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首次对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进行分析和论述。如何把儒家的“礼仪”化应用到现代管理中,使之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应该是研究儒学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本从约束与规范,正身与自律,自尊和尊重他人,和为贵,传递企业信息和传播企业形象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儒家“礼”的现代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儒学的和谐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学的意义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儒学的现代意义,但是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也许值得我们重视,这就是儒家的“太和”观念。对“太和”观念,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普遍和谐”观念。我认为,“普遍和谐”观念至少应包含几个层面才可以被称为“普遍和谐”观念;而在儒家思想中“太和”观念恰恰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这样大体上构成了“普遍和谐”的观念。“太和”见于《周易·乾卦·象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  相似文献   

3.
以“和谐之境:奥林匹克总体影响与全民参与”为主题的“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5大会”日前在北京落幕。此次论坛由北京奥组委、中国人民大学、宣武区人民政府和北京联合大学联合主办。数十位中外知名专家学、政府官员、媒体记,就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4.
《尚书》之“雍”,一般训为“和谐”或“和善”;本文所涉周铭之“雝”,一般释为“和谐”、“协和”,然而固有训释皆非达诂。本文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关词语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再从社会思潮比较、语义传承比较等角度综合考察,认为《尚书》之“雍”与本文所涉周铭之“雝”,其义为应和、顺应、遵从。  相似文献   

5.
“道”,一般作“说”之义。当然,“道”也有些非常规义,如《唐五代语言词典》“道”条: ①是。白居易《览卢子蒙旧诗多与微之唱和因题卷后》诗:“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又《南湖早春》诗:“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②知晓,料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化持中贵和、以和为美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想。古代戏曲导演艺术严格遵循“中和”的审美法则,以“中和之美”所界定的和谐统一原则,来揭示艺术形象整体美的内涵,实现演剧与观剧的完美融合。古代戏曲导演理论锲而不舍地追寻着“中和之美”的艺术境界,致力寻求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回味无穷的神韵意味。而情感与理性完美统一的具象要求,则是对“以和为美”思想的准确阐释和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7.
吉霞 《寻根》2006,(6):102-103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唐兰在《释四方之名》里也说:“北由二人相背。引申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也说:“北,甲骨文写作,与小篆同,象二人相背之形。北就是背的初文。”  相似文献   

8.
鲍殊 《世界文化》2002,(4):46-47
英国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诚实不须假于笔墨,美丽不须假于粉黛。”是说美不能依赖于人工,还是以自然为好。然而天赋丽质实在太少了。于是,悠悠人生,滋生着无数关于美与丑的传说。坎坷岁月,塑造了千万个佳丽的形象。天然之趣,人工雕琢,都是人类追求和谐、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家发展战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此世纪之交,越来越多的人士趋同于这样一种共识:20世纪是“工业文明”的世纪;21世纪应当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然而,诸如“什么是生态文明,国家发展战略应作哪些调整”之类的问题,目前似乎还缺乏明晰而深入的研究。为此,笔者不揣冒昧,试着议论一番。 一、生态文明理念及其基本主张 生态文明理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即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 1.狭义生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代思想家一贯主张读史,以史为鉴。清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近代著名思想家章太炎也曾提倡“读史爱国”,他说:“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此言堪为至理。毛主席极为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因此,他主张:“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曾告诉我们:“了解自己的历…  相似文献   

11.
黄浩 《东方文化》2002,(5):98-100
“马是动物场之灵,有祥和吉利之兆。”当马年新春到来之际,几乎所有电视屏幕、报刊广告以及亲朋道贺,都无不带上一个“马”字:“龙马精神”、“万马奔腾”、“马到功成”!为何中国之马在大众心目中有如此高之声誉?翻翻书本,细加品味,大概是因为马在其漫长的历史成长过程中,与人们的生活、家庭乃至国家,都是这样,马文化得以在中国大地兴起、成长和传播、发展。天长日久,终于在人们心灵里播下不可磨灭的种子,在文园艺苑开出一朵朵灿烂之花。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风水的起源与传播刘沛林风水是古代先民为选择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它强调“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并行一悖的文化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民居、村落、城市用葬地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先秦兵家人文主义精神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兵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特征,主要表现在: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表现出浓厚的生态文化观念;主张不战而胜、兵不血刃而天下亲,表现出追求和平与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倡导诡诈与仁义辩证统一,对敌人用诡诈,对士卒与百姓施仁义,体现其惩恶扬善,去邪扶正的道德追求;既重天道,又重人道,主张去鬼神、任人事,具有朴素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的口号,蕴含了厚重的民本与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4.
徐鹏飞 《中国文化》2004,(21):35-44
陈梦家先生认为商代君王为“群巫之长”;①因为在文献所见的“巫”的职事(如祝、预占祸福,治疗,占梦、舞雩)和甲骨文所见的商王之职事相似。但是,陈梦家先生忽略了两件事;第一:在甲骨文中,“巫”字与“王”字是分开的,而且巫与王无法互相取代。陈先生以后代周朝的文献有关“巫”的资料来解释商朝君王的地位与来源。第二:假如说“巫”等于“王”或“王”等于“巫”。  相似文献   

15.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基石在师德。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天,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高校教师如何实现“明德”、“亲民”从而“止于至善”呢?这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师德理念。  相似文献   

16.
苏帆 《寻根》2023,(1):44-46
<正>一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浦北县“跳岭头”,是钦州地区壮、汉两族文化融合、和谐共生的产物,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广西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浦北地区除春节外最为盛大的节日,其习俗之庞杂,受众之广大,“岭头节”在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浦北县“跳岭头”被确认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而后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相似文献   

17.
老庄之道与孔孟之道既相抗衡又相通。一方面,二在本体论、伦理观、认识论、方法论上都存在根本分歧:老庄之道是天道、利己之道、出世之道、动之道、不可感知之道.孔孟之道是人道、利他之道、入世之道、不变之道、可感知之道;另一方面,二在政治观上又共同反对不“道”、“霸道”,主张“重民”、“王道”,在人生观上又共同追求超越自我,求得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文化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释"如"     
吉霞 《寻根》2007,(6):54-55
如,甲骨文写作 《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认为,“如”是“女”字的后出分化字。“女”,甲骨文写作“孝”,《说文》:“女,妇人也,象形。”此说流传甚广。《甲骨文字典》对女字的解释为:“象屈膝交手之人形。妇女活动多在室内,屈膝交手为其于内居处之常见姿态,故取以为女性之特征,以别于力田之为男性特征也。”  相似文献   

20.
泰山女儿茶     
自古名山产名茶,泰山自然在 其中。喜人的是,伟丈夫形象的泰 山出产的名茶,偏偏是纤纤细细、 娇娇嫩撤的女儿茶。可谓天作之 合,刚柔相济,未品其茶先获得了一种和谐的情致。 泰山女儿茶,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泰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号女儿茶。”据史籍中说,泰山扇子崖阴谷,“多青桐、曰青桐涧”,每逢初春,青桐吐绿,山民采摘青桐嫩芽精心泡制成茶,大约因其外形纤巧,味道鲜嫩清香而谓之女儿茶。又一传说:乾隆登封泰山,途中问茶,一位美丽的少女献上女儿茶,乾隆饮之,清香爽口,龙颜大悦,钦点泰山女儿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