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专业版权代理机构在图书贸易中起到了渠道和桥梁的作用,促进了版权贸易的形成.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对版权的引进和输出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因此专业版权代理机构理应大有可为.然而实际情况是,相对于国内近600家出版社、2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逾万家报纸期刊和新兴网站而言,目前我国的20多家专业版权代理机构不仅规模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在经营上也是苦苦支撑,举步维艰.而同期,尽管我国至今未批准任何国外机构从事涉外版权代理,但一些境外出版集团和专业图书版权代理机构却看好中国图书市场,纷纷抢滩中国,设立代表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具有全球时效性的版权资源和专业优质服务,获得了国内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中国版权代理机制的比较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与西方版权贸易发达国家的比较,抓住版权代理体制创新做一些解析:在版权代理方面。其机构和制度都在中国有待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不仅仅是规模化和人员培训等皮毛小事,还要思考如何培育版权贸易中的内生机制,使得内生性非盈利版权代理机构发展壮大,以此促进中国版权贸易的发展和应对来自国际版权贸易巨头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版权贸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红 《出版经济》2003,(10):13-16
版权贸易主要指围绕着版权许可和版权转让而进行的贸易活动。属于服务贸易范畴,是与智力财产权相关的贸易活动。欧美和海外也称为版权交易。表现形式是版权的引进与输出。1991年6月1日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加入公约  相似文献   

4.
版权书之危     
谭嘉  刘莉 《出版经济》2004,(9):13-15
版权贸易的欣欣向荣,也不尽是阳光无限,其中也暗藏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处在发展的“瓶颈”,版权书贸易何去何从? 版权贸易一边倒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竞争力的低水平呈现,主要表现就是部分出版机构把版权贸易图书作为自己的主要赢利点,版权书引进数量之多背后是出版原创力量的薄弱。  相似文献   

5.
版权贸易断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贸易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我国出版业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版权贸易的蓬勃发展,一些出版机构急功近利、盲目引进和只重引进、忽略输出的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忧虑.  相似文献   

6.
刘禹 《出版参考》2007,(10S):27-27
作为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出版行业的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向来十分重视版权工作。版权贸易是版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版权贸易从引进版权起步,进而与重要出版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迄今已形成引进、输出、合作开发新选题并重的良好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版权贸易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泛指版权的许可使用或转让,包括涉外版权贸易和国内版权贸易。狭义仅指涉外或国际版权贸易,主要是指版权引进和输出。一般情况下,版权贸易仅就狭义而言。本报告数据来源国家版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版权引入主要由国内市场拉动,版权输出则高度依赖政府扶持。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版权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提升国家创新能力、通过政府扶持提高出版企业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借助代理机构、完善版权法律以及充分利用网络是改善我国版权贸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9年以来,中央一系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为版权经济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出版走出去"战略则为我国版权影响力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伴随网络的勃兴和新闻出版业的改制,版权贸易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版权商品化和版权资本化将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期。实物贸易与版权转让量将不断扩大,版权贸易也将由单向输出向深度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北京地区图书版权贸易活跃,版权引进与输出结构日趋合理,但逆差仍然存在.以调查采集数据为依据,总结分析北京地区出版社版权贸易尤其是版权输出贸易现状,发现北京地区出版社版权贸易业务占重要地位,版权输出地区、种类及数量逐年扩大或增加,但是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国际化版权运营方式、专业化代理机制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版权贸易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最直接、最稳定的渠道,体现了本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选择.1988年以来,以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成立为开端,中国出版业逐步建立了版权代理机构,开展国际间的版权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2.
张书林 《出版广角》2015,(17):92-93
少儿图书对外版权贸易在版权引进的示范引领下,逐步为原创作品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利好政策的助推,近年我国对外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增长,版权输出与引进逆差比逐步缩小。我国少儿图书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版权贸易模式,逐步过渡为“融进来”到“走进去”的版权贸易业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海内外版权贸易极为活跃,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版权贸易作为知识产权贸易,充当了当前国际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的一个经济角色。如今,版权贸易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我国的版权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91年以前为第一阶段,版权输出大于版权引进,且版权贸易量较少。1991~2000年十年间为第二阶段,1991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也相继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相似文献   

14.
版权贸易是沟通中外出版界合作的重要桥梁,如今,版权贸易已是国际经济贸易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发展的领域之一。版权贸易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版权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1990年的11年间为最初的阶段,也可称作合作出版阶段。当时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很多出版单位积极与海外出版单位合作,也进行一些版权贸易,但数量较少。1991—2000年版权贸易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1991年6月份,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并相继加入了《…  相似文献   

15.
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各出版机构都加大了版权贸易特别是版权输出的工作力度,同时也对版权贸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对于如何做好版权贸易工作,笔者有一些粗浅体会愿与业内同仁分享,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版权代理人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和作者打交道的,他们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国内外的作者,代理作者的版权;另外一种则是指工作在出版社或代理机构,交往的对象是海外的出版公司。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后一种,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版权贸易。我国的版权经理人多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7月4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召开版权贸易专题研讨会,来自10家版权贸易重点单位的有关专家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动态监测数据库》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了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现状与进展。会议分为"少儿、文学图书版权贸易"和"对丝路国家版权贸易"两个专题进行。根据与会专家介绍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图书版权输出规模不断扩大,版权输出结构不断完善,出版单位对版权输出日  相似文献   

18.
苏贵友 《出版广角》2013,(12):24-27
中国近现代文化失败主义和虚无主义导致现当代文化自信的缺失,而文化输出中意识形态意图更使版权输出举步维艰。当务之急应加强文化创新,恢复文化自信,使版权贸易回归商业行为属性。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往往带动文化的扩张,版权输出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确立实施,中国版权输出不断取得突破,然而效果影响与海外版权引进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出现我国不断缩小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但图书版权贸易逆差额却  相似文献   

19.
王清  韩飞  李星 《出版科学》2006,2(6):52-56,37
"入世"五年来,我国版权贸易进一步发展,版权贸易数量与版权交易额均不断提高.同时,出版界及学界日益重视对版权贸易的学术研究.本述评主要围绕版权引进与输出两方面梳理五年来我国版权贸易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落实国家"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顺应国际版权贸易环境的变化,人民卫生出版社不断创新探索,多措并举,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版权合作,开拓版权贸易的途径和范围,取得了中西医并举、引进输出兼顾、多语种并重的版权合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