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言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田径投掷项目。从古至今,铅球技术在不断地进行演变并趋于完善,由原地演变到滑步(侧向、半背向、背向)旋转推铅球。目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被多数运动员所采用,其技术环节是器材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2.
正原地推铅球是高考体育专业素质考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侧向或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基础动作。由于背向推铅球技术难度较大,一般在中学教学与训练中以侧向推铅球为主。虽然高中体育教学背负着"低层次重复"技术劝作教学的嫌疑,实践中还是不难发现许多同学甚至高考学生的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仍普遍存在缺陷和不足。原地侧向推铅球分为握球与持球、准备姿势、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口诀",与其他现有的推铅球"口诀"相比,简约、明了、且压韵。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  相似文献   

3.
推铅球,学生普遍存在着后蹬不足,腿不能充分蹬直的现象。纠正方法:利用一个约50厘米高的木箱(或其他物件),学生作原地侧向或背向推铅球姿势(以右手推球为例),把左脚放在箱型物体上,身体重量完全集中在右腿上。当开始推掷时,右腿迅速蹬转正对投掷方向(图例)。这个练习强调  相似文献   

4.
推铅球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普遍还是采用侧滑步推和背向滑步投掷。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也有许多人以旋转式和退步式来代替滑步的研究和实践,不论采用那一种技术投掷都是为了在2.135米内的投掷圈获得铅球的初速度,最终目的是提高铅球在空中运行的距离。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初一和初二学习原地推铅球,初三和高一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高二高三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由此可见滑步推铅球要经过四年的教学过程。而多年实践的体会,大多数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铅球在我们诸多训练项目中最枯燥,最单调,同时它的投掷技术也比较复杂。先后经历了原地推技术,侧向垫步式推技术,背向滑步式推技术和背向旋转式推技术。因而在铅球训练方面就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我们知道影响铅球投掷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所以我们在技术训练中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下面我就从技术训练的角度来谈一下如何提高和改进铅球出手瞬间的速度,角度和高度(注:在下面分析中均以背向滑步式右手推铅球为例)。旨在为铅球技术训练,尤其是给我们基层训练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旋转推铅球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铅球投掷技术是在发展着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初用炮弹作为投掷器械迄今已有646年之久(其前期用石头投掷已无法考证)。从1860年第一个铅球纪录的诞生到今天也已有126年的历史!回顾铅球投掷运动技术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也是经过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六十年代曾一度出现过半旋转推铅球技术,在当时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一直到七十年代初在国际比赛中才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即旋转推铅球技术。最初,人们推铅球多是依靠背部力量,规定运动员必须在每边7呎的正方形区域内将铅球掷出,由此而演变为现在的直径为2.135米的投掷圈(7呎=2.135米)。继之则是侧向滑步推铅球、半背向滑步推铅球,到五十年代初美国奥布莱恩采用背向滑步推铅  相似文献   

7.
一、"旋展式"原地推铅球运用离心的力学原理,引入铁饼、链球最后用力姿势,来加大原地推铅球的加速距离和动量1.人体基本姿势与支架定型背向投掷方向,两脚自然分开,与投掷方向成横向,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脚跟置于投掷方向的最前端,并使脚尖指向左脚跟,右脚掌外展右旋着地,右脚尖与投掷方向相反。手臂顶肘、撑球,上体向右旋转,尽量远离投掷方向,保持器械落后于身体,铅球投影点与两脚落地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上流行背向滑步、短长节奏和背向旋转三种推铅球技术。而我国主要普及的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本文将以背向滑步推铅球为例,从推铅球技术动作的组成入手,通过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分析,来讨论推铅球技术动作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原地推铅球是高校体育专业考试必测的项目之一,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这种姿势不易使考生发挥应有的腿、腰部及全身力量,从而影响其考试成绩。改进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就成为笔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的实践,借鉴链球、铁饼最后用力的姿势与动作技术,结合原地规则下的推铅球动作,创造背向“旋转一展开”式推铅球技术,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它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有效方法,也是原地推铅球最优化的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程瓅贤 《精武》2012,(11):23-23,25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高考中的必考项目,要想达到优异的成绩非常不容易,在长期指导考生训练实践中,本文对正向原地推铅球、侧向原地推铅球、背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领和关键问题处理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巧用实心球     
1.利用实心球练习各种姿势的抛球,发展力量素质。主要方法有面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从头顶上向前抛球;从胯下向前的抛球。背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从体前经头上的向后抛球;从胯下向后的抛球;经左(右)侧腰部的向后抛球。双手持球,侧向投掷方向的侧向抛球等。2.利用实心球或把实心球改成哑铃装置,根据学生需要做不同方向的快速推举,快速屈伸和各种平举动作练习,以增强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积极练习的兴趣。3.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利用实心球代替铅球,模拟各种不同动作,不同方向的推球练习,使学生体验单手侧向持球、摆腿滑步、制动蹬地、挺…  相似文献   

