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报纸游戏8则     
<正>报纸和纸球已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器物,因其价廉、易取、安全及功能广泛而备受我校师生的关注与青睐。通过参与2005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举办的“鲤鱼跳龙门”报纸游戏通讯赛,在拓展思路的同时,报纸也成为我校体育工作中大量采用的教学器材。简单易取而又造价不高的报纸与纸球对于我们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来说可真是价廉物美。现将我校创编的8则报纸游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旧报纸或挂历纸可以作成各种各样的纸团(球)、纸棒、纸片、纸条、低环(圈)等,将其合理运用到体育游戏教学中,可以提高学  相似文献   

3.
一、体育特色项目内容 1.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创办自己的特色?选取怎样的突破口?农村学生经常喜欢将木棍、竹条、布条、木块带到学校作为玩具,喜欢在地上拍纸画,而且玩到满头大汗,这些学生活动场景纳入到教师的视野之中,于是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家庭废弃的材料都成为教师开发体育学具的有效资源.教师就带领着学生用铁丝将汽水瓶盖串起来自制成摇铃,在大课间的摇铃操中使用,后期用报纸和彩绳做成大号纸球,并设计了单人球操和双人球操在大课间推广;利用旧布块或者旧袜子装上沙制成沙包;利用塑料绳和小零件制成毽子;利用旧报纸、草稿纸和粘胶带制成小纸球(投掷时使用)和大纸球(传接球、足球中使用);用牛奶的塑料瓶装上小石头自制了响瓶;利用牛奶罐穿上绳子自制了高跷;利用报纸自制了宝剑;利用竹竿刷上油漆自制了魔竿等等.  相似文献   

4.
游戏目标:通过投弹、攻堡、救人的过程,学生能提高快速奔跑、准确投掷和合作运人的技巧,增强合作意识。游戏准备:在田径场或草地上标出长30米,彼此相隔2.5米的跑道若干道,在起点处设“安全区”,在终点处设“敌”堡,堡内放置小旗一面。每组一个报纸做的纸球。游戏方法:四人一组,一人站在堡内作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多年的实践,本文将介绍一种用废旧报纸等物品制作经济实用、美观耐用的"纸足球"的方法及其妙用。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无球可踢的问题,还做到了"废物利用"。一、"纸足球"的制作  相似文献   

6.
刘海锋 《收藏》2006,(8):86-87
2001年至今,我收藏的“文革”报已达418种(其中“文革”小报362种)、2000多份,涉及到当时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这些“文革”报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国家及各省、市办的的纸、有资料报道此类报纸到1976年全国仅剩236种,但报纸存世数量较多;另一类是由学校、工厂、机关、团体等“红卫兵”“造反派”群众组织出版的五花八门的“文革”小,版面大部分为4&;#215;4版,少部分为2&;#215;4版或8&;#215;4版,其现存世种数目前尚难确定,有资料报道在6000种以上,存世数量已较稀少。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尝试利用废报纸,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出属于自己的"球","编"出自己喜欢"玩"的"足球"游戏,以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发展学生体能。一、变废为宝,做自己喜欢的"球"(一)原料准备废旧报纸若干张,胶带纸一盘,小锤一把。(二)制作方法1.外形要圆。在制作中发现,如果球的内核不圆,就会影响球外层的圆滑度,从而导致外表不圆。因此,在制作内核时,里面  相似文献   

8.
<正>一、纸球游戏1.千难万险(图1)将若干纸球相距一定距离放置,让学生依次从纸球上方跳过,跳的方式可采用直腿跳、深蹲跳、侧跳或单脚跳等。该练习旨在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发展弹跳力,  相似文献   

9.
深宫夺宝     
游戏目标(水平二):能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时,表现出合作行为,发展相互间的信任感。游戏准备:纸球40~60个(废报纸团成球,可用其它物品如沙包等代替),箩筐5个,蒙眼布条(眼罩)4条,标志杆4根。在各队起跑线置一标志杆,前距2~4米放一个纸球为障碍,每队设置4个左右,场地中心放一大箩  相似文献   

10.
<正>报纸与纸棒如果能合理地开发它的功能,就可以"变废为宝",创造出一定的实用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报纸与纸棒,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一、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1.在跑的教学中:将若干纸棒或将报纸对折,卷成圆柱,定点定距摆放成不同形状,让学生绕其做蛇形跑、曲线跑、折线跑等各种练习;将其按适当距离摆放,  相似文献   

