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鲁迅的《答北斗杂志问》讲了八条创作经验,其中的第七条说:“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这个意思,鲁迅在其它文章中也谈到过,例如: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小说作法’之类,一部都没有看过”;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腰包的”……鲁迅的意思是明白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至于“现在市场上”的什么“作法”或“法程”之类的书籍则不要去相信。那么,能否由此而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鲁迅告诫过“不相信‘小谈作法’之类”,所以凡是“作法”一类的书籍都是不可信的?我以为不能。首先,鲁迅并未一概否定过“作法”一类的书籍。1932年4月,也就是在写了《答北斗杂志问》后的四个月,鲁迅又写过一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观摩课。老师正在上 《第一场雪》。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 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 一层厚厚的雪。” 老师问:“‘山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山川’就是高山河流。” 老师又问:“文章中不是有‘河流’了吗?如果‘川’字当河流讲,这个‘河流’不是重复了吗?”  相似文献   

3.
徐惠匿 《考试周刊》2011,(74):41-42
一、导入,“开卷有益”这个词语听说过吗?知道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一、“世界旅行记”是一种杂志吗? 《给颜黎民的信》(小语第十一册)一文,鲁迅先生在谈关于读书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教学参考》(人教版P27)在说明“借此”时是这  相似文献   

5.
记得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由提问。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文最后一句说‘老师,我一定照你的样子去做!’为什么不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分别吗?”这个问题备课时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区别。我没有否定这个问题,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口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这里为什么不说照你的意思办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沉思片刻,有人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就是照您的话去做,照您的样子去做就是学习你的做法,把您当作榜样。”“照着话去做的效果好,还是…  相似文献   

6.
<正>文学是可爱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课后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我是烧菜、吃饭、洗澡时,都会看书。汤显祖,鸡棚牛棚里也挂着书,临时有句,就写下来。电视尽量少看。西方人称电视是白痴灯笼。最有教养的人,家里没有电视。最多给小孩子看看。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理解事情,不可以把一个意思推向极端,我也看电视。鸦片、酒,都好。不要做鸦片鬼、酒鬼。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读书,开始是有所选择。后来,是开卷有益。开始,往往好高骛远。黄秋虹来电话说在看庄老,在看《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端正教学思想,这正是‘文革’中的‘红了就会专’的翻版”(《小学教学研究》八五年第二期《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课题》)笔者对此不能苟同。有的教师公开这样说:“从事小教我是为了混碗饭吃”。“我全当搞副业”。有时,他又说:“反正我年岁已高,学东西,看不进,记东西留不住”,在考试前,他又对学生说:“作文复习咱们在临考前一周突击来它几天就行了。其实,你们只要把该写的字会写,该记的成语、近义词、反义词以及课文能默写出来就行。一句话,夯实基础,你们每人毕业统考至少拿七十分。什么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第二课堂,那是后话。”这样的教学思想,能谈得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吗?能造就一  相似文献   

8.
卷六“乃迺”字条说:“‘乃’犹‘于是’也。《书·光典》曰:‘乃命羲和’是也。常语也。……”又说:“‘乃’犹‘然后’也。《书·禹贡》曰:‘作十有三载乃同’是也。亦常语。”案:这两个意思分不开。说“今年元旦”,本来该指日出那个时间上的点,比方说,六点二十三分零九秒,可是人们连一号整个儿白天甚至于前半夜都算元旦,英语的then,既当于是(时)讲,又当然后讲。古汉语的“乃”有两种意义也不奇怪。又说:“‘乃’犹‘而’也。《春秋》宣八年:‘十月已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我要说:“书是‘酸甜苦辣’的共同体!”让我讲几个我的读书故事吧。  相似文献   

10.
左雀斑把曹熊领到一个贴满各种文字的招贴栏跟前。左雀斑一边在这些纸片间寻找着,一边嘟哝:“那张租房启事哪去了?”曹熊问:“你要租房吗?”“哈!”左雀斑伸手撕掉一张刚贴上去的假药广告,便露出她要找的“租房启事”。“曹熊啊,”左雀斑说,“你看这个‘房’字,它上半部是什么?”曹熊说:“是个‘户’。”“‘户’是什么意思?”“是门的意思。”“对,你朝‘户’的方框里看,[睛不要眨,把这个方框看大了,你就可以进门了。”曹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方框”……果然,方框渐渐扩大……左雀斑拉住曹熊的手,两人朝方框里一跳!曹熊只觉得[前像被黑布蒙…  相似文献   

