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近出版的《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是如皋市档案局(馆)档案编研工作与全市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市档案局(馆)组织精兵强将,经过五个月的拼搏,终于按期完成了该书的编辑出版任务,向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献上了一份厚礼。《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为大32开本,计21万字。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新闻媒体多次进行采访和专题报道,相关内容已进入“中国长寿网”。该书的编辑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如皋人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宽厚纯朴的民间风尚、协调和美的家庭关系以及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还可以了解如皋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有关“编研”一词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1960年在档案专业刊物《档案工作》上使用了“编研工作”这一术语;198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文件中使用了“编研工作”一词。由此开始,一方面是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继续深化;而另一方面却是新的研究领域,即档案文献编研理论的开辟。但在相当长  相似文献   

3.
透析档案编研的文化功能游群凤在《档案学通讯》2004.5上撰文,对档案编研的文化功能作了全面分析:一、档案编研具有存贮历史文化的功能。档案文献编研成果,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自孔子编纂“六经”开始,经过历代圣贤、哲人、智者众多的文化建树、积累,成为存贮中华文化的宝库。二、具有选择优秀文化的功能。档案编研工作的文化选择过程要表现出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的特点,同时还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的特点。三、具有传承增殖文化的功能。档案编研文化的传承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尤其是科技档案的编研成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这…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档案局始终坚持档案编研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文化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为了全面、广泛、深入地参与沈阳市的大文化建设,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了“全方位、深层次、出精品”的总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沈阳市近几年推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编研精品,主要有:《家庭档案管理概论》、《沈阳英华》、《沈阳旧影》、《老沈阳》、《沈阳资讯》、《档案利用实例》等。这些编研成果涵盖沈阳历史广泛,专业性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有纵向的追记,又有横向的表述,较好地记载和丰富了沈阳的历史,积极参与了沈阳的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东  李莹 《兰台世界》2003,(10):12-12
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档案编研是实现这一主题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档案编研,可以为社会提供主动、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当前,在档案工作外部条件和内在需求都发生新变化的情况下,档案编研工作要增强创新意识。1.树立大局意识。增强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档案编研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水平。如辽阳市档案馆、灯塔市档案馆编写的《辽化开工始末》、《辽阳“五区一带”》、《灯塔市新兴各业情况简介》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不断丰富档案编研工作内容,有…  相似文献   

6.
阿昆 《北京档案》2005,(8):42-42
编辑本期稿件,时值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但天热不及档案人对“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的探讨热。大家从《北京档案史料》(下称《史料》)是否能成为区县编研的样板说起,谈到区县档案编研科的定位,继而提出招募档案编研志愿的设想,您认为这是一条新思路,还是一些档案人(包括阿昆)热昏了头在说胡话?请抓紧发表意见。一旦对本辩题再无新的见解,便转入下一辩题“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 。  相似文献   

7.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提出: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快档案开放的步伐,开展深层次的档案编研工作,发挥档案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要求阐明了档案工作管理是基础,提供利用是目的的正确论断。而档案编研工作,正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因此,档案编研被提到了档案工作的较高层次上。那么,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档案编研水平,挖掘档案文化内涵呢?档案编研工作就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和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以及…  相似文献   

