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0 年代后,中国当代文坛存在着一个鲁迅影响下的杂文随笔创作群体,他们能自觉继承鲁迅杂文的批判精神,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与鲁迅杂文随笔相比,他们的杂文随笔既有不足的地方,同时也有若干超越之处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文中,深刻地批判了改良主义和奴隶哲学。批判了庸俗、懦弱不敢造剥削阶级反、安于奴才地位的“奴才”;赞颂了毫无奴颜媚骨,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傻子”。重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杂文,对于我们评论《水浒》中的奴才宋江、“傻子”李逵是颇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以来,对“国民性”、“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鲁迅及其小说、杂文总是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与对国民性的激烈批判相联系。虽然赞者奉为圭臬,疑者不以为然,但谁都必须承认:当文学自觉地担负起“启蒙”的任务,用科学和民主来启封建之蒙时,其中最深刻最坚韧也最执拗的“真的猛士”独鲁迅一人。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为民族的生存,为人民的解放。艰苦地战斗了一生.这位堪称“民族魂”的伟人.在世虽仅55载.却留给子孙万代无价的文化遗产.在此,仅就鲁迅先生的杂文精神作一点开掘.以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 鲁迅的杂文是一代诗史.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史上最深刻地反  相似文献   

5.
鲁迅以生产者自居的主体意识是一以贯之的,萌生于早期拟想的建构20世纪的“意力之人”,发展于前期对消费知识的批判中,展望于对“第三样时代”的文化实践中,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鲁迅杂文的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鲁迅最终产生了对自身知识阶级性质的批判以及对生产者的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人 ,一生创作丰厚 ,成就卓著。特别是他所创作的为数众多的杂文 ,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放射着异样的光彩 ,代表着我国现代杂文的最高水平。鲁迅认为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 ,重创给以反响或抗争”。所以 ,他的杂文最大特点是思想深邃、析理透辟、文笔犀利 ,“嘻笑怒骂 ,皆成文章”。一篇篇杂文犹如“投枪”、“匕首” ,直刺社会腐朽的本质 ,往往使他的论敌胆颤心寒。虽然已过了半个世纪 ,他的杂文仍映射着不朽的思想光芒 ,能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和顿悟后的愉悦。《流产与断种》就是这样的佳篇。它出自于…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伟大的战斗的一生中,他为革命写了七百多篇、共一百多万字的杂文。这些杂文,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是我们研究鲁迅、学习鲁迅重要的宝贵资料。由于鲁迅的一生,“处在黑暗势力的统治之下,没有言论自由”,为了战斗的需要,鲁迅在他的杂文中,经常巧妙地运用反语来深刻表达他要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给敌人以辛辣的讽刺和沉重的打击。因此,准确把握鲁迅杂文中的反语并弄清  相似文献   

8.
鲁迅晚期杂文与上海生活经验有很大关联,上海这个特定的文化空间,不但提供给鲁迅观察社会世相的一扇窗口,同时也影响着杂文创作的思维方式与言说策略。鲁迅晚期杂文往往在都市文化与租界体验的文化语境之中展开,解剖国民劣根性在租界社会的变异,批判沪上文人对金钱物质的依赖,挖掘知识分子流氓人格在洋场文化中的发酵与扩大。鲁迅还通过剪贴与备考的方式,缩微出一个真实的言论环境,使得晚期杂文具有一种对话感与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李妍 《江西教育》2010,(12):20-20
最近,在各种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再次减少,难道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关于鲁迅作品的去与留,众说纷纭。毋庸置疑,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对社会和历史的解剖相当深刻,具有很高的价值;他对黑暗势力进行亳不妥协的斗争,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的作品中那沉重而深刻的思想,包括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剖析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风筝》犹如绍兴的老酒一样散发着浓郁的诗情。文章立足于现实小事,但经过学贯古今、融有多元社会思想的鲁迅深沉地锤炼,熔铸成了一篇“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散文。文章不仅表达出了鲁迅那种“难于直说”的挚爱,而且表现出了鲁迅固有的那种敢于透彻解剖自我、深刻批判社会的魄力,  相似文献   

11.
从师承渊源来看,鲁迅的旧体诗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借鉴了中晚唐以来的诗风。尤其是李商隐与李贺,对鲁迅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但鲁迅对于中晚唐的诗风并非亦步亦趋的摹仿,而是在表面上的形似中注入了现代意识,并由于诗人独立品格的深层次介入使得诗歌的社会批判精神得以彰显。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旧体诗是他以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就的另外一种"杂文"。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 ,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 ,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 ,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 ,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 ,鲁迅的“弃医从文” ,提倡个性 ,张扬科学精神 ,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 ,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 ,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13.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择取”是与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顽固以及民众的愚昧、麻木相关联的。他的“择取”往往是矫枉过正,而非“全方位”否定。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鲁迅毕生都致力于:彻底批判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性”和从外国“拿来”进步文化。这实际上是鲁迅“择取”的具体表现。面对80年代海内外出现的新儒学、文化热和现实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批判精神,尤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4.
鲁迅对庄子的批判与认同,体现了庄子对他的巨大诱惑。在寻求自由的路上,他们分别选择了“逍遥”与“拯救”的殊途。他们关注人的“异化”,完成了对自己时代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庄子对鲁迅的影响,既养成了鲁迅的深刻,也是鲁迅矛盾痛苦的根源之所在。鲁迅与庄子既是精神的知己,又是思想上的对手。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风筝》犹如绍兴的老酒一样散发着浓郁的诗情。文章立足于现实小事,但经过学贯古今、融有多元社会思想的鲁迅深沉地锤炼,熔铸成了一篇"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散文。文章不仅表达出了鲁迅那种"难于直说"的挚爱,而且表现出了鲁迅固有的那种敢于透彻解剖自我、深刻批判社会的魄力,展现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良知。我们从他冷峻的笔调中会感悟到深刻而广博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巴人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理论家,巴人在人格和为文上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他一生追随鲁迅并在鲁迅研究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不仅严格捍卫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和倡导“鲁迅风”杂文,且在自己的创作中秉承鲁迅杂文文体多样性、对时事反应迅捷、寸铁封喉和言辞朴直庄谐的传统特质;同时继承和完善了鲁迅的乡土世界,其小说不仅力承批判暴露质素,并且提炼出两种新兴的劳动人民形象,并在创作中加强了乡土小说对绚丽环境描写的吸收和承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中产的智识阶级分子”“生产者”和“过客”三个层面切入讨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和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鲁迅的知识分子式的主体意识在其杂文写作中的呈现为对知识分子的批判。知识分子意识对于鲁迅而言,不是身份意识,而是主体意识,他在变动的历史场景中坚持自我,又不断地丰富自我。而且,也正是因为鲁迅以主体意识对待知识分子意识,所以在鲁迅的杂文写作可以看到鲁迅主体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杂文,在他一生的全部著作里占着突出的地位,也特别地显得重要。尤其在鲁迅后期的创作里,杂文几乎成为他唯一的艺术品。作为对敌斗争的犀利的匕首——杂文,是鲁迅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以及吸取了外国进步文学中的进步因素,并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加以创造性发展所独创出来的。鲁迅以它扫荡了文坛上形形色色的鬼魅,击溃了反动派来自四面八方的“围剿”,从而保卫了革命文艺的阵地,给中国革命做了重大的工作。鲁迅的杂文,不仅在三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诗歌与他的小说、杂文一样,不仅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思想性,同时又是完美艺术的结晶,凝结着他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一生的战斗历程和革命精神,体现了他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