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在比较视野中分别对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进行解析,突显了各自的特殊性,从而对症下药,为更有针对性地导控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舆论、更有效地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提供启示和参照。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发生SARS病毒、禽流感、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山西矿难、华南地区大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这些事件给民众的情绪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造成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如何把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如何把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是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不可回避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转变传播观念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媒体传播策略则是解决这些关键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智宇 《新闻前哨》2012,(9):17-18,21
2007年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施行。在此前后,学界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大多是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对单一类型突发事件所进行的研究,少有从系统的角度探究不同突发事件之间发展演化的规律。事实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四类突发事件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相反,一类事件与另一类事件之间时常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四类突发事件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王威 《青年记者》2016,(6):96-97
201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天津港爆炸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情况,强调要及时准确、主动发布事故及其处置权威信息,有效沟通回应社会群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持续不断发布事件的权威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但是突发事件的信息建构要遵循有益的指导原则,这些指导原则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理解和建构风险信息,以便受众迅速理解风险发布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不仅包括伤亡通报、救援进展等信息,更需要关注受众理解相关信息的能力、突发事件引发的高强压力状态下受众情感方面的潜在问题.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强我国政府部门突发事件信息的建构和发布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梳理美国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遇到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分两类:一类是自然性突发事件,指由于自然原因引发的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和较大影响力的非正常事件,如自然灾害和非人为的重大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一类是社会性突发事件,指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引起的对社会具有强大的震撼性和破坏力的非正常事件。对自然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我们顾虑较少,一般不存在什么争议,而社会性突发事件由于牵涉到各方面的社会矛盾,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冲突,对人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均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报与不报及如何报道的问题上分歧很大,成为报道中的难题,因而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危机主要形成于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事件在发生前的隐蔽性,如: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安全事故和灾难事故、公共管理和社会治安类突发事件等。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使我们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应对方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带来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形成危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临界点和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近年来,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发生频度高,种类多,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1999年的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轰炸、法轮功围攻中南海、中美撞机事件、2001年的南丹特大矿难、2003年的抗击SARS、禽流感、2008年拉萨打、砸、抢事件、汶川大地震、贵州瓮安群体事件等等。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在中国GDP中占相当比重。  相似文献   

8.
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性新闻,因其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强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向性;影响广泛,具有社会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灾难事件大致可分为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突发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由非人为因素或自然不可抗力引发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如水灾、火灾、地震等;社会性突发事件则是由各种社会矛盾和人为因素所引发的事件,如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责任事敌等。 无论是社会性突发事件还是自然性灾难,都因冲突强烈,  相似文献   

9.
所谓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突然引发的事件,包括恶性事故、人为灾难、自然灾害、涉外事件以及其他敏感的事件。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知、危及公众利益、易引发媒体关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于突发事件的统一分类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与突发事件近乎相同的特征,并且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不断增长,社会热点问题应当作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李师荀 《新闻世界》2014,(6):241-243
重大突发事故往往会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媒体对事故的报道如果成功,可以很好地引导舆论,疏导民众情绪。如果报道不成功,则不利于对事态的控制,容易激起民怨,甚至引发群体事件。所以,事故类新闻报道是媒体实践中必须要紧抓不放的课题。2013年11月22日青岛黄岛区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我国媒体对这起事故高度关注,形成了全国性的舆论态势。本文以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此次事故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对事故发生后一周内的新闻进行三个层级的结构分析,探讨我国媒体在事故类报道中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处置突发事件,是武警部队的重要任务。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由于突发事件国际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所以国际媒体尤其是西方强势媒体都争相报道。对我国的这类新闻,他们更是不遗余力,与中国同行争夺突发事件报道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的突发事件是具有发生突然性、时间偶然性、事件相对可预料性、处置紧急性、后果重大性等特征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根据发生的因素可分为主观类突发事件、客观类突发事件、政治类突发事件、信息网络安全类突发事件、失窃类突发事件等。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构建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矿难报道的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煤矿安全事故因其接二连三地发生,频率之高、伤亡数字之大,成为媒介的报道重点。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3000余起,矿工死亡近6000人。2006年,在政府大力整顿下,情况有所好转,但大大小小的矿难仍以惊人的伤亡数字震撼着大众。  相似文献   

15.
李运龙 《新闻世界》2011,(11):197-198
对于灾难事故性事件来说,由于其具备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大性等特点,其较高的新闻价值使得很容易形成对灾难事故原因、现状及责任追究等的调查性报道。因此,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对灾难事故调查报道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新闻摘要和新闻事件两个方面对央视大火的两篇调查报道进行叙事学分析,从而探讨灾难事故类调查报道的报道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邹妍艳 《新闻窗》2011,(3):49-49
公共突发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死伤、财产损失、生态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国务院对突发公共事件做了分类,认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或者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有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传染病疫情、社会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8.
张阳 《新闻前哨》2012,(4):71-7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急剧上升。"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对于媒体,尤其是地方台来说,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找寻受众关注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解释,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突发事件是指发生突然,与社会公众密切关联,极有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其他威胁公共与社会安全的事件。2022年以来,东航航空器事故、重庆山火、泸定地震等突发事件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报道。长期以来,报道的时效性、事件的完整性和报道的深刻性是新闻界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