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运动生化检验中,血乳酸作为糖在体内无氧代谢的标志已被人们熟知和广泛采用。血乳酸升高和体内丙酮酸代跗有关,在低强度运动时,丙酮酸在肌肉中经丙酮酸脱羧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酰辅酶A,继而经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供应能量满足运动需要。在无氧负荷下,  相似文献   

2.
黄德水 《钓鱼》2006,(10):16-17
饵料分解后,应终止细菌的繁殖发酵,饵料发酵分解,得到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矿物质、维生素等——这都是对垂钓有效的诱食因子。众所周知的是,无限发酵则适得其反,最后成为基肥或沤肥,所得到的将是大量繁殖的菌种及残渣。因为细菌们的分解可以说是“忘我”地劳作,但  相似文献   

3.
运用血乳酸值指导游泳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运动和血乳酸乳酸是糖的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激烈运动中,当氧的供应不充分,不能使糖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此时糖代谢中产生的丙酮酸还原为乳酸。乳酸的产生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机体相对缺氧,糖无氧代谢成为机体的主要供能系统,因此肌肉中乳酸的生成较多;随着运动时间的逐渐延长,机体有氧代谢供能的比例逐渐加大,乳酸的生成也就逐渐减少。有人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逐步增加运动强度的方法,测定不同运动强度的  相似文献   

4.
乳酸是糖在无氧代谢情况下供能时生成的代谢产物。为适应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对乳酸应取“两面观”,作出中肯的评价。乳酸的弊端人体剧烈运动,当组织缺氧百分之七十时,无氧代谢开始。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不能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5.
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不少食品废弃物,这些已失去使用价值的东西经简单加工多数还能在垂钓活动中加以利用,有的使用效果还很不错。废弃物的利用取材方便,节省开支,也为饵料来源开辟了新途径,值得提倡和探索。现将经使用效果较好,制作简便的饵料介绍给钓友,但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秦建明 《中国钓鱼》2012,(10):48-48
本人是工薪阶层的钓鱼爱好者,每每外出钓鱼或参加比赛都是事前去集市或粮食加工小作坊买回廉价原料,按照自己在水库碱水中钓鱼积累的经验,制作出几歉制作简单且鱼儿爱吃的饵料去垂钓。多年来我就足使用这些廉价的饵料让自己在休闲垂钓或参加钓鱼比赛时总能有所收获。廉价饵料不仅没有输给那些高档饵料,还让自己在垂钓活动中品尝到了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抛竿垂钓,已有多年历史了,对制作爆炸钩饵料有些体会,饵料是垂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现在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饵料是决定上鱼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多年来一直在用的面筋混合料饵料的垂钓效果不错,现将其制作和运用方法介绍给广大钓鱼爱好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9.
乳酸是糖在体内无氧酵解的产物,主要由骨骼肌产生。其在体内的去路经过血液输送,当其进入血中即为血乳酸。乳酸可被氧化机能较强的组织,如心肌、肾皮质、肝等摄取用于氧化供能,而其大部分则在肝脏(少量在肾脏)经糖异生作用重新转化为葡萄糖再供肌肉及全身利用。糖异生是耗能的过程,肌肉利用糖酵解生乳酸获得能量与肝脏将乳酸经耗能的糖异生作用清除掉重又转化为糖,构成所谓 Cori氏循环。其生理意义在于肝脏向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10.
乳酸能训练主要根据人体负荷后产生乳酸机制,在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基础上,将负荷强度用乳酸的形式进行表达,是训练过程中由定性向定量转化的产物。乳酸能训练理论是将人体负荷后的有氧和无氧供能两大组成部分,划分为,一般乳酸能训练(有氧广泛耐力,有氧强化耐力AT)、乳酸能训练、最大乳酸能训练,三大  相似文献   

11.
乳酸是糖在体内无氧酵解的产物,主要由骨骼肌产生。在体内的去路经过血液输送,当进入血中即为血乳酸。乳酸可被氧化机能较强的组织,如心肌、肾皮质、肝等摄取用于氧化供能,而其大部分则在肝脏(少量在肾脏)经糖异生作用重又转化为葡萄糖再供肌肉及全身利用,糖异生是耗能的过程,肌肉利用糖酵解生乳酸获得能量与肝脏将乳酸经耗能的糖异生作用清除掉重又转化为糖构成所谓Cori氏循环。其生理意义在于肝脏向活动中的肌肉提供能源物质,即供能。  相似文献   

