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6月12日开始到6月底,由于长时间连降暴雨和特大暴雨,我区发生了抚河全流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这期间,我作为我区灾情专题资料片主要制作人员之一,与大家一样,度过了一段高度紧张的日子,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灾情资料片,我原在新闻部工作时也制作过。但今年的制作与往年大不相同。一是随着灾情的发展变化随时制作,因而前后共制作了十版;二是既要剪辑画面,声像合成,还要撰写解说词。而这两大项任务,都是由我主持、主笔进行的。我们是6月16日中午接到台里任务的。这天下午,即着手将已有的画面素材剪辑在一…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2日—6月23日,我县连续发生五次洪水灾害。特别是6月22日,洪水来势凶猛、突然,又发生在夜晚,当日下午6时洪水开始上涨,本来防洪指挥部通告洪峰是次日凌晨1时才到,但因防洪堤两次缺口,当晚10时洪水就淹没了河口镇,自以为高地历次洪水都进不到位的地方,也是一片汪洋。交通堵塞了,人们无法行走,只有用船或竹排来往。县广播电视局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乘竹排在急流的洪水中来往各个险情地,抢摄镜头,留下各种珍贵的资料,并做出电视报道,为县领导指挥抗洪抢险起了很大的作用。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决定,要求县…  相似文献   

3.
6月18日,黎川县山洪暴发,数万人被困。 6月19日,资溪县城被洪水围困,多处山体滑坡。 抚河流域连日暴雨,抚河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大流量的特大洪水。6月21日晚6时30分,抚河唱凯堤决堤,造成唱凯、罗针、罗湖和云山4个乡镇受淹,10万多人受灾,昔日的农桑鱼米之乡顿时成为一片汪洋泽国。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23日 ,江苏响水灌河上一天两次出现了鲸鱼群过境的壮观场面 ,吸引着两岸成千上万的群众观看。作为当地响水县电视台的记者 ,我有幸拍下这一难得的镜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奇观。欣喜之余回味当时的采访经过 ,拍摄报道鲸鱼群过境场面一直让我感慨万千。5月23日下午 ,我完成其他采访任务回到台里 ,听同仁眉飞色舞地讲起上午灌河过大鱼引来众多人观看的场面 ,心里不禁一动 ,后悔没能亲自前往抢拍镜头 ,一饱眼福。这时 ,社会上对大鱼的说法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灌河里出现的大鱼是鲨鱼、…  相似文献   

5.
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儿子小时候读的一首诗,这是多么美好的诗情画意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乘着两头尖尖的小船,随着洪浪颠簸,感受到的却是面临天灾,人定胜天的壮烈。6月16日晚,崇仁县发生特大暴雨,县城大街小巷中,混浊的洪水顺流而下。我深深懂得,这场洪水意味着什么。作为台里分管宣传工作的副台长,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编辑部,除留下一名编辑和两名播音员外,其余四名同志全部安排到第一线采访。我选择去受灾最重的六家桥、白路、孙坊三个乡镇采访。这时编辑部主任对我…  相似文献   

6.
抗洪札记     
寻找小江珊去年8月3日至8月11日,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一个镜头:滔滔洪水中,一个小孩紧紧地抱着快要被洪水淹没的树枝,一只冲锋舟开过来,武警叔叔及时将小孩救起。这个小女孩叫江珊,才6岁。8月1日晚8点多,湖北嘉鱼县 洲湾长江内堤决口,奶奶带着最疼爱的小江珊往前跑,跑着跑着洪水来了,奶奶奋力把小江珊推上树说:“孩子,你要抱紧树别松手,等着解放军叔叔来救你……”奶奶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洪魔吞没了。就这样,小江珊在水中泡了9个多小时,直到第二天6时,两位武警湖北消防总队的叔叔把小江珊救起。这个镜头始终在我…  相似文献   

7.
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倾泻赣东大地,半年超过全年的降雨量是百年不遇的,载满历史的抚河大堤承受着惊涛骇浪一次又一次冲撞。2010年6月21日18时30分,多难的抚河唱凯堤被汹涌的洪水撕裂。顷刻,洪水吞噬即将成熟的庄稼,吞噬农民用一辈子心血砌起的楼房,吞噬成群的猪牛,  相似文献   

8.
6月,贵溪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洪水肆虐,山崩地裂,泥石流翻滚,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干群奋起,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灾歌。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那时,我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步行了500多公里路程,用双脚走出了数条现场新闻,拍摄了近千组精彩的抗洪救灾镜头。6月14日,洪魔袭击贵溪,我跟随鹰潭及贵溪的有关领导一大早驱车来到泗沥镇东洪村察看灾情。当我们赶到时,洪水正吞噬着这个村庄,然而不进入村庄,就拍摄不到该村受灾的真实情况,也拍摄不到干群抢险的好镜头。这时,我看到一…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1998年南昌之夏,因为洪水变得异常沉重;也有人说,1998年南昌之夏,正因为有了洪水才变得激越高亢。面对超历史的洪水,南昌市20多万军民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堤之将倾的英雄气概,在千里长堤上与洪水展开了一次次殊死搏斗。使全市11条10万亩以上圩堤和36条万亩以上圩堤无一溃决,为全省夺取’98抗洪的全面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创造了南昌市抗洪史上的又一奇迹。1998年南昌市的抗洪斗争,是一部党政军民激战洪流的交响曲,是一篇全社会团结协作的壮丽诗篇,是一首挑战大自然的抗天颂歌!三个多月,一百多个…  相似文献   

