概念的形成、语言意义的生成起到重要作用。日常语言离不开比喻认知方式,语义研究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在修辞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隐喻的研究范围很广,本只侧重在它的表达方式和比喻意义方面进行比较详尽的阐述,从而打破了“隐喻是句子”的传统观点,并加深了对隐喻比喻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在修辞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隐喻的研究范围很广,本文只侧重在它的表达方式和比喻意义方面进行比较详尽的阐述,从而打破了“隐喻是句子”的传统观点,并加深了对隐喻比喻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隐喻作为英汉语言中共有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段,涵盖了社会生活、语言文化、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的各个领域,它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语言形式,更成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本模式。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当属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属于比喻语言,是一种修辞格,仅仅用于诗歌和写作,起  相似文献   

9.
<正>诗人雪莱说过: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装饰品,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本质上是通过一类事物来认识、理解和表达另一类事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比喻、类比、寓言故事等都视为隐喻。政治课作为一种人文性学科,在现实中却愈来愈强调语言的规范性、逻辑的严密性、学科的体系性。这  相似文献   

10.
张超  陈薇 《海外英语》2023,(6):12-15
儿童修饰性语言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然而,语义知识、中央统合能力、心理理论能力对修饰性语言理解能力的影响存在争议。文章选取比喻、隐喻、转喻、反语4种修饰性语言,编制实验材料对15名儿童施测,同时考察了语义知识、中央统合能力,以及心理理论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语义知识与比喻、隐喻、转喻、反讽相关,而中央统合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力仅与反语相关。提示在提升不同的修饰性语言理解能力方面,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To gain a better sense of the metaphorical nature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 the author reviewed 89 journal articles taken from the top 400 most‐cited documents in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database for the period 1945–1988.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s were found in a variety of forms: conceptual models, experimental designs, technical analogies, standard technical names, conventional figurative expressions, and even original figurative language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more‐literary writing. Examples are given for each mode of metaphor.  相似文献   

13.
隐喻研究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美学追求。1980年代《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使隐喻再度被重视,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奠基石。当前,隐喻研究多涉及隐喻的分类、特点及应用,但较少涉及隐喻建构的基础。本文从人类认知、心理和语言符号等角度探讨了隐喻存在和建构的基础。认为人类认知的原型性和“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的特点是隐喻存在的认知基础。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为隐喻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对图像的突显是隐喻存在的心理基础,即多样性客体的不同侧面,在一定语境的制约下被透视而成为图像。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错位,即语言符号的能指指称一般的、抽象的、概括的类概念,而所指所指称的却是个别的、具体的例,使隐喻成为语言的常态。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思想的直接体现。通过隐喻思维在语言各个层面上的表现模式,深化对语言隐喻性本质和隐喻特点的认识。思维是隐喻性的,语言也是隐喻性的。了解语言的隐喻性本质及其隐喻特点对语言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讨论道德概念的比喻体系与中英文语言的隐喻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结论是:生动形象的比喻语言是能够揭示出不同文化对于道德比喻体系的相同认识,人们共有的道德规范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在语言学习中,理解目的语中隐喻映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养隐喻能力促进词汇教学,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隐喻映射的工作机制,培养学生理解那些在英语词汇中看上去相去甚远的两个义项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实验证明,教师通过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隐喻能力并能帮助他们有效地提升词汇水平。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为英语词汇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词汇教学中重视学习者隐喻理论的输入利于学生了解词义演变机制,加强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透彻理解和英语式思维,提高其创新运用词汇的能力,以帮助学生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隐喻思维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成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隐喻概念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即隐喻思维与语言信息的内化,隐喻概念与英语同义结构的辨析,隐喻表达的文化内涵,隐喻思维与教学理念的更新。这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修饰手段,更是人们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在语言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庄子寓言很注重修辞,手法多样,本文通过对其中的比喻、夸张、对比、拟人、对偶以及词语、篇章笔法等方面的修辞技巧的分析,展示其修辞艺术的风采,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故事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对深刻哲理的阐述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修辞学一直把隐喻看作是正规语言的偏离和变异。但是认知语言学者认为:隐喻不仅仅是普通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认知过程,一种思维模式,与文化息息相关。由于受人类共同的"非文化知识"的影响,英汉隐喻都有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容器隐喻。同时,由于受制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不同地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民族传统和习俗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英汉隐喻概念的极大的差异性。外语教学中,可以以隐喻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