8.
《新上海档案》2005,(10):31
罗洪恩在《贵州档案》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目前,我国档案部门的编研工作存在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更多的编研成果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处于档案部门“孤芳自赏”的状态;在众多的档案编研成果中,一次文献已具规模,但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严重不足,因此,档案编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宣传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数量较少的档案二、三次文献,作者翻阅了近年来我国较有影响的《新华文摘》杂志,其中出自档案界的文章微乎其微,但也让人感到有所欣慰,如孙钢的《革命先行者的珍贵文献》(介绍孙中山致越飞的两封信),朱金甫、郦永庆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禁烟问题新探》,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在档案领域应用不断深入,传统档案工作业态发生转变。以“数字+”为主题的档案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字编研即是其中一员。从字面来看,数字编研一词是“数字技术”与“档案编研”的组合。从档案工作整体发展看,数字编研是对传统档案编研的蝶变与跃升,不完全等于“数字技术+档案编研”。笔者认为,数字编研是一种全新的档案业务模式,并针对其产生、定位、框架与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面对新形势,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应积极作为,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编研成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大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1.
《北京档案》2007,(4):43-43
2007年第一期《湖南档案》张锐的文章,分析了强化档案编研工作的六个对策。一、“围绕中心”与“适合个性”的统一。“围绕中心”,即指在档案编研工作的选题内容上要紧扣社会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档案编研是利用馆藏档案资源进行编史修志,发挥档案价值功能,践行档案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本文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例,探讨了新时代行政执法部门档案编研转型路径,并以“精细执法”为目标,从精准选题、精细加工、精彩展示和精心培育四个方面,提出行政执法档案编研转型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顾成昕 《兰台世界》2003,(12):21-21
所谓取材,是指档案工作为了某一些编研目的,直接或间接地从档案原始卷宗中收集或感受到的并运用于编研过程。通常,档案编研的取材工作是整个编研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档案编研工作者们在编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对繁冗的档案资料不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为了使问题得以简化,取材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选择能突出主题的材料。所谓主题是指编研成果的主体和核心,是编研者经过对大量的档案资料分析、研究、提炼、升华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一项编研成果的主题与其取材的关系就好比是“统帅”与“士兵”的关系。所以,必须围绕主题来选…  相似文献   

14.
《北京档案》2008,(4):58
2008年第一期《山西档案》上陶棒瑁的文章指出,档案编研成果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应该投入市场经济怀抱。不可否认的是,文化产业化对于档案编研工作及其成果的自身定位产生了一些影响,然而这却不足以使档案编研工作成为一种档案文化商品的生产过程,档案编研和灵活多变性,那么档案编研工作就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表现为提供成果的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热”与“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举措。纵观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档案史料编纂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档案编研工作集体反思时期以及目前的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时期。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进一步研究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显得十分必要而有意义。本文拟对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作“热”与“冷”两角度的思考,在积极呈现档案编研工作新机遇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姚江绵延百里,流淌千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河姆渡文化、姚江文化、四明山革命文化.以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四先贤为代表的姚江文化更是闪耀古今,名扬海内外.近年来,在上级档案部门和余姚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余姚市档案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编写了“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到2011年底,已经完成了《认识王阳明》、《认识黄宗羲》、《认识朱舜水》、《认识严子陵》的编辑出版工作.如今,“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已经成为展示余姚历史文化积淀的好载体,更是地方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认识王阳明》、《认识黄宗羲》获得浙江省档案部门第十次优秀编研成果一等奖.耕耘和收获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受是,档案编研的生命在于特色.  相似文献   

17.
高校档案编研是将馆藏档案资源深度发掘为校园文化的过程。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做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因为档案编研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密切,档案本身就是历史事件记录的文化载体,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编研手段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才能深度发掘和开发档案文化[1]78资源,多、快、好、省地产出更多的档案文化产品,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夯实校园文化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8.
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档案发挥利用效益的—部分。在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过程中,对档案编研状况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更好地开展研究。笔者从1986年至2005年近20年来发表在《档案学通讯》上有关档案编研的文献入手,对档案编研工作的研究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1994年《大编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趋向和新出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大编研"的概念,指出:"档案编研的主体和客体不断拓展,范围不断扩大,形式不断更新,影响不断增强。这一切可以概括为从‘小编研’向‘大编研’的转变。"十几年来,"大编研"作为各级档案部门加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促进了档案资源的利用范围、利用率和表现力的扩展和提升,打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地域和文化特色鲜  相似文献   

20.
早在 1 984年 ,邓小平同志就发出了“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的号召 ,作为高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手段的档案编研工作 ,应当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要求 ,努力开创新的局面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此 ,必须研究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规律 ,明确其发展方向。根据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大众传媒化、开放化和现代化。一、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 ,包括社会参与档案编研工作及档案编研工作以满足社会化需求为目标两个方面。( 1 )档案编研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