11.
1体育设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1.1从废旧物中的再开发在体育设施资源开发方面,已经有所收获,基本发挥废旧物的可利用价值,用比较常见的报纸、矿泉水瓶等能开发出多种体育教学器材。【案例1】在学习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时,大多数女生感觉球硬、怕痛,不敢发球。笔者选用纸球来代替排球学习发球动作,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学生提问是课堂创新的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堂前滚翻课上,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球和木块哪个易于滚动?”接着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纸球和木块进行演示,并让一个学生出列尝试体验,最后得出结论:球比木块容易滚动。我正陶醉于刚才的情境并准备总结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时,突然,魏宇同学举手提问:“如果作用于木块一  相似文献   

13.
一、纸球的制作 把废纸揉成一团作球心,外面用稍大一点的废纸包住,这样层层纸包纸,最外面用透明胶带封住,不让其脱散,即为一纸球。根据需要纸球可做大,可做小。  相似文献   

14.
庄文勤 《武当》2009,(12):1-1
小时候,父亲让我同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果然,我的字大有长进。其问原因,老先生说,因为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以后还有机会,所以就不能完全专心;而用最好的纸,你就会感觉机会的珍贵,有一种很正式的心态,从而也就比平常练习时更加专心致志,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很喜欢垒球掷远,我校班额大,户外上体育课的学生多,而校操场狭小,所以垒球掷远教学易发生事故。教学中我总结出用“纸”制作垒球及投掷方法,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一、制作方法将废纸团成似乒乓球状,然后一层一层包起来,直到直径为3.5~9cm,重15~25g的圆球,然后用不干胶带将纸球缠绕几周,使其不松开为宜,这样“垒球”便制作成了。为使垒球体现个性用不同的彩色纸制作,也可用彩笔在垒球外画出各种图案。二、纸“垒球”的优点1.制作简单快捷,废物利用。携带方便,不怕压、垫、丢失。节约投资。2.投掷效果非常好,纸“垒球”的阻力大,空…  相似文献   

16.
纸篷功     
纸篷功,属民间传统硬功,专练拳的硬度,以提高拳面抗击打能力,其练法简便易行,主要有打纸靶、打纸墩两种。 一、打纸靶 将一叠5厘米厚的报纸或牛皮纸,四角扎孔用绳系紧钉挂至墙上或树干上,高与肩平,每日早晚用单拳或双拳旋击纸靶中心(图1)。力达拳面,力尽为止。待练至数月后再练打纸墩。 二、打纸墩 造旧报纸或旧书本,用细绳束紧成一尺见方或长方形状,重约10斤;正中系一长绳用于回拉纸墩,然后置于桌面或床板上。桌面和床板长约2米,高同  相似文献   

17.
论乒乓球击球过程中的“人—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乒乓球击球过程中“人—球”关系的内涵;阐明了调节“人—球”关系的专门化知觉,即方位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提出了移动、调节身体重心等调整“人—球”关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进行创新,内容包括:①场地:在传统蹴球场地对边中线1/4处设置4根障碍柱,其地面高度与球的直径等高,四柱的连线成正方形,其中心在蹴球场中心,每柱离边线距离为1/4边长;②器材:将运动员的平底运动鞋创新为脚底有条纹、园钉等各种形式的纹路与图案的、任何规格的运动鞋;③技战术:技术上主要体现在原有的“蹴”、“挤压”技术基础上增加“捅”、“蹬”、“踩”、“拔”、“拉”、“滑”、“搓”等技术,要求运动员掌握蹴侧旋球、回旋球等;战术上主要体现在围绕障碍柱设置障碍球以及利用障碍柱或本方球进攻等;④竞赛规则:改原规则“用脚底蹴球”、“穿平底运动鞋”为“用脚蹴球”、“可穿任何规格的运动鞋”。取消了部分不利于蹴球创新与发展的规则;⑤计分:增加本球击障碍柱、击本方球的计分方法。结果表明:创新后的蹴球比传统蹴球:①技术更细腻、更全面;②战术变化更多、更复杂;③更能体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④比赛过程更曲折、更精彩,趣味性、观赏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亦诺 《中国学校体育》2005,(3):i004-i005
4月1日那天,记者驱车从西安出发,翻越秦岭来到陕西省镇安县城关小学采访。在欢乐的校园里,在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中间我发现,那里的孩子特别喜欢玩一种民间游戏。该校优秀体育教师李书涛告诉我,孩子们玩的叫“蝣蝣车”。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李老师在蝣蝣车的基础上,用废旧报纸为孩子们发明制作了一种新的体育器材——蝣蝣球。同学们非常喜爱这些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蝣蝣球,玩起来更是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大家不仅自己制作蝣蝣球,还在体育课上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玩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蝣蝣球不仅为城关小学的体育课增添了新内容,也…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乒乓球过程中“人-球”关系的内涵;阐明了调节“人-球”关系的专门化知觉,即方位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提出了移动,调节身体重心等调整“人-球”关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