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行诗草     
雨花石手捧雨花石乾涸的诗湖泛起了涟漪红的——烈士的血绿的——烈士的希冀白的——烈士的坚贞黑的——烈士的意志透明的——烈的心裂断的——烈士的仇恨斑驳的——烈士的泪痕璀灿的——烈士的灵魂啊,美丽的雨花石神奇的雨花石能说话的雨花石有生命的雨花石  相似文献   

2.
方便的一线通,简单的键盘,多彩的网络,缩短家校的距离。鲜活的一线通,受教的欲望,施教的思路,融合信息的平台。兴奋的一线通,学生的进步,学校的辉煌,拨动家长的神经。恼人的一线通,学子的疏漏,教者的提醒,刺激人们的眼球。温馨的一线通,专家的疏导,教师的点拨,抚慰考生的心灵。快捷的一线通,突然的变化,紧急的应对,爱生护教的卫士。我们的一线通,服务的定位创新的设计,应用网络的典范。赞教育一线通@洪礼彬  相似文献   

3.
由于健美操的很多的优点,吸引着高校学生们的喜爱,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很多的国家的竞技类的健美操的参加者都是高校的学生。于是高校的健美操的水平影响着我国的健美操的水平,是一个值得高校重视的项目。随着健美操的发展,很多的高校对健美操的教学和训练中存在着脱节的严重的现象,这就影响着健美操项目的进一步的发展,不能满足多层次的社会的要求。为了提高高校的健美操的水平,很多学者提出了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来说,“玩”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那么,玩的含义是什么?玩有物质的玩,精神的玩;本质的玩,现象的玩;低级的玩,高尚的玩;显性的玩,隐性的玩;现实的玩,历史的玩;健康的玩,有害的玩;轻松的玩,激烈的玩;开心的玩,痛苦的玩;聪明的玩,愚笨的玩;文字的玩,影像的玩;有节制的玩,不要命的玩……  相似文献   

5.
我们     
曾经是,飘摇的,飘零的,孤苦的,孤寂的,狼狈的,劳累的,苦笑的,噙泪的.一代,一辈. 如今是,炫耀的,喧嚣的,张扬的,张狂的,奢华的,单薄的,艳丽的,苍白的.一瞬,一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中学教师对中学生未来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本研究采用性别角色期望调查表调查了99名中学教师,结果发现:中学教师对男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趋近于男性化,对女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趋近于双性化。教师期望男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女生:快乐的、有幽默感的、自立的、有创造力的、喜欢运动的、善交际的、精干的、胆大的、心宽的、不屈不挠的、主动的、奔放的、侠义心肠的、豪放的、外向的、直性子的;教师期望女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男生:善良的、爱整洁的、洁身自好的、文雅的、和气的、纯真的、含蓄的、心细的、守本分的、安分的、温柔的、柔情的、温顺的、文静的、贤淑的。  相似文献   

7.
另一种花开的声音,喜欢这样的一句话,喜欢这样的一种心境,喜欢在这样极致的静谧中和自己灵魂对话的时刻。记得童年时,曾用怎样纯净的好奇的眼睛看湛蓝的天上变幻的白云,看高低错落深浅不一的满目的绿树。看碧绿的麦田行茏间一行行金色的油菜花随风摇曳的样子。奔跑在春天的原野里感受温暖的风吹开百花迷蒙的眼,坐在长满青草的沟渠边把裸露的双腿放在水里感受夏天井水的清冽,感受秋风横扫落叶的萧瑟,感受房檐上倒挂的长短不一的晶莹的冰凌那种放在手心的透骨的凉。那时全身心的感觉的神经末梢好像全部张开着,那样的敏感,那样的细微,一丝一毫…  相似文献   

