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班级管理中尖子生表现出来的违纪现象什么是优秀生?具体来说:优秀生应该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在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的眼中,优秀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尖子  相似文献   

2.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优秀生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各方面可以作为学生仿效、学习的学生。优秀生威信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班级的学习、纪律及整个班风。因此,树立好优秀生的威信是抓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教育实际中树立的优秀生与标准优秀生相比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只是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成了优秀生,因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的差异和缺陷,使优秀生的树立带有树立者个人主体的特点;从优秀生的形成过程看,优秀生是由一些在品德、学习态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许多教师只教书不育心,许多家长只养儿不育人,优秀生缺乏良好的性格及心理调适能力,以致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了使优秀生成为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永春 《中国教工》2011,(12):38-38
许多教师习惯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三类: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优秀生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不仅学习认真,成绩拔尖,且学习悟性高,自觉性强,往往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青睐。但是,优秀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阶段,同样会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自身优势带来的问题:高傲自大、自私狭隘、感情脆弱、甚至自闭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被其优秀的学习成绩所遮盖,很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及时地给予教育,引导优秀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学习和生活中的位置,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关注优等生     
在学校,我们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疏于管理,认为他们是放心学生,是老师手中的宝贝。这致使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习成绩优秀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  相似文献   

8.
作为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个性特征都不相同,因此,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也要根据不同特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特别是优秀生的思想工作。由于优秀生的“优秀”,优秀生往往容易产生“骄、娇”二气,他们的缺陷往往不仅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就是教师也未必看得真切,可怕的是,由于他们是优秀生,备受老师喜爱,对他们身上的这些缺点许多教师都能迁就,或者认为是“瑕不蔽玉”,所以视而不见,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以致任其发展,使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肆以蔓延,痛失教育良机。  相似文献   

9.
所谓“个别教育”,是指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两“冒尖”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通常人们惯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但分数往往掩盖了优秀生的缺点和弱点,也掩盖了后进生的优点、长处。所以做为教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相似文献   

10.
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现在的许多优秀中小学生,虽然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消除,必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一、对优秀生认识的误区优秀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与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有直接关系。而家长和教师的这种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又与他们对优秀生的片面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秀生是学校教育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学生在成绩优秀的背后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为了使优秀生真正的优秀,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  相似文献   

12.
季丽梅 《教育》2015,(7):11-12
在我们任教的每个班级里,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后进生、优秀生,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可能将更多的爱洒向班中的后进生,而忽视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实,在那些所谓的优秀生身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即使他们天生是块美玉,同样需要我们精雕细琢才能成器。因此,作为教师,也应满怀爱心地注视优秀生的成长。引导教育,树立远大理想一般来说,优秀生的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把学习上的精力分散在其他方面,就  相似文献   

13.
刘莉 《教育艺术》2010,(4):60-60
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既包括对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也包括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对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一、做好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人民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信心把学生教好。而要教好的不只是优秀生,还有那些更需要关心的"问题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用爱心、耐心、行动去感化这些问题孩子,让他们不再是"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一、“优秀生”的定义 一提到优秀学生,多数人会想到德、智、体、美、劳伞面发展。本文中的优秀生指数学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包括3个方面:①品学兼优的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堂以及家庭作业按时完成。②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是比较调皮,课堂上喜欢捣蛋,学习不够踏实,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参差不齐,这样在教师的意识中容易产生所谓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但实际上,优秀生和后进生的界线却是模糊的,只要教师教学得当,后进生转变成优秀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改变后进生的学习现状。  相似文献   

17.
学会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爱而不偏才是真正的爱.只有不带偏见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才能使他们虚心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一、对优秀学生要严爱 优秀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良、思想进步、工作积极肯干的学生.这些人大多是学生中的干部,教师工作的得力助手.但是,即使是优秀生,也同样有缺点和不足,而且也会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偏爱,对他们的缺点不能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问、问而不教.作为教师,既要爱他们好的一面,又要从爱护出发,指出其缺点和不足,严格要求他们.  相似文献   

18.
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相对优秀的学生,我们称为优秀生,对于优秀生的管理,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轻松的事情,班主任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去管理.事实上,对于优秀生的管理,就班主任而言,并不是如想象般地那么简单、轻松.他们之所以优秀,原因在于:智商相对较高、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比较认真刻苦等.  相似文献   

19.
学习优秀生是指那些学习刻苦,天资聪颖,成绩突出的学生,简称学优生。这个群体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将来一般能够升人大学,有的还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甚至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因此,学优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如何,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能促使"后进生"进步乃至转变;那么,发现优秀生的不足之处,适当予以批评,则能提高优秀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受益无穷。请看下面几个使人痛心的例子:一个在小学与初中都很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因不能再保持优秀了,竟致神经衰弱而不得不休学;一个从小学到中学都很优秀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后因不能再保持优秀了,竟企图自杀--这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个高二的优秀生钱某(班长、团员)因被人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