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康之难对宋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无须赘言,而对宋代文学的影响亦为深巨。自其小者言之,南渡时期是词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枢纽。就来代词学批评而言,该时期的批评在词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王灼(1081-1160)的《碧鸡漫志》就是诞生于此时的批评论著。《碧鸡漫志》一书表述了相当丰富的批评意见和十分深刻的词学思想,它体现了南渡时期特别是南宋初年来人词体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审美观念丕变的这一词学征象。本文试以两宋词学批评发展过程为背景,对《碧鸡漫志》的词学批评新向作些勾勒和评价。《碧鸡漫志》初稿于绍兴十五年…  相似文献   

2.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字景卢,号野处,谥文敏)撰作的一部卷帙浩繁的志怪小说集。原书共四百二十卷。何异于嘉定壬申(1212)所作《容斋随笔总序》最先记载了《夷坚志》全书的卷帙情况:“仆又尝风陈日华,尽得《夷坚》十志与支志、三志及四志之二,共四(按:原讹作三)百二十卷。”征之书簿,则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1小说家类的著录最为完备:“《夷坚志》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四乙二十卷,大凡四百二十卷。”全书分集分卷颇为齐整,前志甲至癸每志二十卷,支志、三志甲至癸各十卷,四志只有甲乙两集,亦各十卷。  相似文献   

3.
(一) 游河朔的时间岑参《送郭又杂言》诗云:“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河朔指黄河以北,当与“河北道”之河北同义。《新书》卷五《兵志》云:“始时为朝廷患者,号‘河朔三镇’”,即指盘踞于河北道的三个藩镇。岑参曾在河朔地区漫游,这是他前期生活中的一次重要游历。岑参游河朔时所作的《敬酬杜毕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诗中有“忆昨癸未岁”之句,可以据此定斯游之年。癸未岁是天宝二年,则河朔之游在天宝三年。这与他游河朔时所作诗也是相符的,他在《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中说:“一从弃鱼钩,十载干明  相似文献   

4.
虽然有关王灼、晁公武各自的研究已颇为可观,但二人的交往至今尚不见有人提及,而此事直接关乎《碧鸡漫志》、《郡斋读书志》二书对李清照生平事迹的载录,并连带影响到后人对李清照再嫁一事的评价.考辨可知,南宋高宗绍兴十四至十五年间,同在四川遂宁的王灼、晁公武有过较密切的接触,王灼《颐堂先生文集》卷五所收《次韵晁子与》五首实为与晁公武唱和之作,“子与”乃“子止(公武字)”之讹.晁公武的特殊身份及经历使之有可能知晓李清照早年情况,并对《词论》内容有所耳闻.王灼《碧鸡漫志》所记清照事当得自晁公武口述,其评苏词之言“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可证《词论》作于清照婚前.  相似文献   

5.
巴黎藏P.2005号卷子,叙沙州地方史地事,罗振玉排印《敦煌石室遗书》收入,定名《沙州志》,后又影印入《鸣沙石室佚书》.日本学者池田温考证,定名为《沙州图经》;饶宗颐先生编《敦煌书法丛刊》(卷12)从之.曰"志",曰"图经",实是一意,不过"图经"之名略长.此卷前缺,估计所失不多.故大体可云完整.另一卷也存在巴黎,编号P.2695,则缺失较甚,且抄录亦多脱伪.饶宗颐先生考定,据卷中《鱼泉驿》条:"唐咸亨四年(673)刺史李祖隆奏,奉敕置"."隆"字缺末  相似文献   

6.
王灼是有宋一代屈指可数的几位专力于词学理论与批评之探索的论家之一,其于词学领域的贡献及其开创之功,是足以彪炳词学史的。对于王灼的主要词学观点及其在词学领域的贡献,杨海明先生《伦王灼的词学观点》一文已作了初步的阐释,总的说来,杨先生还是较好地把握了三灼的词学观点的。不过,对于借鸡漫志》所反映的词学思想,我认为还是值得重新予以探究评析一番的。在展开论论述之前,我们还是先审视一下王灼借鸡漫志》的大致内容。王熙元《历代词话叙录》曾对《碧鸡漫志》的内容及其框架有过一段大致的描述:“是编凡五卷。卷首十二则为…  相似文献   