12.
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动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优秀运动员技术图片的分析、处理,对背向推铅球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动作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力学分析。进而对非投掷臂的运动轨迹、技术特点和摆动时机进行了描述和确定。认为,推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正确、适时、主动地摆臂,对起体、转体、超越器械和保证推球肌群的爆发用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100米跑、2.立定跳远、3.原地推铅球、4.五米三向折回跑其中100米跑、立定跳远两项的考测办法要求和去年相同。而去年考测的后抛铅球改为原地推铅球;五米三向折回跑为新项目。考测细则如下: 原地推铅球:(男5公斤,女4公斤) 动作规格:考生站立在投掷圈内,采用原地侧向或背向均可,但不得做滑步或旋转动作。推铅球时,应将铅球置予锁骨窝处,用单手由臂上推出,不得将铅球移至臂下或臂后抛掷。球推出后脚不得踏出投掷圈或踏在抵趾板上。身体各部分不得接触投掷圈前半部圈外地面。球出手后必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投掷项目衔接阶段右腿工作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助跑掷标枪、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衔接阶段右腿(以右手投掷为例)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3个投掷项目右腿工作方式的区别:助跑速度不同,助跑方式不同,右脚着地方式不同,以供教学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后撤步推铅球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人发明创造,该技术是继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旋转推铅球技术之后的新型助跑技术。该项技术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同属直线性助跑技术类型,两者比较起来后撤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简单、实用,助跑效果明显。以个别投掷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后撤步推铅球技术教学和训练为实验对象,并在2006—2007年两轮体育专业铅球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两个年级四个班的滑步推铅球和撤步推铅球两种不同助跑技术类型的教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的助跑形式,后撤步的助跑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比较能够充分发挥人体的移动速度,同时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也比较到位,助跑效果显著。动作技能的形成较快,运动成绩的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6.
投掷     
G824.02不同投掷项目衔接阶段右腿工作方式的分析=Analysisof right leg working styles at different linkingstages of different throwing items[刊,中,A]/陈洁敏(绍兴文理学院体育系)//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52-53参8(SJ)投掷项目//腿部动作//分析 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助跑掷标枪、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衔接阶段右腿(以右手投掷为例)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3个投掷项目右腿工作方式的区别;助跑速度不同,助跑方式不同,右脚着地方式不同,以供教学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旋转推铅球技术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推铅球技术使教练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但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能运用这种技术将铅球推得比背向滑步推铅球推得更远。作为教练所要做的就是估计两种技术的潜力,以及哪种技术最适合于你的运动员。投掷姿势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将投掷圈比喻成钟,后部是12点,抵趾板是6点。以右手推铅球的运动员为例,适宜的姿势为图一、二,在圈的前部,两脚开立比肩宽8—10时,脚尖分别指向9点和7点(左脚),左脚尖与右脚跟平齐。两肩与12点和中点的连线垂直,体重大部落在右脚上。球位于锁骨窝处,肘抬起以便上臂与肩平行。左臂屈肘也与肩平行,此时如果让球  相似文献   

18.
对超背向旋转投掷铁饼的技术,可分为三个阶段来叙述。(以右手握饼为例) 第一是准备阶段。预备姿势是身体右侧对准投掷方向,两脚平行站立略比肩宽,左脚站在铁饼圈的中线上,并稍微离开圆圈的后沿,防止旋转时犯规,右脚稍向前约半个脚。 预摆动作要平稳,幅度要大,预摆动作结束时身体姿势是:两腿自然弯曲,上体稍前倾并向右扭转,使肩轴和髋轴形成最大限度的交叉扭紧状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和文献,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技术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阐明旋转式推铅球技术明显优于滑步推铅球技术。旋转式推铅球技术仍然有待于人们继续挖掘他的潜力和价值,而我国投掷界对该技术仍然应用不广泛,重视不够。应该从科学和现实的角度重新认识旋转式推铅球技术,让铅球技术来一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在我国迅速推广和普及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 初学推铅球的学生常常只用手臂力量推铅球,这种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对推铅球的发力概念不清。2.身体素质差,掌握不了正确的技术。3.思想过度紧张导致动作失调。笔者就投掷过程中存在的上、下肢和腰、背用力不协调,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具体方法如下: 一、做最后用力预备姿势的练习练习者左右分腿站立,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右手置球于颈部,左臂在体前上方微微弯屈。接着,上体扭转90°,以背对投掷方向。右腿弯屈,使全身重量落在右腿上。二、做原地推铅球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