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是我离开家乡广东,随爸妈在常德生活的第三年。在这儿的生活和学习,使我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但没有使我忘却我的家乡和那儿熟悉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我的家乡是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特别盛产桂花,素有千里桂花香的美名,因此被命名为中国丹桂之乡。家乡满山遍野都种植了桂花树。每到中秋节前后,桂花悄然开放。银桂树上的白花如同碎银簇簇,丹桂树  相似文献   

3.
中秋兼职记     
转眼又要到中秋节了,这是我职高生活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因为我是就业班,所以我现在已经在实习了。我学的是文秘专业,现在每天在办公室里协助公司行政经理打理日常行政工作。我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是一家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快到中秋节了.公司领导让我们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尽早去物色合适的中秋月饼礼盒,及时地送给员工,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课本》数学第5册第130~131页。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中秋节已经过去了,谁能告诉老师,中秋节你过得怎么样?为什么?生:中秋节我过得很开心,因为妈妈做了很多好吃的。生:中秋节我们到奶奶家,和爷爷奶奶过了一个团圆节,我很高兴。生:中秋节我很高兴,因为晚上我欣赏了月亮。师:中秋节你们过得很愉快,对吗?(板书:愉快的中秋节)生(齐答):对。师:可是甜甜和她的弟弟过得并不容易,想知道原因吗?好,现在咱们一起到甜甜家去看看。中秋节的晚上,甜甜的妈妈捧出一个大西瓜(课件出示)…  相似文献   

5.
<正>离开家乡后,每逢中秋佳节,我都会想起儿时过中秋节的情景,并为那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俗而陶醉。儿时的中秋节,没有奢靡风气的侵染,没有花样翻新的晚会,只有自古以来就打上中秋烙印的习俗——做糍糕、分月饼、烧火塔。制作糍糕的主原料是大米,在中秋节前两三天,妈妈就开始浸泡大米,然后用篾筐将大米盛起沥干,中秋节的前一天上午,妈妈会用"石对窝"这种原始的工具,把米舂成米粉。到了晚上,在妈妈的巧手下,形态各异、或咸或甜的应节糍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中秋节,我都是在家里和亲人一起度过。这次中秋节,我却住院了。早上,我和爸爸妈妈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到十字路口时,一阵浓郁的香味从对面店里传过来。我  相似文献   

7.
家乡的桂花     
<正>去年中秋节,我回到了一别几年的家乡。这哪里还是记忆中的家乡?我的心激动得快要飞出来了。家乡原本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村中有一条并不宽阔的沙石路,两旁是村民自建的平房或楼房。如今,只过去了四五年,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就通向了外面的世界,两旁还矗立起了不少高楼。一跨进大门,爷爷便对我说:  相似文献   

8.
《家乡文化生活》属于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它包括三个任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本文结合苏州特色文化,通过三个活动:寻访手艺人,寻访美食,寻访"我"的村庄,引导学生参与到家乡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9.
初识达子香     
初识达子香林口县莲花乡中学张喜晟我从牡丹江师范学校毕业到乡下工作已经半年多了。毕业时,我的女友秀慧(我的同班同学)愣把我"拽"到了她的家乡──莲花学校任教。乡下贫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低劣的工作条件,使我渐渐有点后悔了。秀慧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今春一...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回家过中秋节。这个中秋虽然下着小雨没有月亮,但是,我却过得非常快乐、充实。这一天,我第一次学会了包藕饼。我和外公、外婆三人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1.
活动说明本设计为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八课《中秋与重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有关中秋的传说,激  相似文献   

12.
黄晓宏 《辅导员》2014,(15):107-108
正数学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而要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活味",则要从多方面入手。一、由实际,创情境,培养意识拉近书本和生活的联系。要调动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课本中的例子为背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数的读法"时,我就提前布置:"从明天开始将认识我们可爱可爱的家乡——大庆油田,同学们上网查查我们家乡的几点情况。"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数据:大庆油田半个世纪以来累计向国家贡献原油,每年向国家  相似文献   

13.
故乡月圆     
田东良 《山东教育》2013,(Z2):109-110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又是一年中秋节,皓月当空,皎洁的月色倾洒大地,令无数漂泊在外羁旅异乡的游子产生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否仍旧容颜未改?家乡的左邻右舍是否依旧质朴热情?家乡的老屋土院是否依旧完整无损?我吟诵着这些古代诗人的望月思乡的动情佳作,不觉  相似文献   

14.
<正>淡淡异乡愁多亏了妈妈的料理和良苦用心,我顺利考入了大学。说起来,大学算是我头一次离开生活了十九年的家乡,独自一人到外地生活。报考时,我选择了理想的韩国语专业,考虑到语言环境的优越性,我考入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然而,在这里第一个月的生活,却将我从象牙塔拉回到无情的现实中。从未离开过故乡的我在生活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不熟悉的语言使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饱受  相似文献   

15.
追鸡的故事     
童年的生活就像小溪,每一滴水都汇集了无限的乐趣。记得那年中秋节,我们全家像以往一样都集中到大伯家一起过节。听说爷爷要准备杀鸡了,我  相似文献   

16.
摸秋     
月儿又圆了。独坐在校园的花树下,我望着那皎洁的月儿,想起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想起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的,望月而思乡,大概是天涯游子普遍的一种情怀吧!今晚,在满月的清辉里,我的心,我的心也远远地飞回了家乡。家乡黄桥,有着中秋节晚上摸秋的风俗。这天晚上,孩子们可以结伙“偷”吃人家敬月光的食品。孩提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中秋节到来,因为中秋佳节不但可以与亲人团聚,而且还可以摸秋。盼呀盼,盼呀盼,好不容易盼到八月节晚上。遇到天气特别好的日子,一轮又圆又大,蜜…  相似文献   

17.
我发现部分同学在闲谈中流霹出:边疆遥远,生活条件差,少数民族野蛮的议论,并说:“我长大了才不到那个地方去?”还有人说:“我的家乡多好,以后我就在家乡工作。”。耳旁的只言片语,使我不由得深思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是从“爱家乡”入手的。学生之所以对家乡那么热  相似文献   

18.
贾伟 《今日教育》2012,(9):52-53
然而,当理想被现实冲淡,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孝敬远在家乡的父母?如何面对不解的女友?知何应对窘迫的生活?今后在自身发展上又将如何选择?年轻的他没有被现实击倒,而是继续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和选择,他说:"真正的教师首先能够自教。"值得思考的是,贾伟及其身后广大的新生代教师群体.将带给中国教育怎样的未来 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中秋节了,又是一年亲人团圆的节日。我好像已经有五年没有和父母姐弟一起过中秋节了。吃过晚饭,独自走在异乡喧闹的街道上,街道两旁店铺绚丽的灯光饰品没有勾起我的兴趣,我漫无目的地来回踱着。中午已经给父母打过电话了,知道他们身体尚好。一如往年不能团聚的遗憾,平日里压抑的种种思乡情感此时悄悄冒  相似文献   

19.
在远方坚强     
背着包囊离开家乡 我就开始了流浪 从乡村到城市 生活给我太多美丽的忧伤 不记得有多少眼泪在面颊流淌 生活给我多少挫折 就会给我多少坚强、男儿的坚强  相似文献   

20.
明天是中秋节。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北宋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就在这传统佳节,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