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标准是兼有指令性与指导性的文本,是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通过介绍台湾地区与大陆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况,就大陆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与台湾地区2004年颁布的《高中生物科课程暂行纲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并总结出两岸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区别,旨在促进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有效地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是兼有指令性与指导性的文本,同时它还是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本文介绍了台湾与大陆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况,就大陆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与台湾地区2004年颁布的《高中生物科课程暂行纲要》进行比较,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两岸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区别,旨在促进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有效地指导高中生物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台湾与大陆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况,将大陆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与台湾地区2004年颁布的《高中生物科课程暂行纲要》进行比较,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两岸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区别,旨在促进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有效地指导高中生物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整个过程。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呢?一、对高中新课程生物实验编排思路的理解1.高中生物新课程选择实验内容的依据。(1)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学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把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获得生物科学知识,而且要  相似文献   

6.
21世纪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给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本文谈几点关于如何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生物教学要重视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物课程配套资源并不完善,缺乏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指导,新教材中的有些例子过于理想化。因此,必须加强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一、依托现行教材,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也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与建议。教材的校本化仍然是以完成教  相似文献   

8.
刘晶晶 《考试周刊》2014,(8):151-151
<正>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领会精髓。课程标准全面、深刻、具体地阐释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和选修各个模块的内容标准、实施意见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我们在组织教学时,一定不要随意拓展加深,教学内容要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创新生物教学模式,提高生物的教学效率.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学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把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  相似文献   

10.
<正>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很多国家都在反思与改进基础教育。继美国1996年颁布了《科学课程标准》后,我国也于2001年和2003年分别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力图促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从"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叙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性质、理念、结构、目标、教学要求与建议。同2002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A5):135-136
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塑造,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点。随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内容的颁布,高中生物教材也更新了版本。此次人教版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更贴合新课标要求,在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也有较为明显体现,通过新教材的内容、学习方式引导、教学评价引导等方面都能看出二者的契合度。然而,以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如何更好地使用新版生物学教材,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教研的重点。文章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分析如何更好地使用新版高中生物教材。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美国在此之前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本文对两份标准中有关课程理念部分及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内容标准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籍此发现两部标准的共性与差异。两部标准在课程宗旨及理念上均体现了现代课程理论及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生命科学内容标准中,两份标准都体现了学科结构体系,不仅反映了生物科学知识概貌,还充分考虑了学生认知发展及社会需求,在考虑本国国情基础上各有亮点。通过对比分析,希望能为解读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当20世纪90年代拉开课程改革的大幕,学科专家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课程应该有怎样的标准?课程标准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建立起与新课程相呼应的评价体系?在一路艰辛的探索下,历史学科于2001年完成了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了十年之后于2011年颁布了修订稿《历史课程标准》。比较两稿有关评价的建议,不难发现,2011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无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教育部对普通高中课程进行了调整,并对教材进行了修订。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2001年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2002年形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完成了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起草工作。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生物新课程改革引发了高师院校生物教学的改革。一、生物新课程改革促进高师生物教学的改革1.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教师。高师院校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体现教师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而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促进了高师院校教…  相似文献   

16.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最新颁布以来,许多高中生物教师积极响应创新教学理念的号召,通过改革自己传统教学策略,适应生物教学改革,以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注重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认为生物学习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就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动手、勤于探究,通过不断收集和整理知识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结构。以模块方式构建高中生物学课程,从课程结构上保证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对于已习惯目前高中生物课程的广大教师而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拟就必修模块的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物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物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知识结构、探究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素质现状与要求有一定差距。全社会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生物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成功充满信心,在自我完善和系统培训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自从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7月、2003年5月先后出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来,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铺开,初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历时6年,已进入反思与深化阶段.数学新课程的一些观点和  相似文献   

20.
评价改革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生物课的教学评价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改革意见,但从课程标准到评价目标,再到评价内容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制定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方案,对发展学生的生物素养,促进生物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