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炒星”,人们并不陌生。按说,“明星”是有客观标准的,或者说是社会公认的。加上一个“炒”字,便将人们“炒”糊涂了。就像是荧火虫飞上夜空,同满天星斗混为一体,让人一时分辨不清。你“炒”他“炒”,“炒”得又火又玄,不亦乐乎。其用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或借“星”扬名,或借“星”发财。近来,大概是出于一种“压力”(当然不排除有出于社会责任感的),“炒星”才逐渐趋于降温。“炒星热”还未完全冷却,“名人热”又悄然升温。有几家不甘寂寞的报刊,有几个耐不住清静的文人,又打起了“名人”的主意,做起了“名人”的文章,刊载了一些不应刊载的东西。本想搞点新的“轰动效应”,结果却造成了消极的社会效果,受到了读者的批评。 名人的概念是很宽的。名演员、名作家、名歌星是名人;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是名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名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同样是名人。他们之所以由凡人成为名人、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炒风”日盛,被“炒”得炙手可热的几道主菜是:股票、房地产、明星、文稿、高尔夫、纪念品……。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炒”家怎么“炒”?今年将“炒”什么?请看内文。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明星消费”现象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观星”阶段、“乐星”阶段、“造星”阶段、“秀星”阶段、“虐星”阶段。目前明星跳水节目的强势来袭说明,如今公众已不满足对明星歌声、表演和脸蛋的“消费”了,而是直接进入到了“身体消费”阶段。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明星消费有没有底线?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如何创新?未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虐星”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明星竞技类节目”还有拓展的空间,不过从长远来看,“虐星”过后,我国的“明星消费”将走向“温情”,手段也将趋“隐蔽”。  相似文献   

4.
从薄刀峰下来穿过一片松林,零星看到不少兰花,空谷幽兰的样子,让人驻足。大别山区一带蕴藏着丰富的野兰花资源,不过前几年的“炒兰”之风,让野生兰花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早年遍地兰花的美景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5.
星价高低论     
都说“星”价太高了,开口就是几万,十几万的。明星不该这么漫天要价。想想看,一个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们的新闻媒体对“星”们——歌星、影星、舞星、笑星、体育明星的宣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辟专版、开专栏、作专访,不惜版面和时间;说轶事、谈爱好、讲家世,连隐私也不放过。每有新“星”升起,报纸广播电视都要大红大紫地“热”一阵子,有时直“热”得明星们上街都要戴墨镜、捂口罩,掩真容,生怕被人认出来。不仅宣传大陆的“星”,还万里迢迢,把港台、外国的这“星”那“星”也一个接一个地引将进来凑热闹。相比之下,对“家”——在科技、教育、经济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冯小刚、王小丫准备在华艺出版社出书后又“改嫁”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事,又把“明星书”推向了前台。“明星书”究竟在图书市场中处于什么位置? 明星利用各种机会抬高自己的知名度:炒绯闻、打官司、拍广告,再加上现在普遍使用的出自传或出写真的方法。出书对明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多少都能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虐星”现象透视 1.明星跳水竞技类真人秀《星跳水立方》.《星跳水立方》策划人员为了提高节目知名度,吸引受众眼球,将毫无跳水经验的明星们拉进体育行业.专业的竞技比赛使得明星们用生命来表演跳水,轻的被呛水、被水花拍伤,重的甚至被水拍晕,还有的耳朵进水短暂失聪.明星们频频受伤,“虐星”表演却在继续.一时间,跳水“虐星”在电视上频频上演,观众看到的不是明星们的励志表现,反而是其出丑或者身体走光等尴尬的场面.节目中对于明星身体的消费,以及观众对于明星身体的窥视,使得节目失去了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落入了泛娱乐化的潮流中,演变成了滑稽的表演.  相似文献   

9.
书业内外     
文化炒作:注意力是万恶之源?据《广州日报》报道:如果说几年前,明星丑闻还被作为一种隐私窥探的话,那么今天,“炒作”已经是—个路人皆知的概念了。就文化炒作,尤其是低俗的文化炒作而言,注意力是万恶之源。对于低俗炒  相似文献   

10.
是否存在着电视综艺“明星”的“特点呢?初看起来,这个问题显得那么浅显,答案义可能会显得那么简单。其实舞台上的综艺“明星”与电视屏幕上的综艺“叫星”还是有区别的!综艺“明星”同任何一个演员一样,在  相似文献   

