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是我校“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发展”整体改革目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在小学教育中,要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只着眼于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制作创造性产品,应该通过课堂改革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要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只靠学科课程有一定局限性,必须充分发挥三类课程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华山 《天津教育》2001,(5):14-22
上海道小学,从80年代初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后来逐步发展到以优化课程结构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自1991年起,开始“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实验研究,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为途径,通过开展创造实践,启迪创造思维,塑造创造个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以学校教育目标为根据,在系统科学指导下,将学校三类课程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大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提高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初…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天津市上海道小学进行了以学科课、活动课和隐性课(或潜在课)三类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创新型的人才。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操作及其产品或作品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二是取得了一批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发表了许多篇水平较高的论文或著作,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实验的典范校之一。本人多年参与该校的改革实验研究,与他们一起设计和实…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只着眼于开展创造性活动、制作创造性产品,应该通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要培养创造性心理品质,只靠学科课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必须充分发挥三类课程的功能和优势。这种认识在两年来的实验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我们学校经过十几年的“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发展”整体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三者有机结合的“大课程”体系,创造教育与教学实验就是在这一课程体系中设计和实施的。实验证明,这一课程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三类课程的功能和课程的整体功能。一创造能力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上海道小学是一所具有优良改革传统的实验型学校。从80年代中期以来,顺应现代大社会、大科学、大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本校教育改革的经验和优势,以课程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课程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的新型人才。本文是对该项实验的一个概要总结。 一、大课程的本质、结构与优势 传统的学校课程受小社会、小生产、小科学观的影响,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存在许多落后的观念和缺陷,从而造成课程结构上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发展;只重学科内容,忽视活动内容;只重社会需要,忽视个性发展;只重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的种种弊端。我们把这种课程叫做“小课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一大趋势,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大课程的科学理论依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课程的科学理论依据问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武升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李学琴大课程的提出,一方面是上海道小学整体改革实验、乃至整个教育的改革实验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教育的、乃至各有关学科理论相互影响、渗透的必然产物。大课程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教...  相似文献   

7.
许纯 《天津教育》2014,(23):16-17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求新绽活、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通过唤醒师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使其发掘自身潜质,培养自主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拥有自主成长的人生,这一日臻成熟的特色内涵充分彰显了上海道小学不断追求教育创新的卓然品质,描绘了师生自主发展、畅享成长、绽放个性与活力的美好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一项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关于该模式的目标、方法体系和阶段性实验效果,我们曾写成系统的论文,发表在《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上。目前该模式的实验已在天津市扩展到9所小学,参加实验的学生超过一万名。本文仅对该模式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得到批评指正。一 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特点由10种教学方法构成的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品质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新颖而又系统的教学模式。它的独特性表现是:1.结构的整体性第一,该模式把人的创造力结构中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会综述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教育模式,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天津市上海道小学共同召开了“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课程理论和教...  相似文献   

10.
以兴趣为面,培养创造性的源动力;以学生为本,培养创造性的观察力;以教学为主,培养创造主动性的参与力;以能力为导,培养可塑性的创造力;以创作为果,培养创造能动性的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文章联系小学教学实际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创造教育研究与实验,探索创造教育教学模式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的途径,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验一新的内容,它顺应为21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时代要求。目前,全国有许多地方、学校开展创造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了解创造教育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创造性教学模式,我们采访了天津市“创造性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协作组”的一些同志,请他们就有关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2.
黄艳芬 《天津教育》2005,(11):25-27
多年来,我们上海道小学坚持在课程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大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之路,逐渐形成和显示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抓住了课程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凭借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凭借课程来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并且,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期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收获,成为我们今天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深入推进课改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3.
“八五”期间,我校开始在学生中进行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几年来,按照儿童创造心理规律,通过全方位的教育策略,基本上形成了以早期开发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为重点,提高小学生创造素质,构建了小学创造教育的模式。实施小学创造教育的基本框架与作法:我校的创造教育可以简化为:一个目标,三条渠道,六个环境。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三条渠道:1、通过学科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坚持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品质的训练。2、通过隐形课程,优化、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3、通过…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教学的“五性”及“四要”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学教研室转轨指南[按]日前,哈尔滨市道里区召开了“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研讨会.会上新阳路小学校交流了他们第二轮“优化课程与教学结构,培养五会学生”的整体改革实验经验,并为大会提供了三节小学...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进行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实验,主要研究通过三类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前一阶段我们重点在学科课程领域探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近年来,在活动课程领域,我们重点探索了主题综合活动课。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这里展示的主题综合活动课,是我们上海道小学自己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也是我校在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一项成果。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我们认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学校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说,要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儿童发展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在原来的基础上达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强调“创造”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明确倡导“创造教育教学”并付诸实践者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80年代初创造教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影响较大的创造教学实验有: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北京市香厂路小学等学校进行的“课外活动”式创造教学实验;北京161中学刘文明,天津市上海道小学赵植檀,山东省“双序结合整体教改实验”创造活动课题组张景焕等人进行的“创造课”教学实验;陕西师大张熊飞主持的“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马芯兰的“四性教学法”实验;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组织的“综合构建数学教学新体系”实验;天津市教科院科张武升等人主持的“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  相似文献   

18.
构建“双轨制”活动课模式□台安县实验小学李铁英我校在实施“立体教育”过程中,在优化学科课程课堂结构的同时,构建了“双轨制”活动课教学模式。所谓“双轨制”,即一类是必修活动课,一类是选修活动课。一、必修活动课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这是与学科教学并行的、密切联...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进行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实验,主要研究通过三类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前一阶段我们重点在学科课程领域探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近年来,在活动课程领域,我们重点探索了主题综合活动课。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途径。一、主题综合活动的界定所谓主题综合活动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学习和运用各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