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体育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与特征,西方成熟公共产品理论对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帕累托最优理论为创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要求在我国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与公共决策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并重视需求结构差异和空间布局,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央及农村基层政府的体育事权职责与范围.但由于搭便车心理以及我国农民缺乏显示偏好及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次优供给似乎成为合理选择.林达尔均衡既是一种良好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与理想供给模式,也是一种较好政治决策途径.虽然其实现条件同样具备理想色彩,但其隐含的社会公正原则和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思想意义重大.而蒂布特模型的迁移偏好与"用脚投票",启示我们重视农民工及其子女体育公共产品资源与服务的均等分享问题,同时推动发展小城镇体育,促进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了解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及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山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明晰山东省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山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均衡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以达到全民共享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等基本国情决定了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现方式的多元化.文章以基础性制度规范的改革作为基本切入点,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外,还应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财政支出和结构调整等基础性制度规范,同时与调节性制度有机集合起来,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逐渐向均等化过渡.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成效、困境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研究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开展。 结果表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并初步形成公共体育服务多中心治理格局、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盘活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推进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建设、回应了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法律制度不健全、 社会融合价值取向未能达到、服务数量和覆盖面有限、体育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缺乏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水平评价及监督体系等是当前政府购 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法律制度、政府要以需求为导向和以社会融合为价值取向购 买公共体育服务、培育和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监管评估机制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全面实施农民健身工程,促进乡村振兴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与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体育文化需求的精准化匹配对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意义重大。采用调查法对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发展特色和路径进行全面考察,通过专访调查、问卷调查、集体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运用已有文献成果和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精准扶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乡村振兴等政策支持下硬件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能基本满足农民现阶段公共体育需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体育观念和技术支撑等软件环境发展不足,社会支持和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路径逐渐形成。结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运用精准化理念对政策支持、组织管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社会支持、发展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发展路径,构建农村公共体育特色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是深化政府改革,职能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惠民利民为民政策的具体体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ASEB栅格分析法,从健身体验角度运用ASEB矩阵模型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健身体验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等建议,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引入了全新概念——健身体验.旨在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新思路,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认为成都市城乡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运行状况及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分析了其差异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应以人为本,在促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区域性与城乡统筹相结合的方法,强调以理论研究为引导,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供给标准和评估方法来增加社会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参与,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为推进农村体育发展而实施的公共项目之一。项目制成为调整国家财政关系、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措 施。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呈现了转移支付与资源汲取、形式统一与地方多元、条块分割与服务整合、项目公平和项目效率、迎检对上 与服务对下等5种迥异的逻辑冲突,突出展示了我国体育项目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即国家农村体育发展意识的僵化,地方体育治理成本加剧,“为 政”而非“从民”的政绩观,重视“项目数量”忽视“项目质量”的发展观,“现代”压倒“传统”的体育传播观念等。建议强化需求引导机制,推进公民参 与治理;削减专项性涉农体育项目,提倡一般性转移支付;后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取消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要求;尊重农村体育发展的规律,促 进发展模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程、特征及进路进行研究。我国城乡体育融合经历了兼顾发展、分离发展、调整发展、反哺发展、融合发展五个时期。基本特征:兑现地位均等,但普惠共享还不充分;实现互补发展,但乡村体育多元化功能存不足;促进要素自由流通,但全面融合存障碍;推动共同繁荣,但乡村体育发展短板问题明显。进路:推动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普惠共享,推进乡村体育多元化发展,促进要素全面融合发展,保障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作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是为了满足城乡居民体育权利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的体育需求。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本质、理念、着眼点以及实现路径进行讨论分析,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理论构建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