11.
一部专讲虚词的语法书上说:“‘六十分以上’、‘三十岁以上’等是否包括‘六十分’或’三十岁’在内,有时不明确。需要精确表达时,往往用‘六十分及六十分以上’、‘满三十周岁’等说法”;“‘六十分以下’、‘不满三十周岁’等说法”。在这里提出用“六十分及六十分以上”、“六十分及六十分以下”来表达,客观上只能起到语法误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光复”这个词,在《难忘的一课》里、先后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课文的开头部分(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一次是在课文的结尾部分(他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学生自读课文之后,要老师讲一讲“光复”这个词语的意思。可是,  相似文献   

13.
星期天,一位朋友带着正上初中的孩子来我家玩,孩子带着作文本,请我“指点指点”,我就认真看了起来。第一篇第二句便是:“水面上不时有一只燕子和不知名的水鸟飞过。”我问她:“你是想说燕子跟不知名的水鸟同时飞过呢,还是想说有时燕子飞过,有时又是不知名的水鸟飞过呢?她答:“我是想说有时燕子飞过,有时不知名的水鸟飞过。”我于是说“那样的话,你这个‘和’便用得不对,该用‘或’。因为‘和’表示联合,‘或’表示选择,而这句正是从两者之中选取其一的意思。”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往下还有许多病句与虚词的使用有关,譬如“如果要是……”等。  相似文献   

14.
《书的故事》(省编11册)中同一个“就”字,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它的含义也不同了。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区别“就”字的不同含义的。现将课堂教学实况摘要如下:师,“鲁迅先生听了他们的话,就离开座位走过去”这一句中的“就”是什么意思?生:这个“就”是“马上”“立即”的意思。师:对!课文中还有三句含有“就”字的句子,看看这三句中的“就”字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这三句话是:第一句:卖票工人接过书,只见封面上题着“铁流”两个字,版式跟《毁灭》一模一样,就是厚一点儿第二句:“你就付一块钱,把两本书拿去吧。”第三句:“……他惊叫起来,‘哦,你就  相似文献   

15.
曾在刊物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老师教学《林海》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把“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一句中的‘大不一样’误读成‘不大一样”’。这时,同桌小声地说:“喂,你读错了。”结果老师听到了,马上抓住这个细节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再读文本、  相似文献   

16.
笑话     
健忘的教授老教授搭乘火车旅行 ,列车长前来验票时 ,急忙之间 ,他竟找不到票 ,钱袋、皮包、衣袋……全部翻遍了。找不到车票 ,教授越来越着急。“找不到再补张票 ,不就行了 !”“不行啊 !找不到车票 ,我不晓得我要去哪里啊 !”释 义一位大学教授对学生讲道 :“古代‘吕’是接吻的意思 ,口对口 ,很形象。”一名学生问道 :“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 ,那么 ,‘品’字又怎么解释 ,3个人在一起接吻吗 ?”教授正待发怒 ,又一个同学起来说 :“我看‘品’字还好解释 ,‘器’字呢 ?4个人和 1只狗在干什么 ?”全班笑作一团 ,教授摔书而去笑话…  相似文献   

17.
胡征和 《教育文汇》2010,(11):46-47
今年暑假,在大学物理专业就读的儿子买了本《诗情画意谈力学》的书给我。他说:“爸爸,不要光看文学书籍了,也要看看自然与科学方面的书,这本书你看看,保准会喜欢的。”  相似文献   

18.
——“‘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愕然. ——“再听一遍——‘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静默.随即恍然大悟地、兴奋地回答: ——“有,有,当然有!” 进而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我在教学《忆读书》第二课时的一个导读设计,这是整个初中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引领学生跨上语文学习新台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19.
遭遇尴尬     
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在学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了有关闰土的哪几件事时,随即板书,当“拣贝壳”的“拣”字出现在黑板上时,下面同时出现了几个声音:“老师,‘拣’字写错了!”当时我脸一红,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但我并没有因这几个学生给我带来尴尬而生气,也没有将错字简单地一改了之,而是问那几个同学:“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个字为什么用错了?”其中一个学生一脸得意的神情,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说:“我们原先学过,‘拣’字有‘挑选’的意思,而‘捡’表示把东西捡起来,课文中说在海边‘捡贝壳’,所以应用‘捡’字。”我点头微笑,肯…  相似文献   

20.
《苦抽》这篇讲读课文的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二我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句段让学生仔细品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分五步展开:第一步:检查自学情况,鼓励学生质疑。在认真自学的基础上,学生的提问十分踊跃,提出了一些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父’为什么要买下一筐苦抽,还要送给‘小姑娘’100元钱?”、“苦袖子为什么会变甜?”、“‘那一袋苦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是什么意思?”等等。第二步:学习第一部分,作出精要的点拨。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讨论:“伯父”离开家乡多少年了?“思抽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