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你,曾深情地抬头望着蓝天白云,你说,蓝天是面镜子,照得你的心灵如此纯洁;我,曾在绿树的环抱下尽情玩耍,我说,绿树是个伙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他.曾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留下足迹,他说,土地是他的根,永远系着他的心。你、我、他都曾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都曾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树、土地时时刻刻给我们快乐和希望! 随着时光的流逝,你,盖起了现代化工厂,高耸的烟囱中滚滚浓烟直奔向那镜子般的蓝天,你说,你要成为企业家;我,平地建起了高楼大厦,把绿树的王国变成了繁华的商场,我说,我要立足于商界;他,办起…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图书馆员李忆云我是一名图书馆员,每天工作在三尺书台边。无论炎炎苦夏,还是刺骨寒冬,我都用知识、热情和微笑,面对读者渴望的眼睛,帮助把知识的宝藏探寻。也曾豪情满怀,梦想生命之春放出异彩;也曾屡遭挫折,于茫茫暮色之中孤独的徘徊。十七年上班路上的风...  相似文献   

3.
我叫吕福海,家住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兰家村,已年近八旬,是抗美援朝人民志愿军中幸存者之一。现在,我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抗美援朝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赴朝作战的情景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我经常给我的后代、我的邻居、我的亲朋讲述我参加抗美援朝战斗的故事。我平常总以我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而自豪;我终生为抗美援朝的胜利而流过血而欣慰;我始终难忘我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两次负伤、两次立功授奖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著名诗人纪伯伦曾写道,“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你们的黎巴嫩是时日企图解开的政治死结;我的黎巴嫩则是巍峨高耸、直插蓝天的山岳。你们的黎巴嫩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党;我的黎巴嫩则是攀登岩石、追逐溪流,在广场上玩球游戏的少年。”哈里里之死。打破了黎巴嫩表面的平静.使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正逐步解决的黎巴嫩难题愈发复杂。  相似文献   

5.
灰灰     
我曾养过一只名叫灰灰的狗。那些年,农村基本上家家都养土狗。大多数土狗的一生都短暂而辉煌,我家灰灰也是如此。在它短暂的一生中,它曾咬死过数条潜入我家院中欲行不轨的蛇;在与其他想吃我家鸡的同侪近身肉搏中,几胜几平,未有败绩;此外,据说还吓退过胆小的蟊贼。  相似文献   

6.
“我的名字叫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是哈佛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犹太人,酷爱编程,设计过一门“课程搭配”(CourseMatch)的网络项目,也曾因为失恋建立过一个叫走Facemash的网站来表达我对所有女生的不屑;不过,最令我骄傲并一直在继续的事业,是我创建了Facebook。”  相似文献   

7.
爸爸     
许久以来,略知我家世的好多朋友总对我说:“你应该写一写你的爸爸。他们从各种渠道知道我爸爸杜子孚(有时也写为子甫)是位抗日烈士,曾做过地委书记,牺牲在战场上,很悲壮,特别是二零零二年爸爸牺牲六十周年的时候,我有一种冲动;要写点什么纪念他,在自己心中,在家人心中,为爸爸建一座碑。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史上,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反对虚假新闻,一次是在上世纪40年代下半叶,在我党领导的解放区;一次是80年代初,粉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之后的拨乱反正时期。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民不会忘记,就是他——曾装疯13天卧底偷拍飞车大盗,协助铁路公安干警,将一个由60多人组成的大型盗窃团伙一网打尽;就是他——曾化装成修鞋匠、管道工暗访“黑香肠”加工厂,与不法分子面对面地决斗;就是他——曾在风雨交加的寒夜爬上屋顶,揭开注水牛肉的面纱;就是他——曾为拍摄小偷而与其睡在一起……他以照相机为武器,以城市角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省委十分重视和支持档案馆的建设。今年是浙江省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因为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参与省档案馆建设的一段经历,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同志约我为《浙江档案》杂志写一篇有关建馆前期的回忆章,我欣然答应下来。那天我参观了馆内的陈列室,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11.
变译·变异·和而不同--读黄忠廉《变译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曾出现一个“相对沉寂期”,也曾有学者著文讨论翻译理论研究的前途。当时,我表示了乐观的看法。在《文学翻译学》的“作者自白”里我曾写道:“这是突破前的‘沉寂’。我  相似文献   

