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6岁,主因右侧腹部膨隆,腹胀3年,加重3个月住院。查体:T:36·2℃;P:80次/min;R:21次/min;BP:177/108mmHg,体重71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明显慢性病容,自动体位。腹部极度膨隆,尤以右腰区及腹上区为著,剑突至盆腔可触及巨大肿物,质韧,无触痛,无波动感,不活动,叩诊呈浊音。B超提示:腹膜后上至膈肌,下至盆腔,巨大囊性肿物约38×32×29cm,囊内液体混浊,包膜完整。左肾正常,未发现正常右肾结构。CT显示,腹膜后巨大囊性肿物,腹腔内脏器堆积于左侧腹部,静脉肾盂造影右肾不显影,左肾排泄及左输尿管走行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结核在CT、IVP两种影像中的表现与病理所见的关系,来揭示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二种检查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以期达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方法:搜集1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病例,回顾性总结,对CT平扫及增强、IVP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符合率93.0%,不能明确诊断7%,IVP诊断符合率36.6%,未能明确诊断63.4%.结论:CT能清楚显示整个肾脏的横断面图像,对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的形态结构均显示清楚,且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空洞及肾内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及肾盂造影.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以用于肾功能的判断、与肾盂旁囊肿、肾盂肿瘤的鉴别.所以肾结核的诊断,CT明显优于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3.
CT与静脉肾盂造影在肾结核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结核在CT、IVP两种影像中的表现与病理所见的关系,来揭示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二种检查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以期达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方法:搜集1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病例,回顾性总结,对CT平扫及增强、IVP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符合率93.0%,不能明确诊断7%,IVP诊断符合率36.6%,未能明确诊断63.4%.结论:CT能清楚显示整个肾脏的横断面图像,对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的形态结构均显示清楚,且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空洞及肾内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及肾盂造影.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以用于肾功能的判断、与肾盂旁囊肿、肾盂肿瘤的鉴别.所以肾结核的诊断,CT明显优于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4.
小儿女性腹股沟区囊性肿物并不多见,子宫圆韧带囊肿则更少,容易误诊或诊断不准确。本文介绍了我科一年来收治的三例病人,均为子宫圆韧带囊肿而被误诊。 例1:患儿女性,1岁,住院号24183,右腹股沟肿物半年。检查:右腹股沟区有2.5×2.5×2.5cm~3肿物,质软、无压痛、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及静脉尿路造影(IVU)对肾重复畸形(重肾)诊断及分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5例重肾病例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IVU和SCT增强扫描,部分病例行SCT延迟扫描。结果:15例重肾中左侧重肾11例、双侧重肾4例。15例重肾以外观分类统计如下:发育型4例,积水型10例,发育不良型1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4例,合并输尿管囊肿1例(均来自上段重复输尿管)。15例重肾中2例重度积水型IVU未显示,3例IVU显示模糊,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IVU未能明确诊断。结论:SCT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重肾的类型及合并畸形,尤其对重度积水型重复肾及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优于IVU。  相似文献   

6.
神经纤维瘤发生于小网膜囊者较少见,我们曾遇到一例,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2岁。上腹部不适伴发现肿物二月入院。患者于二月前自觉上腹部偶有不适,饱食后可触及一肿物,活动度良好,压痛不明显。既往体健,无其他疾病史。 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中上腹饱满,局部可触及一边界不十分清晰肿物,活动,质地中等,其他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 CT平扫:右上腹小网膜囊区见一类圆形肿块,位于肝右叶与胃小弯之间,胰腺前方,边  相似文献   

7.
1病例女性,36岁,2008年7月8日于当地卫生院行剖宫产,术后3 d自感漏尿,当地拟诊“尿瘘”。门诊做美蓝试验阴性。B超示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显影缓慢,肾盂明显扩张,肾小盏杯口变钝,输尿管迂曲扩张(见图1),造影剂行至输尿管壁内段明显受阻,末端呈渐行性狭窄,有少量造影剂通过但未见明显造影剂进入膀胱,呈团片状聚集于膀胱左上方(见图2~3)。诊断:左输尿管下端不全梗阻并肾盂积水、左输尿管下端异常开口。随即行CT检查:左输尿管下段扩张,行至输尿管下端处变窄。MPR示盆腔左侧片状高密度影与输尿管下段狭窄处呈细线状相连(见图4),盆腔左侧可见片状高密度影与宫颈相通,一直延伸到阴道外(见图5~6)。诊断:左输尿管下端部分梗阻并瘘道形成,且瘘道与宫颈相通。图1左肾呈积水表现,输尿管迂曲扩张(白箭)。图2~3左输尿管下段狭窄(细箭),可见片状高密度造影剂影(粗箭)位于膀胱外,提示输尿管异位开口,斜位清晰显示。图4 CT轴位示膀胱后方可见片状致密影聚集(白箭)。图5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清晰显示左侧输尿管下端走形异常,连续性中断(白箭),造影剂经子宫流出阴道。图6轴位示输尿管(细箭)旁宫体外致密影为...  相似文献   

