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中小学校园网普遍采用用户共享固定带宽接入的联网模式下,P2P应用大量占用网络带宽成为校园网管理的突出问题。在没有对校园网P2P应用进行策略管理的情况下,P2P应用的流量一般占用了网络60%~90%的带宽,使得学校的正常应用往往得不到保障。文章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在实地调查大量校园网实例的基础上,针对P2P应用,从客户端和出口两个方面分别运用Windwos2008组策略禁止相关软件运行和Forefront TMG 2010流量插件限制线程、流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由于P2P应用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络内各种P2P软件的广泛应用严重占用带宽,造成网络的严重拥堵,通过简要介绍了P2P的现状,并对校园网络和学生机房中P2P的使用提供几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述在漳州一高校校园网络,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的多频道网络电视台系统规划和构建,通过有效利用现有设备,整合网络、带宽、和计算机终端的基础,实现数千人并发的网络视频直播等多媒体综合应用,并采取简捷安全的管理方式和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使得师生能够通过每台计算机终端流畅地收看本校的多频道网络电视,浏览和共享多媒体信息资源,满足校内不同访问人群的教学、工作、新闻、娱乐等需要,实现教学应用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赵侃 《考试周刊》2011,(56):160-161,100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发展,现在P2P流量控制已经成为各高校校园网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网络运维状况,对P2P流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提出了一套P2P流量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校园网络流量控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化校园网络规模和业务流量的快速增长,复杂多样化的网络应用占用有限的带宽资源导致关键网络应用带宽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通过部署专业流量控制设备,在网络设备上实施流量控制策略,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加强校内网络资源建设等方法,分时段、分用户、分区域制订和实施不同的流量控制策略。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有效优化校园网络带宽资源,减少异常网络攻击流量,合理疏导校园网出口流量,有效保障了校园网关键网络应用的带宽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P2P的发展和应用,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已由单纯的带宽应用策略限制发展到对网络应用服务的限制与管理。分析了P2P协议的工作原理,基于本校校园网络,探讨了P2P应用的管理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网络》2006,(9):80-80
校园网流量分析、安全及带宽控制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带宽不断提升,接入类型多,及其混合性的网络特性等种种因素,都增加了校园网络管理的难度。学生虽然属于经济弱势群体,但网络盗/滥用现象若不能得到控制,将导致校园网“运”而不能“营”。常见的免费软件或者MRTG等工具并不能达到真正所谓的“流量可见”,无法实现运营投资成本的价值评估,更无助于快速定位网络故障。  相似文献   

8.
P2P技术的大量使用使整个互联网的网络流量急剧增加,这对于以太网接入共享带宽的高校校园宽带接入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对P2P业务流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识别、控制可行性监管策略,对实现校园网的高效率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校的网络设备已经购买多年,面对如今P2P下载等大流量的网络应用已经力不从心,校园网络速度变得很慢。然而,投资购买限制P2P、电驴等应用的网络设备会很贵,不仅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而且网络协议更新快,这些设备的升级也会跟不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网络》2006,(5):12-12
PPLive已经拥有几十万同时在线用户,这种以P2P方式进行的IPTV应用。正在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深入到每个网民心中。类似的P2P应用、视频应用正在成为带宽“杀手”。在未来,我们未必要求自己的电脑硬盘空间有多大,我们需要的是高带宽。通过网络调取资源,而不必知道自己所需资料的具体位置——只要需要,随时可以从远处调用……这些应用近在眼前,它们都需要一张拥有足够带宽的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对等网络的定义、结构和应用等特点,分析了校园网中P2P流量检测技术、P2P流量控制技术以及P2P管理解决方案,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对等网络的定义、结构和应用等特点,分析了校园网中P2P流量检测技术、P2P流量控制技术以及P2P管理解决方案,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向大规模的用户群提供高质量、可交互的流媒体服务一直都被认为是当今Internet应用难点之一。传统的Client/Server架构的流媒体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并发用户对高质量流媒体服务的需求。而P2P流媒体却有效解决了传统网络电视对用户带宽、服务器负载的高要求,也使得网络视频给用户带来全新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4.
混合模式数据分析P2P网络流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流量在对Intem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要有效地识别P2P流量。本文概述了主流P2P流量检测技术,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合模式P2P流量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P2P流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的广泛应用,校园网资源也逐步被P2P应用所挤占,造成了一定的网络拥堵,对基于校园网的学习与办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流量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针对校园网P2P流量的管理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等网络(P2P)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流量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宽带资源,对互联网构成了威胁,而P4P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宽带资源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校园网络的出口带宽和流量控制问题解决的成效已成为学校网络服务质量好坏评判的重要标准,网络出口带宽和流量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马立军  覃纪武 《文教资料》2006,(10):162-163
Peer-to-Peer(P2P)网络被喻为第三代网络,采用的是点对点分散式网络架,它不需要服务器的中转,使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更大范围地实现资源共享。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校园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存在的资源共享瓶颈,通过P2P技术与传统的校园网络构架的对比,在分析P2P技术的关键技术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在校园网络引入P2P技术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P2P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超过了Web而成为在流量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型应用。由于P2P协议特点,P2P应用对网络带宽具有极强的抢占能力,严重影响了网络其他业务的正常展开。而目前网络设各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管手段,不能感知到P2P应用,导致网络运营商对网络的运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对P2P技术发展过程进行了归纳,并对P2P识别技术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P2P信息共享就是利用P2P技术在网络上共享价值信息,而信息共享也一直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P2P技术中最典型的应用.与传统网络系统相比,采用P2P技术来共享信息资源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中的带宽资源和边缘资源,从而提高了系统数据通信的效率.而目前运用于信息共享的P2P软件也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