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不断实验,创立了“愤悱榷导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愤悱榷导法”。 “愤悱”一词,引自《论语·述而第七》,“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句中的“愤悱”,朱熹解释为“心求通而未达之意,口欲言而不能之貌”。用现在的话说,  相似文献   

2.
张守文 《课外阅读》2011,(7):139-13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一个重教育思想。何为愤悱?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辞”。即是说,只有当学生想求明而不达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而说不出来的时候,才去启发他。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固然重,但这仅仅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学生不愤不悱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现在所说的“启发式”教学原则。所谓“愤悱”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知怎么说的积极思维状态。此时学生求知欲最强烈,兴趣最浓厚,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愤悱”情境,充分利用“愤悱”态势,搞好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4.
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择准时机,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使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保持其“愤悱”的心理状态。 下面提问是就《穷人》开头设计的:“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这“温暖而舒适”表现在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5.
提到启发式教育,人们常常引用孔子的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何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东汉郑玄的解释是:“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重点是笔者加的,下同) 宋儒也有人认为:“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发,则沛然矣。”他们都强调一个“待”字。  相似文献   

6.
<正> 实践已从正反两方面证明,在对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而正确理解这一原则的涵义,运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灌输”方法,则是取得教育实效的关键。我们大庆林源炼油厂教育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愤悱式”教学横移到干部在岗的政治理论学习,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愤悱式”教学,是依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教学思想而提出来的。愤悱,是急切求知的一种心态与情态。愤悱情态的产生,来自于学员的求知欲望和一定的学习动机。“愤悱式”教学,基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它是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同时,使参加学习的人员充分认识并深切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极端重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在学习中一直处于“愤悱”状态。辅导人员和教学组织者,再适时给以启发、诱导,实现有效“灌输”。  相似文献   

7.
孔子"愤悱"说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愤悱”和“启发”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教育学概念。撇开对“愤悱”而谈论“启发”,就容易使“启发”陷入概念泛化和经验操作之中。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认知理论,借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愤悱”的临界状态进行新的界说。  相似文献   

8.
启发式教学的提出与探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远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历代的学者对此又作了许多卓有见地的阐发,如南宋的朱熹阐述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他还转引程颐的话对比地阐发说:“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近几十年来,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如叶圣陶等人曾对启发式原则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叶老告诫我们说:“教师之  相似文献   

9.
孟子对个体人格美认识过程的最终完成,可以他的一个著名命题为标志,即“充实之谓美”。孟子指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所谓“充实”,是指个体通过自觉的艰苦努力,把自身所固有的善性——“仁义”等道德精神“扩而充之”,使之满盈并外溢于个体的形体或行为之中,且一如既往,“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时时处处都要体现出仁义道德的最高原则。对“充实之谓美”的命题,孟子还作了清楚的解释:“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  相似文献   

10.
“启发”二字在我国源于《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郑玄作注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朱熹也作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乃是教师当学生想弄通而未得,想说出而未能,即在他们“心愤  相似文献   

11.
<正> 依据“愤悱式”教学的主导思想,我在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上进行的第二步实验是:“能力结构、联系图解”的设计与运用。“学习政治理论到底有啥用?”这是困扰着学生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该不该正面回答?怎样回答才能一矢中的?它对完成教学任务有何影响?……愤悱式教学的核心,是培育学生纯正的学习动机。只有教师的为用而教,没有学生的为用而学,教和学的目的性不统一,  相似文献   

12.
1 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质 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法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启发”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以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借鉴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巧置空白,让学生在“完型心理”的支配下,去探索、去领悟、去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思想的乐园、个性的舞场、创造的天堂。一、巧置教学空白的五种方法1.情景引导瑞士作家艾米尔认为:“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师应通过设置空白,在“有限中求无限”,营造出良好的问题情景,从而唤起学生的注意和紧张,使学生产生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达的“愤悱”状态,使学生在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14.
一、“引”——巧妙引入巧妙引入,是指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教师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运用最佳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引起“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探求欲望,从而为学习新知创造最佳时机。例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入的:同...  相似文献   

15.
小学启发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究李禾田启发式教学鼻祖孔子所开创的“不情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历经时代的深化、发展,人们基本上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其一,“愤悱”与“启发”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愤悱”的内部动机,同时又不唯“愤悱”才启发.而要通过“启发”导致“...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的评点反馈 ,是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技能。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责任相结合 ,把课堂激活 ,其关键就在于评点反馈。孔子说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如何让学生产生“愤悱”就是靠评点反馈 ,不断地创造“愤悱” ,不断地解决新矛盾 ,才能不断前进。课堂变“教”为“导” ,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还应体现在评点反馈上。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功力就是恰当的评点反馈 ,也就是善于“攉弄”、“调动”学生 ,让学生“活”起来 ,“…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中,“哭”大体上只分为“哭泣”与“嚎啕”二类,界限较含糊。古代对“哭”这一字义的界限分得很明确,把哭分为三种:其有泪有声者谓“哭”;有泪无声谓“泣”;有声无泪谓“嚎”。现代汉语对无声激动而流泪也谓之“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教育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启发。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这两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孔子这两句话表明他既注意在教学中进行启发,又注意进行启发的时机和条件。当然,我们不能等着学生愤和悱了,才去启和发。而应该通过教学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地,创造启发的时机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处于“愤”与“悱”的心理状态,即通过积极思考,想弄通又弄不通,想说清而又说不清。这样的“愤悱情境”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如能精心设计去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愤悱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学生求知欲强烈而旺盛的时刻,教师能巧妙地使之从  相似文献   

2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首先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郑玄注:“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某其意;发,谓达其辞。”后人根据郑、朱注释,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在他想明白却明白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样的讲法,似乎没错;但未免有点简单化,孤立化了。全面研究孔子的教学方法(实在是教育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