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样都是大学毕业生,到就业市场应聘,为何有人马到成功,有人却屡试不第?这里有个“第一印象”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魏源集》“人物传”里所记载姚学塽、周保绪两人中举及中进士的时间错误进行了订正,并为探讨魏源为何会出现这一错误提供了启发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魏源在征引《瀛环志略》一书的内容时,为何要将徐继畲多处记述和颂扬华盛顿的文字删而不录,是史学界颇为费解而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海国图志.后序》入手,发现魏源是以高理文的《合省国志》作为最可靠的资料来介绍美国情况的。进而通过比较发现,徐氏在“志略”一书中对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美国民主政制创建过程中的活动和作用的介绍评价与《合省国志》有很大程度的出入,读者从中获得的认识也就大不相同。文章认为,魏源为了保证所辑资料叙事和观点的基本一致,不得不将徐书中颂扬华盛顿的文字舍去。此外,魏源以《合省国志》为本极力推崇美利坚民族而较少推崇华盛顿个人,更有其深刻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魏源思想进行剖析和解读,阐述了魏源人本思想触及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魏源人文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文价值理念,魏源西学思想意蕴着可持续性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对魏源及其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释“游”开始,首先介绍了魏源生平游历概况;其次分析整理了包含游观、游仕和游历理论特征的魏源游学思想;再次揭示了魏源游学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上“逍遥游”与“比德游”的内在联系;最后指出魏源游学思想对过去和当今的积极影响。故文章从崭新的角度给魏源游学思想作了一个全面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魏源生活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转化的时代,祖国急切呼唤革弊振衰的经世人才.魏源的家庭教育、个人生活经历为魏源忧国忧民和求真务实的个人品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魏源从小受湖湘文化的熏陶,后又深受江浙文化的浸润,其经世致用的学术渊源深远.魏源师友大多是主张"经世致用"的时代精英,他们有力地推动了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魏源对晚清中国的深切忧虑,自小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尤其是湖湘文化和江浙文化对他的影响,这些都促其"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魏源个人品格及其亲身经历则进一步激发了这一思想的形成。魏源的师友大都主张"经世致用",他们有力地推动了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联故事     
魏源巧对主考官魏源是近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传说魏源小时候就聪明过人,被称为神童。他九岁那年到湖南的邵阳县城考童生,随身带了两个用来充饥的麦饼。谁知,这两个饼却成了他对对联的依据。魏源走进考场时,主考官正在看一张太极图。见魏源进去,主考官便慢慢折起太极图,放在桌案上,并用一只杯子把太极图罩住,然后说出上联要魏源对,上联是:杯中含太极魏源稍加思索,便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下联:腹内孕乾坤  相似文献   

9.
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一种提倡学术与治道相结合的治学方法 ,魏源恢复、光大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文章分析了魏源经世致用的含义及其思想渊源 ,阐述了其经世致用的目标和原则 ,指出立言立功是魏源经世致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一种提倡学术与治道相结合的治学方法,魏源恢复、光大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本文分析了魏源经世致用的含义及思想渊源,阐述了其经世致用的目标和原则,指出立言立功是魏源经世致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魏源是清代著名思想家,他学问渊博,同时也是很谦和的人。武将王锡朋奉命接魏源到江苏主编《皇朝经世文编》,他和魏源驱马而行,对面驶来一辆大马车。由于路很窄,不能同时经过,双方就在路中间僵持住了。魏源面带微笑,轻抖马缰,转头离去。事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隆回网隆回县文化局提供的材料《魏源澳门花园听琴》认为魏源笔下的"洋琴"很可能为"竖琴"。文章认为这是一种误读。根据相关材料论证,1848年魏源访问澳门,写作了《澳门花园听夷女弹洋琴歌》,诗中所描述的"洋琴("即魏源所看到的"洋琴)"应该是古钢琴之一的"古翼琴"。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魏源故居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区位优势,提出加强魏源故居保护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源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人之一。对外开放思想是魏源丰富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起了前驱先路的作用。魏源以对世界的全面介绍、全新认识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业,“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建立平等贸易的国家关系主张。研究魏源对外开放思想对于今天的对外开放实践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源与陶澍的交谊,起源于魏源祖父孝立公,陶澍身微时,曾慕名向魏府借贷,而陶富贵之后上门偿债,魏孝立公拒收,并寄望陶澍为官清正即可。其后,魏源之父邦鲁、魏源与陶澍结为至交好友,成为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6.
文章收录了魏源散佚的诗联数则,并略加考释,以供修订《魏源全集》之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源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编辑家。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提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博参群议以发挥之”等编辑思想,表现了魏源在编辑活动中的创新风格和思想家气质。这不仅反映了魏源作为文化探索者深邃的文化智慧,也为当代编辑活动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吴志杰 《教师》2016,(5):52-53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也是晚清时代以林则徐、龚自珍为代表的"睁眼看世界"的开明知识分子之一。文章重点分析了魏源的"经世致用"观的基本内容,并且从两个方面论证了魏源"经世致用"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魏源的终身之地,各家文献均有相同的记载,这点没有争议。文章通过亲临实地考证了魏源南屏墓葬。  相似文献   

20.
魏源十分注意搜集西方新闻,提出了“夷情备采”的主张,意识到新闻的重要性;魏源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的译报思想,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魏源新闻思想还显得极不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