7.
《唐诗三百首》六卷,清蘅塘退士编。蘅塘退士,今人考定为孙洙。洙(一七一一——一七七八),江苏无锡人,字临(一作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进士,历官大城、卢龙、邹平知县,改江宁教授。有《蘅塘漫稿》、《排闷录》等。事迹见清顾光旭《梁溪诗钞》、窦镇《名儒言行录》等书。他擅长诗歌和书法,选辑《唐诗三百首》时,他的能诗的续娶夫人徐兰英也参与其事,所以这个著名的选本实际上是他们夫妇合编的。  相似文献   

8.
一、《唐才子传》卷八《司空图》云:“图,咸通十年归绍仁榜进士。”陈尚君先生在此条下作补正云:“《五代史阙文》:‘少有俊才,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知图为一举登第。原笺未引。”(《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437页)按:司空图曾有过科场失意的经历。其《榜下》诗云:“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全唐诗》卷六三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可见,司空图并非“一举登第”,陈先生的说法有误。二、《唐才子传》卷九《许棠》云:“初作《洞庭》诗,脍炙时口,号‘许洞庭’云。”周祖譔、吴在庆…  相似文献   

9.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著称,在盛唐中名重一时,享有“七绝长城”之誉。他善于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故明人王世贞说:“七言绝句,王少伯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少伯,乃王昌龄的字。清人宋荦说:“三唐七绝,并堪不朽,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漫堂说诗》)。清人王夫之更把王昌龄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说:“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类”(《姜斋诗话》卷二)。江宁是他  相似文献   

10.
在五代《花间集》所载的十八位词人中,无论从人品看,还是从词品看,鹿虔扆都堪称为佼佼者。这位在后蜀后主孟昶手下任过永泰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太保等职的词人,据《乐府纪闻》云:“初读书古祠,见画壁有周公辅成王图,期以此见志。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旨。”(《词林纪事》卷二引)从他仅有的六首存词来看,尽管其中也有婉款妍丽之作,但因下面这首《临江仙》词写得特别的沉痛悲凉,就使人相信他“词多感慨之旨”的不虚:  相似文献   

11.
忆子安     
子安(王勃,"初唐四杰"之冠字子安)落水惊悸而亡的消息传来时,我正教稚子志儿读他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突然听到他辞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相似文献   

12.
古人谈写作     
宋代费衮《梁溪漫志》载,苏东坡贬在儋州(今海南岛西部),曾与人谈作文之法.他说,写文章与买东西有相似之理,市上店铺中,各种各样的货物无所不有,但是有一  相似文献   

