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燕宁 《物理教师》2000,21(6):38-39
悖论(又称佯谬)在科学发展史中起过重要作用.物理学中悖论的解决,往往会导致物理学革命性的飞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悖论,对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是有益的.本文拟就悖论对物理学发展的作用及其教学功能作一粗浅分析.1悖论在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作用 悖论是指这样一种逻辑现象: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规则看上去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推出的结论与当时一般的科学原理或经验事实不符.这样,我们就说这个理论中包含了一个悖论.在物理学中,悖论又叫作“佯谬”, 在物理学发展史中,悖论…  相似文献   

2.
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称为悖论,在物理学中,悖论常译作徉谬。在古希腊,悖论被称为“疑难”,意思是“无路可走”。实践证明,物理学的发展与悖论的研究有直接关系。如:追光徉谬”的研究,导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提出:对流体力学“徉谬”的研究,发现了伯努力原理。本文所论“制造悖论”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逻辑矛盾,促使学生设问、排疑、解难,继而达到否定悖论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悖论与物理学发展中的两次重大突破湖南华容六中康继荣(414200)所谓“科学悖论”,是指在某理论体系中的某个公理看来似乎合理,却能推导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即由它的真可以推导出它是假的,由它的假可以推出它是真的。这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叫科学悖论。科学...  相似文献   

4.
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称为悖论,在物理学中,悖论常译作徉谬.在古希腊,悖论被称为"疑难",意思是"无路可走".实践证明,物理学的发展与悖论的研究有直接关系.如:追光徉谬"的研究,导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提出:对流体力学"徉谬"的研究,发现了伯努力原理.本文所论"制造悖论"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逻辑矛盾,促使学生设问、排疑、解难,继而达到否定悖论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进一步说明说谎者悖论和罗素悖论都是由于混淆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才形成的.并指出.“刘文”对这一观点的各种批评都是不能成立的。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并对“刘文”否定悖论是逻辑矛盾的全部论据进行了系统的反驳。第三部分指出停论不是辩证矛盾.并指出“刘文”所以认为悖论是辩证矛盾,是由于它既把一切认识都有其客观的辩证法基础和一个辩证命题具体地反映了事物的辩证矛盾相混淆,又把实际上是辩证命题(不是悖论)的所谓“量子悖论”、“伽利略悖论”和悖论相混淆。  相似文献   

6.
(1)认为凡“压”向物体的力就叫压力把生活用语中的“压”字和物理学中用的“压”字混淆了.物理学上压力的定义是乘直作用在立承面上的力.压向物体表面上可以有诸多方向的力,但属于压力的只有垂直干支承面的那部分.如图1所示,作用在物体A上的力是F,但垂直作用在支承面上的压力只有民.(2)认为物体的重力就是压力如图2,一物体重10牛,放在水平桌面上,那么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答案:受到的压力是10牛,有些人由此认为物体的重力就是压力,把重力和压力两个物理概念混淆了.物体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力,作用在物体…  相似文献   

7.
朱国强 《中学物理》2012,(11):45-46
牛顿物理学在十八、十九世纪不断地经历实践检验,而它在定量细节上经受了每一次挑战.事实上,牛顿物理学是如此的强大和精确,许多科学家开始在一种最终的绝对的意义上把它作为一种真理来接受.对一些人来说,“理解”这个词意味着“用牛顿物理学的方式解释”.  相似文献   

8.
我国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学习者的悖论”研究.“悖论”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向深层次的推进,采用国际规范方法研究我国的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数学教育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强调反复练习并非机械训练;强调学习中要“以苦为乐”,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强调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并重,即不排斥考试.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道中考题: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在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一些现象也是这样,如用——可证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密度天平”是笔者在参加全国青少年第十届科技创新大赛时指导的发明作品,并获二等奖.此外,密度天平还在首届“长江小发明家”比赛中荣获三等奖.该作品应用了初中物理学中的天平原理、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定律等知识,设计巧妙,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成果.现将其原理与对其发明思维的分析总结如  相似文献   

11.
张庆枝 《物理教师》2004,25(11):55-56
19世纪末,由于经典物理学的辉煌成就,使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理论大厦已经大功告成,留给后人的只能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发展.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经典物理学体系本身出现了不可克服的危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电子、X射线、放射性的三大发现,动摇了“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的传统观念;二是经典物理学上空出现了几朵“乌云”,主要两朵是——“以太飘移实验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引起的“紫外灾难”.就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爆发了一场物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物理学中的悖论,论述恃论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悖论的方法,最后阐述它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说谎者悖论是一个具有逻辑和认识论意义的极古老的悖论,从来为逻辑学者所关注和研究。进入二十世纪,由于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类似的悖论,直接危及经典的逻辑和数学理论的可靠性,这个悖论得到更认真的对待。如今习惯上把这些悖论分为两类:集合论悖论和语义学悖论。说谎者悖论与其他若干悖论一起,由于分别涉及“真”、“假”、“云谓”、“指称”、“定义”等逻辑语义学概念而被归为语义学悖论,它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为解决这个悖论,历史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本世纪逻辑学家则立足于现代逻辑提出许多解决方案。所有这些努力都促进了逻辑的发展。但是,这个悖论本身(一般地说,语义学悖论)一直没有得到无可争议的解决,至今仍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将STS融人中学物理教材内容之中,是进行STS教育的需要.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相比以往教材,在每章前都加了一幅插图(以下称“章首图”),  相似文献   

15.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11):F0004-F0004
函数的重要性尽人皆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函数能够描写运动过程”.不过,函数描写的运动,会导致“飞矢不动”的悖论.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相似文献   

16.
悖谬常见于日常语言中,而悖论则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与思维现象,但在逻辑领域里,罗素悖论及其通俗版本“理发师悖论”却屡见不鲜。本认为,消解“理发师悖论”,既不能希望一个与具体主体无关的形式化系统,也不能采取克服语义悖论的方法,而应结合具体的背景知识,运用形式逻辑来综合探宄,在层层疏析中,理清“理发师悖论”产生的缘由,进而达至消解“理发师悖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悖论"历来为物理学家甚至哲学家所钟情,因为它含有极强的逻辑与思辨关系,那么什么是"悖论"呢?一般来讲,悖论是从某一前提出发,推出两个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命题,或根据某一理论推出的命题与已知的科学原理或常识发生矛盾.对于我们来说,在首次接触到悖论时,都会在思想上产生惊讶,引起强烈的兴趣,这是因为悖论与我们受到的形式逻辑的教育形成鲜明的反差.在物理学史上有许多有趣的"悖论",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芝诺悖论""麦克斯韦妖"和"EPR 悖论".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重大物理理论的突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往往起到里程碑的作用.而对物理学史的系统学习,往往成了大学物理专业学生的专利,中学生乃至大学其他专业学生对于物理学史的认识大都停留在阿基米德“王冠的故事”、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以及“苹果砸了牛顿的头”等等点滴之中,很难形成系统的认识.在中学开...  相似文献   

19.
更正     
读了贵刊2005年第3期的“筒状磁铁的磁场方向的‘悖论’”一文后,深为张明元老师对学生问题的求证精神所感动.但笔者认为,筒状磁铁内部的磁场方向,并不存在一个“悖论”,它完全可以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加以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知识的源泉.离开了实验,物理学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实验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所有的物理定律、物理学理论,都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所有的物理规律都是在实验中发现的.例如著名的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就是在伽利略、开普勒等物理学家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牛顿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正是从实验中建立起来的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又如,1820年,奥斯特在大学讲课时,在课堂上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