8.
刘梦堃$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肾盂输尿管畸形;;无功能肾肾盂输尿管畸形:8950,无功能肾:4378,肾盂旁囊肿:419,超声诊断:389,彩色血流信号:354,肾盂扩张:307,静脉肾盂造影:222,肾功能不全:213,超声检查:191,左肾无功能:178肾盂输尿管畸形:8037,无功能肾:5850,肾盂扩张:483,肾盂旁囊肿:429,囊肿:336,彩色血流信号:324,天津:254,血流信号:240,左肾无功能:225,尿管:219,肾盂:217,囊性:209,超声诊断:202,输尿管畸形:188,肾萎缩:187,肾形态:186,囊性改变:162,慢性肾:151,中肾:147,附属医院:146[1] YeRG.Medicine[M].FifthEditi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诊断为肾盏憩室并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其采用B超结合C臂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碎石成功,根据个体情况运用扩张憩室盏颈或电灼憩室囊壁两种方法处理肾盏憩室。结果:本组患者均获穿刺碎石成功,手术时间45~120(65.8±7.89)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憩室消失9例,明显缩小8例,1例虽结石复发但可保守观察。结论:经皮肾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是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穿刺路径选择、小心建立通道以及憩室盏颈的处理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5 8岁 ,绝经 12年余 ,近 2~ 3年偶有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 ,近 1年来下腹疼痛 ,来院就诊收住院。体检 :子宫正常大小 ,于子宫左后方可触及一实性肿物 ,质硬 ,活动好。术前诊断性刮宫 ,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囊性增生过长。手术所见 :左卵巢肿物 8× 8×6cm ,灰白色 ,表面光滑但凹凸不平 ,无粘连。子宫及右附件正常。临床诊断 :卵巢囊实性肿物 (可疑恶性 ) ,行全子宫 +双附件切除术。2 病理检查全切子宫 ,大小 9× 5× 2 .5cm ,右附件正常 ,左卵巢肿物 11× 8× 5cm ,实性 ,表面光滑 ,肿物切面灰白色 ,质硬 ,呈编织状 ,可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CT表现特征,并结合鉴别诊断分析误诊原因,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方法 对收集的9例肝内胆管囊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中有8例呈多房性,1例单房性.2例囊壁或分隔有钙化.9例囊壁及间隔呈稍低密度,无壁结节,囊液密度均匀.动态增强后囊壁及分隔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稍低于强化的肝实质,延迟后稍高于肝组织,而囊液无强化.误诊4例,诊断正确率约56%.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较高特征性,综合分析能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神经上皮囊肿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囊肿,主要包括脉络丛囊肿、室管膜囊肿[1]。具有症状的神经上皮囊肿文献中多为个例报道[2-4],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12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神经上皮囊肿患者7例,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40岁,平均19.1岁。均经手术及部分病理证实。病程11 d~10年,平均2.3年。头痛、头晕6例,恶心、呕吐5例,癫痫2例,视物模糊、视力下降3例,视神经乳头水肿2例,单侧肢体无力2例,查体发现囊肿者1例,1例2年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再次入院。1.2实验室检查7例患者均行CT和(或)MR I检查。6例头颅CT示侧脑室不对称,为病变侧脑室局限性扩张,扩张部位与脑脊液密度相似,钙化脉络丛受压移位,经腰池注射对比剂后囊腔无染色。7例头颅MR I示侧脑室内类圆形囊性肿物,边界清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5例,颞角、额角各1例,病变同侧脑室局限性扩张;可见囊壁,边缘光滑无结节,周围无脑水肿;在T1W I和T2W I上多表现为与脑脊液信号相似或较脑脊液信号稍高,注射对比剂后囊性肿...  相似文献   