13.
朱少山 《学语文》2009,(1):36-37
苏轼《卜算子》(见卷首)一词作于神宗元封六年(1083年)。此时,正是他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作为一个生性耿直而又躬亲为国的仁人志士,苏轼满怀着“一肚皮不合时宜”(费衮《梁溪漫志》卷四载),一直与乖错甚至荒谬黑暗的现实斗争着。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四)许棐《梅屋集》提要指出,以刘克庄为领袖的江湖诗派,“流波推荡”,“终南宋之世,不出此派”.作为与刘克庄一起被称为该派“翘楚”(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的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他的诗论与他的诗一样,也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卷40《地理志》云:“瓜州,下都督府,隋敦煌郡之常乐县。武德五年置瓜州,仍立总管府,管西、沙、肃三州。八年罢都督、贞观中复为都督府。天宝元年为晋昌郡。乾元元年复为瓜州。”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位于何处?学界对此历来看法不一。向达(《两关杂考》)、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记》)、齐陈骏(《敦煌沿革与人口》)和吴祁骧、余尧(《汉代的敦煌郡》)等先生主张其位于今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的锁阳城废墟。《明一统志》卷37、《大清一统志》卷213、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卷5、王仲荦先生《北周地理志》卷2等则谓其位于安西县东,《甘肃通志》卷23、《重修肃州新志》、《安西采访录》等则认为其位于安西县城西南,王北辰先生(《甘肃锁阳城的历史演变》)则又指认安西县南的桥子乡所在地可当于唐瓜州城址。诸说各有其见,言人人殊。近年,孙修身先生又撰文《唐代瓜州晋昌郡郡治及其有关问题考》(载《敦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戴叔伦是大历贞元之际的一位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政绩显于一时。《唐国史补》载:“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能受此殊荣,可见其地位非同寻常。叔伦一生为官“清明仁恕”,受到百姓爱戴,“所到之邦,必刻金石”,为他纪载功德。据权德舆《戴叔伦墓志铭》记载:“其阜人成化也,则东阳一同之人沐旬岁之治。”可知他曾任婺州东阳县(今浙江东阳县)令。由于他政绩显著,东阳人民为他立了去思碑,歌颂其德政。宋人编《宝刻丛编》卷十三载:“《唐东阳令戴叔伦去思颂》,唐陆长源撰,李秋寔八分书。兴元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建,在本县学。”王象之《舆地纪胜》、佚名《宝刻类编》亦著录此碑,不过其文被收入金石著作,则迟至阮元的《两浙金石志》。 阮元手录此碑时,文字大多已漶漫难辨,故所得残缺过多,文意已不甚明嘹。为撰写学位论文,我查阅《道光东阳县志》(王恩注等纂,道光十二年刊),希望获得些戴叔伦任东阳令情况的记载,不意竟发现该书卷六“名宦”中收有《去思颂》全文,与阮元所录比读,县志不仅残缺较少,而且还可以订正不少阮元误识处。道光县志碑文录自何处不详,承《浙江学刊》编辑部惠示,东阳县志还有康熙时的《新修东阳县志》。据康熙志和各种书目  相似文献   

17.
<正>明人张綖曾在其所著《诗余图谱·凡例》中将词分为两类:一体婉约,乃为词调蕴藉者;一体豪放,乃气象恢宏者。由于柳永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情感细腻婉转,故论者多将其归入婉约一派,提及柳永的第一反应就是婉约词人,而视作品气象恢宏、风格慷慨激昂的苏轼为豪放派之祖,称他“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相似文献   

18.
最早撰写《菱湖志》的庞太元,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菱湖人,然而他的三卷《菱湖志》,虽说间或经人引用,却并未流传。在清代乾隆、咸丰、同治等年代,虽曾屡又有人撰作《菱湖志》,可是也无传本,只是到了光绪十九年刊刻孙志熊纂辑的《菱湖镇志》时,才有了唯一的一部刻板流传的菱湖志。然而可惜得很,孙志熊编竣的那一年(光绪18年,公元1892),也正是他过早去世的一年,因此这部《菱湖镇志》(以下简《镇志》)开卷第一篇,就是一篇孙志熊的墓志铭,当年他才二十五岁,就如他生父孙锡思所慨叹的:“使志熊先一年死,或是书后一年成,则功亏一篑,谁复续之?不光不后,书成而死,”这也可算是不幸中之一幸了。  相似文献   

19.
<正> “筝”是一种拨弦古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有“秦筝”之称.“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柳中庸《听筝》),曹植《箜篌引》又有“秦筝何慷慨,齐瑟温且柔”的描述,慷慨急切又哀怨凄苦,正是康海这首《闻筝》诗的基调.康海,字德涵,号对山,状元出身,才华横溢,为明朝弘治年间“七子”(即“前七子”)之一,他本抱负宏大,“狂来颇欲吞江海,志定何须论浊清”(《漫兴》),不幸因刘瑾罪,坐党落职,遂狂荡不羁,郁愤终生.  相似文献   

20.
《汉书·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十志”中,除《天文志》为班昭续作以外,全是班固毕生精力荟萃之处.因而后世享有“作者之渊海”(见刘知几《史通·书志》)的评价.《艺文志》则是班固根据刘歆《七略》编定的一部专门著录西汉封建王朝国家藏书的总目录.共著录先秦、战国至西汉时期各种书籍六略(类)三十八种;作者五百九十六家;总计图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包括: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诸子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诗赋百六家,一千三百十八篇;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数术一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