12.
"年轻的朋友,我想告诉你们,永远不要怀疑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我的理想是共产主义,革命斗争几十年,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这个信仰从没动摇过,是理想信念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谁都会遭遇脆弱、困惑、挫折和失败,理想常常在现实中碰壁,我也不例外。我曾有过战斗失利的痛苦,曾有过死亡线上的挣扎,在周遭扭曲而阴沉的氛围中,我也曾愤懑、怀疑甚至绝望,但最终,对光明未来的向往与执著总能让我在困难面前一次次地挺起胸膛。"  相似文献   

13.
悬问与沉思──读《寻找生命的原色》徐鲁谁能掂得出思想的重量?谁能弄清楚大脑的奥秘?康德曾经宣称,他一生中的主要事件都是“在大脑之中展开”。蒙田写道:“它(指大脑)就像脱缰的野马,成天有想不完的事,要比给它一件事思考时还要多想一百倍;我脑海里幻觉丛生;...  相似文献   

14.
我在宜昌,新华社在北京,鸭子在伊拉克,三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是新闻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三个多月来,我搜集留存拜读了唐师曾和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佑珠有关海湾风云的不少文章,我多次电话采访唐师曾周围的同行们,我还通过书信渠道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和珍贵照片,本文所记叙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发表此文并非主要目的,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唐师曾这位新闻史上值得大写的人。这仅仅是我的一点初衷。  相似文献   

15.
人体数字论     
有些数字成了横加在人们身上非人道的分界线:古时候认为圣人必须有“双耳垂肩两手过膝”之相,美女务求“金莲三寸”,英雄必定“堂堂七尺”,时至今日,“160、34B”还成为部分职业录取标准。最恐怖的还是曾盛极一时的“维特鲁威论”,其谈到人体自然尺寸时认为:脚的大小是人身高的七分之一;整个手掌的长度是人身高的十分之一;从下巴到人头顶的长度是他身高的八分之一……我一直避免查考这些数据在我身上的真实验证。否则,极有可能我不仅成不了圣人和美女,连个正常人也谈不上了。  相似文献   

16.
真书无香     
十几年前,我曾在北师大听散文家韩少华讲课,当时他还在北京一所中学做老师,说起自己最心仪的读书境界,他描述道:那就是,外面下着大雪,屋内火炉正旺,我独自拥被读茨威格的小说。当时年轻的我也想象了一下,觉得确实很美妙。由此想到,具有传统士大夫情趣的或小布尔乔亚情结的人尤其是知识者读书不仅是在阅读内容,更多时候还是在体察与内容有关的形式以及书外的氛围。 清人张潮很有名的《幽梦影》中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经史子集,春夏秋冬,一一对应,古…  相似文献   

17.
此时,我也在北京赶写稿子,但忍不住停下笔来写篇读后感。今天,杜献洲同志的《西北边防行》发到第4篇:《战友,我们今年无缘相见》,读起来,又一次让人激动不已。他是在阿里高原发稿的。我知道,西藏高原艰苦,而阿里地区在西藏高原又是最艰苦的。献洲同志是近年记者队伍中唯一一个两次上阿里的记者。我去过几次高原,尝过那种苦滋味;但和那些常上高原的同志比,我更多的时候是在北京生活。到过几次高原,便找知道那里苦;不常去那里,使我更敬佩那些常上高原的同志。西藏军区胡政委曾对我讲过一段让人心灵震颤的话:“在西藏,‘牺牲…  相似文献   

18.
缘分天空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分配到档案馆工作,至今已有10多年时间,我一直固守在这个几乎不为外人所道的地方,静静地从事着别人很少愿意干的事情。曾有许多同学(包括一些档案专业的同学)不解地问我为什么不换一个条件好的单位,这么多年了依然呆在这个工作单调、枯燥,待遇又不尽人意的地方。其实,也不是没有离开的机会,只是我没有努力去争取过而已,因为我觉得这里是我实现第一个人生梦想的地方,而且这工作还能与自己的爱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记得在读书时我就曾与有的同学探讨过关于未来的话题,那时我曾说过,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我是更侧重于精神满…  相似文献   

19.
何标 《新闻世界》2005,(11):53-54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刻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他不幸逝世时,  相似文献   

20.
陈宇 《兰台世界》2006,(6):58-60
2006年7月22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作为一个年轻的档案工作者,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学习了曾三同志的许多著作,开阔了眼界,受到深刻的教育。我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2004届毕业生,也是档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试图用我学到的知识,谈谈曾三同志的哲学思想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以此作为对革命老前辈曾三同志的纪念。一、运用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