13.
例1,女性,41岁。妇科查体: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充血,子宫中等大小,宫体左侧可触及一如妊娠5个月不活动肿物,压痛明显。B超提示左卵巢囊性肿物。术中见肿物与腹壁、肠管、膀胱粘连。完整切除26cm×26cm×24cm之囊性肿物。术后15d全愈出院。病检为囊性肿物,囊壁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层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散在的淋巴细胞及较多的郎罕氏巨细胞。干酪样坏死不明显,囊内液涂片抗酸  相似文献   

14.
1 病情摘要 伤者,男,18岁,某在校学生.2002年8月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当时感憋胀、疼痛,活动受限,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6.2×6.2cm类园形高密度影,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左肾盂旁可见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右肾包膜下血肿,包膜下积液,左肾肾盂旁囊肿;专科查体:双季肋角不对称,右侧略饱满,局部青紫肿胀,叩压痛,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2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1、右肾肾周血肿,不除外包膜下及肾内血肿.2、左肾肾盂旁囊肿.2002年10月8日复查CT示:右肾区相当中上极部位有9cm×7.5cm×11cm大小囊状低密度占位,边缘清楚,与前血肿大小一致,肝脏及右肾不同程度受压,右肾形态略有改变;左肾盂旁可见约2cm×2cm囊状低密度影,右肾填加影消失.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7岁.因左排骨疼痛、活动受限伴局部肿胀,包块一年余,于1995年1月7日入院.X线示:左侧眯骨下段见一10cm×7cm×6cm包块,部分区域呈囊性变.手术见左胖骨下段有10cm×6cm×6cm肿块,与周围界限清,血运丰富,切除骨组织一段.病理检查骨组织13mxgmx8CllL其上可见SXSXX4隆起,切面大部分呈实性,为暗红色,部分呈囊性.镜下:由大量多枚巨细胞构成,呈灶状分布,间质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病理诊断:骨巨细胞瘤I-11级.患者又因四肢进行性骨痛伴腰痛,血尿半年余再次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肾区有叩痛.化验:血钙6.2ru…  相似文献   

16.
<正>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3岁。骶前持续性隐痛伴排便困难1年,以“直肠后间隙肿物”入院。查体:截石位,肛周清洁,无红肿热痛,骶尾骨外部略饱满,直肠指诊距肛深3cm处直肠后壁隆起约8×8cm,肠粘膜光滑,无破溃。CT报告:盆腔腹膜后出现软组织影,骶骨有破坏。初步诊断:直肠后间隙肿物,行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骶尾前方软组织包块,呈纤维样不规则肿物,界限比较清楚,瘤体稍松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5 3岁。因剧烈头痛于 2 0 0 3年 2月 15日入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提示 :左顶部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 :左顶部脑膜瘤。于 2 0 0 3年 2月 18日手术。术中所见 :左顶颅骨破坏 ,与硬脑膜粘连 ,血供丰富 ,质较软 ,边界较清 ,未见完整包膜。病理肉眼检查 :手术切除肿物一个 ,大小约 6cm×5cm× 5cm ,无包膜 ,边界不清 ,切面质软 ,细腻 ,有出血。镜下检查 :可见分化好的甲状腺滤泡 ,较正常小 ,含胶质少 ,有背靠背及共壁现象 ,瘤细胞异型性小 ,核较大 ,核深染 ,但核分裂象少见 ,部分区域的小滤泡几乎无胶质 ,呈灶状分…  相似文献   

18.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比较少见,本组3例均误诊为乳腺癌.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性,52岁,左乳肿物6个月,近一个月肿物较前明显增大,并伴轻度胀痛,无明显发热。查体:T:36.6℃,左乳头内陷,红晕下方触及肿物3×2cm大小,质硬,不平,边界尚清,无明显触痛,与皮肤有粘连,与基底无粘连,挤压乳头见少量淡黄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正常人和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MSCT检查,分别对两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LRV)受压狭窄程度较正常人明显;左肾静脉中心平面处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距离分别为(3.16±0.62)cm、(12.97±1.36)c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RV左肾门处内径与最狭窄处血管内径比值(a/b)分别为(4.82±1.33,1.76±0.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A与从的夹角分别为(29.36±8.32)°,(49.97±11.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能精确地评价左肾静脉狭窄程度,有助于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骨化性纤维瘤是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我们所见一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21岁。左胫骨上端肿物渐长3年余,伴走路时针扎样疼痛1年,骨外科以“左胫骨骨囊肿”收入院治疗。 查体:左胫骨上端有一隆起,触痛明显,边界摸不清,呈囊性,但波动不明显,左小腿触痛明显。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X线摄片示:左胫骨粗隆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