11.
明星制是香港影视产业的支柱.作为香港明星的“少林寺”,TVB的明星制可以被称为“片场剧星制”,在华语乃至世界电视产业中独具风格.本文以经验主义的观察和参与为基础,结合香港独特的语境,以TVB新星徐子珊为个案,批评性地剖析了一个电视明星被选拔、培养、控制和利用的过程,概括了“片场剧星制”的五大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对香港电视产业进行历史追踪和现状剖析,希望对全球华语电视产业及其研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2005年,我们认识了很多明星,而在印刷业,尤其是CTP领域中,爱克发公司旗下的:Azura绿星版无疑是最具人气的“超级明星”。  相似文献   

13.
新世说     
某TV一档访谈节目,曰“偶像与榜样”,把劳模和歌星请来同台。但见劳模谦逊内敛、歌星侃侃而嚣张。原本明星出身的女主持人于启承转合之间,对歌星颇有几分酸酸的怂恿。然几作偶像等与榜样论时,有人发问:榜样是要几万元出场费的么?怪哉!……  相似文献   

14.
俞亮鑫 《新闻记者》2006,(12):50-52
近年来,内地媒体娱乐新闻变得非常热闹,炒种种黑幕、炒性感话题、炒大腕“骂街”、炒女星“怀孕”、炒明星生死……真真假假,此起彼伏.虽然可以炒得一时沸沸扬扬,铺天盖地,不乏轰动之势,但被戳穿后人们就会发现,这类消息大多是娱记们没事找事,故意编造。因此,有人感叹道,娱记,愚记也——专事愚弄读者的记者。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刻薄,但实际上,这股恶炒之风在娱乐圈越刮越猛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无“星”不成戏,无“星”不成广告——莫非无“星”亦不成报纸? 反正,报纸争聘明星作“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在某些地方已渐成新潮。三月上旬新鲜出炉的《潇湘晨报》,礼聘湖南本土笑星大兵作“晨报大使”。此前,当地另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的报纸《湖南广播电视报》,郑重邀请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2,(6)
对明星的宣传,特别是报道“星”们的隐私及其并不高尚的趣事轶闻,媒体的管理部门曾多次提出要求,一些正真的读者也慷慨陈辞,进行过尖税批评。然而,仍有那么些报刊对“星”兴趣甚浓,跟在“星”的屁股后面,围首“星”闻作文章。在这些报刊看来;“星”闻即等于新闻,而且报道的内容越来越广,挖掘越来越深,情节越来越细,色调越来越“艳”,大有一股沙里掏“金”,不掏个“金娃娃’誓不罢休之势!  相似文献   

17.
4月24日新华网报道,怪异的发型,另类的装束,令人瞠目的颜色之中包裹着一张稚气的脸,这样的镜头不断晃动在近期一些媒体举办的“2004明星学院”“超级女声”“明星擂台赛”“明日璀璨星”等各类“造星”秀中。几乎是一夜之间弥漫起的媒体造星运动,将一些青少年推向了所谓准明星的“峰巅”,这其间不乏一些只有14岁-18岁的在校中学生。  相似文献   

18.
任陇婵 《视听界》2013,(3):43-46
中国式的电视明星化终归是个半生不熟的东西,五光十色的荧屏上看似群星荟萃却是“萝卜开会”,繁星流动明灭不过是浮光掠影轻尘绮梦,电视节目及运营并未与明星有机融合为一体,电视与明星俨然成了“两张皮”。因此,有必要从实践和学理层面,对国内电视明星化的表征、成因及效应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期刊出版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出版存在问题的探讨吴奕宽近几年来,期刊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同类刊物的竞争更是空前激烈。在这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一、“追风”、“炒星”,盲目追赶时髦这几年市场变化莫测,读者热点不断转移,时常呈现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令人难以扑捉。有的刊...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不太爱哭的人,但是有时候也会挤出几颗“金豆子”,不过这些“金豆子”也分酸、酣两种。 有一天,我正在无聊地看着嬉戏玩耍的同学。突然从我的身后传出一声“打开了”的叫声,我向后一看,原来是林星超把韩康的秘码文具盒打开了,看他那神情,简直比哥仑布发现新大陆还要兴奋。我便问他:“你是怎么把它打开的?”于是,他详细地告诉我打开文具盒的窍门。正当他说的眉飞色舞、沫星四溅的时候,韩康从外边跑了回来。林星超顿时站在那一动也不动,好像是一截木桩。韩康走到桌子旁边,看了看半开的文具盒,仿佛明白了几分,立刻冲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