8.
语录     
《教育》2012,(12):7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本质思想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其唯物史观的确立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科学揭示与阐释交融在一起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内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前提、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人的本质的决定基础、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质、人的本质发展的理想状态及其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上述有关人的本质认识的系统阐释又是建立在其对人的本质考察的动态生成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这个分析方法是关于人的本质认识问题的方法论革命,对人的本质认识从而整个人学理论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 富贵的还是贫贱的, 聪慧的还是笨拙的;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抒写农民消费观念变化和代际嬗递:从勤俭节约的生存型、生产生活型及"收""守"的消费观念,过渡到享受审美及符号型消费,孕育出乐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竞争、追求本体性与社会性价值的心性结构和消费观念,敢于消费、超前消费、透支消费成为农民新的生活准则、价值秩序,过得舒心、及时行乐成了部分农民的消费目标;公益捐赠介入新生代农民的新型消费。农民消费呈现节俭主义和享乐主义伦理并存的两栖特征;另一重大嬗变是:消费观念出现自下而上的反哺,子女对父母与消费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产生影响。总之,农民在消费中践行"物我"关系时,呈现认同与批判杂糅的分裂心理和犬儒姿态,如何摆脱对物的迷恋而超然物外?值得农民兄弟加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校办科技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与衰退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示了我国大学、政府与校企的复杂关系。大学再生产的需要给予校办科技企业发展的合法性,政府、大学与校企之间的“声望等级制”是校企得以迅速扩展的关键因素,而校企的混合体制有利于校企有效地利用这种声望等级制。但这种混合体制和大学组织的特点,导致大学难以有效管理校企和确保大学的利益,最终使校、企的互动关系在90年代后期陷入僵局,从而导致校企在大学中的再次边缘化及大学与校企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朱国正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2-15,46
加强对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是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监督主体工作机制的创建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要建设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体系必须创建领导干部自我预警的内在机制,构筑领导干部自我预警的理念平台,加强监督主体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拓宽对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确切涵义是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社会法定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关系。在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的各种纵向平行的关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纵向权力结构网络中的中轴。所以,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上。要协调好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作关注省级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央政府集权和地方政府分权的度。此外,构建面向21世纪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战略时还应注意:继续稳步推进国家与社会分权;实现政治体系内部权力分配的集分平衡。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从教育价值上说,素质教育必须同时满足社会、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这既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考试改革的目标。在考试目的上,要实现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的转变;在考试的过程上,要实现从课程教学向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实践创新的转变;在考试标准上,要实现相对标准向绝对标准与个体标准相结合的转变;在考试方法上,要实现从一元化向多样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有感于汉语词汇学、传统训诂学和中国古典解释学研究的深层需要,尝试着提出了“词义的召唤性与训诂的创造性”的理论范畴。上篇论述词义的召唤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功能,下篇探讨训诂的创造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效应。从而强调:词义的召唤性,是词义的基本特性之一,它体现了人与词义、人与世界的关系;训诂的创造性,是训诂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反映了人与文化典籍、人与解释活动的关系。而词义的召唤性,又是训诂创造性的形成根据;训诂的创造性,又是词义召唤性的语用效应。二者互动共变。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思潮的日益高涨,生态文学渐渐兴起,并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审视和表现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其主要特征是:1.揭示生态危机及其社会根源,张扬忧患意识;2.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弘扬生态责任;3.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批判纯经济主义,抨击人类对自然行径的征服、掠夺,推崇整体生态观;4.倡导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描述回归自然的浪漫。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历史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考察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表明:新时期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根本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政府对大学的控制表现较为强调大学对政府的实用价值,强调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而忽视大学自治权力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学技术是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针的贯彻与实施情况下,政府必然愿意赋予大学更自由的学术环境。但是这一过程是大学与政府问的博弈,需要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揭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市场经济影响、多元生活需求、多个校区分离、网络文化兴起和高等教育开放等五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六项对策:提高认识,坚持方向;夯实基础,体现特色;围绕主题,提高品位;抢战平台,扩大影响;规范管理,以人为本;传承文明,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窗户本是极为平常的东西,但是当它走入文学作品,便会产生新的意义。在《红偻梦》中.“窗”不仅入景、入画、入诗,而且窗户成了“窗内人”与“窗外人”之间通与塞、连与隔、开与闭、明与暗、藏与露、内与外、尊与卑、上与下、长与幼、欲与惧、情与理……的矛盾具现体。具体而言,以上隔窗矛盾主要是通过《红楼梦》情节中的三次隔窗通话、两次隔窗斥骂和四次隔窗偷听表现出来。窗户是矛盾的具现.同时窗户又促进了矛盾的发展,并使窗内外不同的矛盾各具特色。最后通过比较“门”与“窗”的不同,突出“窗”才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矛盾的极好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