10.
1998年6月12日至23日,对于信江沿岸的铅山人来说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这十二天,是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十二天。一、雨情,就是命令6月12日上午,当县城河口大部分居民还象往常一样生活时,县广播电视局却进入了“一级战备”,局长黄祖清制定了汛期值班人员安排表,要求办公室准备好值夜班用的饼干、方便面;要求记者、维修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要到位值班,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摄编随叫随到,确保微波线路畅通,确保上级政令畅通,确保新闻安全播出。黄局长还主动打电话到防汛指挥部询问汛情,了解水位,要求防汛指挥部…  相似文献   

11.
两封通信一堂课尚政民段吉生“自明老师:因为我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您3月2日的来信(北京邮戳是3月6日),我直到23日才看到,复信迟了,请您原谅!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一遍一遍地读了您的来信,感谢您给我上了一堂难忘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课……”今年4月...  相似文献   

12.
98年6月,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倾注在抚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致使往日平静的抚河、黎滩河、东乡河、东安河瞬间变得浪涛翻滚,无情的洪水导致全区11个县市362万人口、156万亩农田遭受严重的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在这场与洪魔搏斗的过程中,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们视汛情为命令,把灾场当战场,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第一线,一幕幕山洪爆发、圩堤缺口,一幅幅军民勇斗洪魔的壮丽画卷,及时、准确、真实地录入了镜头。一条条新闻、特别报道谱成一曲雄壮地抗洪乐章。到最危险的地方去!6月22日,抚州电视台年近半百的黄定荣和…  相似文献   

13.
连日来,长江洪水超过了1954年的最高水位,目前荆州已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和各地新闻单位共有700余名记者,深入到荆州防汛抗洪抢险前沿采访。至8月13日,9天时间荆州市长江防汛前线指挥部按受国内外电话采访达100多次。 8月6日凌晨1时,沙市水位达到44.68米。8  相似文献   

14.
6月20日一大旱,我接到一个朋友来电告知,沪昆高速公路余江段被洪水冲垮路基,当时心里一惊,作为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知道“大事”来了。跟领导汇报后.我和同事出发了,台里调来了卫星直播车,这下真是“大”了。也就是从这天起,我和同事开始了艰苦而又难忘的抗洪抢险一线直播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长城上采访克林顿李希光6月27日23时,我们刚刚写完白宫新闻中心吹风会的稿子,就接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去慕田峪长城采写一条克林顿游览长城的稿件。“有没有登长城的专用记者证?有没有能够贴近总统的近身记者证?”职业习惯使我不忘追问了一句。得到的回答是:明...  相似文献   

16.
兴化九日     
7月8日上午9时,我从南通乘江轮回到办公室。听说台里组织抗洪救灾采访组到里下河采访,我报了名。有同志劝说,你已连续作战不少天了,腰又有毛病,不要去吧。不,我是“老农村”了,在这样的时刻,应该到第一线去。11时,采访组成员开会:张海宁、夏平、陈骏和我。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陕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我到灾区采访了8天。翻山越岭,采撷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虽然在人民日报只发了《生死关头见形象——记陕南抗洪救灾中的共产党员》(2002年7月21日头版)、《冲不垮的坚强堡垒》(2002年7月27日四版)两篇稿件,但我感到收获颇丰,不仅仅是文字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收获、灵魂上的震撼。①今年1月至5月,陕西省在农村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这一学教活动刚刚告一段落,6月初陕南就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特大洪水咆哮肆虐、撼天动地,同时也考验着广大干…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长江洪水是超历史的,今年的抗洪报道同样也是超历史的。作为历史记录者的新闻工作者,我目睹了本世纪长江最大一次洪水,也有幸记录下了我国军民与大自然搏斗最宏伟悲壮的一幕。我不仅为中央台各个节目提供了80余篇稿件,而且还为中国广播史留下了两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声音:在8月9日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者口述:“记者今天在岳阳城陵矾看到,历史最高水位一日三变:早上8时35.55米,上午10时35.56米,下午2时35.57米。”在8月20日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者报道:“洞庭湖水今天仍在上涨,水位…  相似文献   

19.
’98抗洪给了我一次生死考验和重新锻造的机会,长时间沉在抗洪救灾一线,我先后从长江支流信江和鄱阳湖区发回电视报道五十余篇,写出不少心得。一、不到一线难出鲜活的情景新闻从6月中旬的信江流域山洪暴发到9月中旬鄱阳湖水位回落,我在险情灾情严重的波阳、余干、弋阳、横峰等县往返奔波了两个多月,其中驻扎在灾区采访45天,可以说,每到一个现场,都历尽艰辛,吃够苦头。洪水吞噬了田园村庄,冲毁了道路桥梁,无疑也给我们记者进入现场造成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前线军民在与洪魔殊死搏斗,作为一个党员记者,我更没有任何理…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六、七月以来,三次特大洪水侵袭景德镇市城区及乐平、浮梁两县,来势凶猛,洪水之大灾情之重乃百年未遇。全市军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了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按照局、台领导的部署,在抗洪行动的感召下,为履行记者的职责,我日以继夜投入了抗洪报道。先后采拍了60多篇反映瓷都人在抗洪一线奋战的新闻报道。如今,回想起那段抗洪的日子,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还在我脑海之中不断闪现。6月26日凌晨四时,特大洪水凶猛涌进瓷都街头,不一会儿,我的宿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