12.
(一) 随着人体工作强度的逐渐增加,体内乳酸也先慢后快地堆积起来,乳酸开始迅速增加时的运动强度我们称为无氧阈。wasserman1973年对无氧阈有过如下定义:“无氧阈即为在代谢酸中毒和伴随而来的气体交换发生变化时的工作水平或耗氧水平”。我们认为,无氧阈可以看作是引起血乳酸急剧升高的最小强度,它是体内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的转折点。小于该强度,有氧代谢占优势;大于该强度则血乳酸急剧上升,无氧酵解占优势。金特曼认为,当血乳酸超过4 mM/L  相似文献   

13.
用海竿垂钓,在饵料的配制方面要数糟食配制的难度最大。据笔者了解,在北京地区,海竿的粮食原料不外乎“老三样”,即豆饼、截子、玉米面。至于其他方面的辅助原料各人有所不同,在许多情况下辅助原料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有不少钓友爱用香精来增强饵料的香度,然而香精用量掌握不当会适得其反。在实际垂钓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甲和乙是多年的老钓友,俩人常结伴而行,可是甲的钓获量常常在乙之上。乙曾讨教过甲,甲如实告知其饵的制作过程和配制方法,尽管如此,乙的钓获量仍常比甲差,所以乙怀疑甲有秘而不喜的地方。其实依笔者所…  相似文献   

14.
姜宏义 《中国钓鱼》2004,(10):14-15
重视选位。既然这些收费低的鱼塘鱼比较稀,那选钓位就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钓到鱼就必须选好钓位。例如,冬季要选背风向阳比较暖和的地方,鱼比较活跃方便觅食也就便于垂钓;夏季要找下风口迎风钓,因为下风口氧气足饵料丰富便于鱼聚群,方便垂钓。  相似文献   

15.
在垂钓中,饵料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是绝对的。在同一池塘中垂钓由于用饵不同,有的大获丰收,有的则一无所获。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饵料上。鱼类对饵料的适口性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在人工饲养的鱼塘中,由于习惯了某种饲料,钓者如改用其他饵料去钓它,鱼儿是很难上钩的。如在传统钓法中,不少人喜欢用蚂蚱钓草鱼,有时效果很好,有时就无可奈何了。这主要看鱼地周围的环境如何,如鱼池周围杂草丛生或农作物成片,蚂蚱自然很多,它们不断飞起落在水中而被草鱼捕食,在这种鱼塘垂钓蚂蚱便是上等饵料。如果池塘周围没有蚂蚱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6.
在70年代中期运动训练界流行着一种称之为“缺氧训练”的训练方法。该训练法令受训练的运动员在运动中有意识地降低呼吸频度,人为地使机体处于氧气供应不足的缺氧状态,使运动中体内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肌肉乳酸产生增加。在这种酸性体液环境下进行的运动训练,将有利于人体耐受酸性物质的能力提高,从而达到使运动能力提高的训练目的。缺氧训练法最早是在70年代初期由北欧的赛跑运动员首先采用的。1977年美国的著名游泳教练康西尔曼将该训练法导入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到空气新鲜,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水域垂钓,垂钓的对象多是野生鲫鱼。要想在自然水域钓到鲫鱼,多钓鲫鱼,诱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多年探索和垂钓实践,同时吸取周围钓友的经验,我制作出一种效果比较好的诱鲫饵料——玉米面拌炒麸皮。这种诱饵取料容易,制作简单。现介绍给广大垂钓爱好者。 具体制作方法:取玉米面  相似文献   

18.
鱼类的呼吸     
任何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 不断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鱼类也同样要进行这样的气体交换,只是方式不同。陆生脊椎动物是靠肺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鱼类则利用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那么鱼类到底是怎么进行呼吸的呢?有的人看到水池里的鱼,嘴巴一张一合,便以为鱼是在呼吸;还有的人认为鱼也像人一样,用鼻子呼吸,这种说法,都是不确切的。鱼类虽然有鼻子,但它的鼻子只是一种嗅觉器官,而且不和口腔相通。鱼类是靠嘴和鳃盖的运动使水出入鳃部管呼吸作用的。鳃盖下面的鳃是由梳子状整齐排列的鳃丝组成的,鳃丝的两侧又排列着鳃小…  相似文献   

19.
乳酸脱氢酶LDH是在辅酶I(NAD)或还原型辅酶1(NADH)的存在下,使丙酮酸与乳酸互相转化,起触媒的催化作用.LDH在PH7.2——7.4时主要生成乳酸,在PH8.3——8.8时主要生成丙酮酸,因此,在机体内更加有利于丙酮酸向乳酸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李旭东 《垂钓》2005,5(7):39-39
饵料在垂钓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决定着你的钓获量。饵料可分为诱饵和钓饵,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我的常用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