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苏杭 《记者摇篮》2006,(1):58-59
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经深入到方方面面;这又是一个多维立体竞争的时代,全方位的群体性竞争替代了一对一的单打独斗。当前的地方电视,不仅面临着来自中央台、上星台等电视业内部的压力,报纸、广播、电视之间三足鼎立的态势的日益彰显,使地方电视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让挑战中的《本溪新闻》突出重围,巩固并逐步扩大它的收视群,审慎思考之后,我们将《本溪新闻》节目的定位放在了“本土、本位、本色”上。本土——地方特色办新闻面临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许多地方台提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地方台“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应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地方台的本土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已成为各级电视台求生存图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种共识的推动下,各级台殚思竭虑,苦练内功,力图提高自办节目、栏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真正能在中央、省及其他落地卫视的夹击下脱颖而出,办出地方特色的地方台并不多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地方台节目的定位上。本文拟就地方台在竞争中获取比较优势这一命题做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媒体之一,由于在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局限,想要闯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之路,首先要找准自己定位,明确自己的收视人群。作为地方台新闻节目,在信息的重要性上和中央台、省台无法相比,但在接近性上却有着天然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家专业电台,是否有必要开办长时段的新闻节目?经济台的新闻节目如何定位?经济新闻占多大比例才算合适?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自无锡经济台创办之日起,业内外人士就颇有争议。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新闻立台——确立新闻的主体地位新闻历来是广播最能充分发挥优势、大展宏图的领域。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是广播的头等优势,是广播出奇制胜的一张“王牌”。经济台作为一家新闻宣  相似文献   

5.
毛晓静 《声屏世界》2003,(10):50-50
实践证明,频率专业化是世界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地方台专业频率迅速增长的同时,不少专业频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定位欠佳、特色不鲜明、节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地方电台频率专业化优势的发挥,如何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地方电台频率专业化水平,已成为新时期地方广播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具体讲,随着专业化办台的深化,在频率定位上,必须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专业化与非专业化内容的关系。在频率专业化后,一方面专业化节目增多,满足了目标听众的需求,提高了频率在目标听众中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6.
毋庸置疑,由于技术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制约,地方广播创新发展比起省台、中央台来说,都要困难得多。但地方台有自己的灵活特点和本土优势,广播创新发展同样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作为地方电台如何通过有效手段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如何努力办有影响力的广播?这是摆在地方台领导及新闻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广播面临着多种媒体的竞争,无论是从受众还是从创收上看都已显示出媒体的弱势。广播要在众多的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节目必须常办常新,以新来求生存、求发展。——在节目设置上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节目要在众多的媒体中站住脚跟,在群众中受欢迎,首要的问题是在设置和定位上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广播投资小,容量大、灵活性较强,在节目的设置和定位上优于电视和其他媒体,特别是市县级台显得更为突出。因为电视受资金、人员、容量的制约比广播更加严重,广播就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置电视不可能设置的节目,做到人无我有,重在…  相似文献   

9.
“办看得见的电台”是珠江经济台创办10年来的经验之一。“看得见”的电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户外活动办广播“办看得见的电台”首先体现在办户外活动上。珠江经济合的户外活动开始于1987年5月。当时,珠江台开白不到半年,就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了《五一,珠江欢乐传万家》大型联欢活动,有7万听众参加。珠江自的同仁马上敏锐地感觉到,户外活动是一个扩大广播影响力、延伸广播的有效方法。于是,马上又搞了室内外相结合的《夏日广场》,参与对象是正在度暑假的中小学生听众。这以后,每年暑假,珠江台都要在太阳岛乐园举行暑假特别…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广播事业已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有些省级台正从混合台发展为专业台,成立了新闻台、经济台、文艺台、教育台、交通台等系列台。这是新时期广播事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在办系列台中,不要忘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笔者认为,也应考虑办农村台(或叫“农民台”),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农村节目的必然走向。办农村台,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历来都非常重视。党的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产业化的进程加速,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媒体竞争空前激烈。地方电视台在各种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就自身定位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办出特色.吸引受众是地方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强化服务性.贴近性.认真研究本地受众收视心理.进行本土化定位.是地方台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潘年 《视听界》2000,(2):34-34
市县级地方台“小荷欲露尖尖角”,想在市县乃至全国创优金榜上占一席之地,究竟要凭什么?根据我台多年实践的体会是:要打“特色牌”。第一,要有广播特色。我们常常把“广播特色”仅仅理解为要“带响”,即要有“客观声音”。这其实是比较片面的。诚然,“带响是广播最明显的特色之一,广播要创优,当然就不能不“带响”。但是,仅仅“带响”,还不能全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烟台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播出的<黄海明珠·中国烟台>节目,创办于1994年,至今走过15载光阴,它是国际台华语台与地方台合办节目的第一块试验田.15年来,<黄海明珠·中国烟台>节目累计在国际台播出700多期,得到海内外广大听众、网民的关注、认可.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地方台如何唱好对外广播这出"地方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地区级、县市级基层电视台,纪录片创作总体水平自然比不上省台、中央台,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台一年就拿不出几个纪录片精品。几年来参加全省社教节目观摩评比,体会到目前制约地方台纪录片节目质量提升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市场定位:纪录片做给谁看  相似文献   

15.
县级台(站)人手少,人员素质和基础设施等条件方面不如中央和省台。以往县级台(站)在节目运行上往往模仿大台,除新闻外,设立了若干相对独立的专题,在节目设置编排上“小而全”,形成了一种较呆板封闭型的节目格局。近两三年来,不少大台走出了一个广播宜传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可概括为大时段、开放型、主持人直播、综合板块型节目和听众参与。而大多数县级台(站)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依然保持了原有的节目格局。那么,县级台(站)是否也可以走这条路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在具体实施中,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扬地方台的优势,走出县级台(站)搞好广播宣传的新路子,办出自己的特色来。首先,在实施大时段节目上不宜过长,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在栏目安排上,宜粗不宜细,不要安排过多的小栏目,而应少而精,办一些信息量大,听众关心的栏目,这样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6.
陈旭 《新闻前哨》2013,(8):114-114
十堰作为一个地级市,地方不大,媒体不少。仅电视媒体就有两网(十堰广电网和东风广电网)、三台(十堰广播电视台、东风电视台、十堰教育台)、八个频道。随着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提高媒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找准定位是关键。地方电视台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前进方向,实现新的跨越。最近,十堰广播电视台确定了自身定位:政治台,文化台,是舆论场的领跑者,而不是裁判。以打造媒体品牌为中心,以竞争导向和进入观众心智为基本点,树立广电新形象。我对十堰广播电视台定位的理解为:政治立台,文化强台,舆论领跑。  相似文献   

17.
刘洋 《新闻窗》2011,(5):101-101
随着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推进,中央省市和一些专业频道大量进入有线电视网络,众多的电视频道给观众增加了选择的余地,电信IP电视也给县级地方电视台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求变求生存?如何根据本台的定位,办出风格、办出特色,从而"抢夺"观众的遥控器?是地方台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洪诗荣 《视听》2010,(8):11-12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地方电视台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设施以及办台经验等许多方面都难以与中央台和其它省、市电视台相比。因此,地方电视台如何凸显自己的特色,并建立起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是每一个地方电视台从业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地方台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  相似文献   

19.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观众对节目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对节目主持人越来越挑剔。这样,就使一些地方台水平不高的节目主持人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人们不管你是省级台的、市级台的、还是县级台的,都习惯性地同中央台一些名主持人相比,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地方台节目主持人的压力,同时对地方台在选拔和培养节目主持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地方台在选拔主持人上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