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捐纳制度始于清初,至咸丰年间因军兴之故,逐渐冗滥,成为有清一代的秕政之一。清代捐纳亦称事例,有常行、暂行之分。常行事例包括职衔、贡监、级纪、封典等项,其期限、银数、官阶、铨法均有固定章程,由户部捐纳房统一管理和执行。暂行事例则遇有特殊原因,如军需、赈灾、河工.  相似文献   

2.
清代卫所废除了明代世袭的指挥使、千户、百户,改为流官守备、千总、百总,卫所守备、千总皆由兵部铨选。卫千总、卫百总成为卫守备、守御所千总的属官,所辖范围不再以千户所、百户所为限。随着卫所军事职能的废止,卫所武官的职掌只剩下行政事务,屯粮征收成为重中之重,但在刑名事务上,卫所武官并未获得与地方文官相同的权力。为胜任行政职务,清代卫所武官从多种来源,逐步确立为主要选自武进士、武举人。尽管设法弥补,以武官处理行政事务,是清代卫所官制的制度性缺陷,要最终走出制度困境,只能将卫所裁撤,归并州县,回归到以文官管理地方行政的正常轨道上。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新峰所著《明代卫所政区研究》一书,2016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准实土卫所和建置沿革入手,探讨明代卫所的行政区划制度。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沿海卫所。以普遍统计,对沿海卫所进行全面研究,归纳其政区形态和管理模式。第二章边地卫所。对内陆边地卫所,选择三种特殊情况,进行个案研究,重点观察各种形式的边地卫所之"实土"程  相似文献   

4.
讣闻报道是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家常菜。在过去的中国,只有那些名人或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去世,才有可能以新闻形式见诸报端。上个世纪80年代《光明日报》曾作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可见报的规定。即使有资格见报的人,除去那些名人,也按官阶大小给予不同的篇幅,大多数也只是简单的生平介绍,千篇一律,枯燥而单调。而美国却不同,报纸对一个人的过世,不论是名家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的一生有特色、有亮点,都可成为报道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讣闻报道是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家常菜。在过去的中国,只有那些名人或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去世,才有可能以新闻形式见诸报端。上个世纪80年代《光明日报》曾作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可见报的规定。即使有资格见报的人,除去那些名人,也按官阶大小给予不同的篇幅,大多数也只是简单的生平介绍,千篇一律,枯燥而单调。而美国却不同,报纸对一个人的过世,不论是名家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的一生有特色、有亮点,都可成为报道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底始,清政府陆续对贵州地区的卫所进行"州县化"裁撤归并。贵州卫所的裁革,一方面促使了军事卫所面向地方府、州、县的行政合流,影响了清代贵州行政区划的改制与重建;另外一方面又关涉地方社会的诸多变动,其中诸如屯田迁改、屯赋划一等问题的处置则最属关键,由此体现出明清卫所"民化"问题的复杂性与深刻性。本文即通过探讨清代贵州卫所裁撤及其屯田处置问题,对清代卫所屯田的职能、性质及屯田归宿等进行集中论述,以进一步加深对自明中后期以来的卫所"民化"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施剑 《历史档案》2014,(2):57-65
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底始,清政府陆续对贵州地区的卫所进行"州县化"裁撤归并。贵州卫所的裁革,一方面促使了军事卫所面向地方府、州、县的行政合流,影响了清代贵州行政区划的改制与重建;另外一方面又关涉地方社会的诸多变动,其中诸如屯田迁改、屯赋划一等问题的处置则最属关键,由此体现出明清卫所"民化"问题的复杂性与深刻性。本文即通过探讨清代贵州卫所裁撤及其屯田处置问题,对清代卫所屯田的职能、性质及屯田归宿等进行集中论述,以进一步加深对自明中后期以来的卫所"民化"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养廉银制度是清代雍正时期对官吏给俸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这一制度实施了将近二百年之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一定影响。养廉银产生的原因清初沿袭了明朝的低俸传统,官员的薪俸非常微薄,总督每年支俸155两,巡抚130两,知府80两,知县45两。这一俸禄标准根本不敷官吏开支,加之地方官还需要相  相似文献   

9.
明代以卫所制度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军有定额的军事体制,然而随着军户世袭制的废弛,军人大量逃亡,卫所士卒出现了严重缺额.明代中后期在九边兴募兵制,招募对象中有一类为土人.土兵具有天然的作战优势,又有保护家园的迫切愿望,其招募最先盛于陕西一带,后扩展到辽东.土兵可享有一定的经济待遇.然而由于明廷往往选其精锐编入卫所,原来为土民...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官僚政治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也不少。但阎步克先生的新作《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2月第1版)显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色。本书规模可观,系统全面,体系严密。通读全书,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引入行政学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张爱萍 《历史档案》2022,(1):93-102
明初,麻阳县析抛荒田为屯田,招徕辰州、沅州、平溪、清浪、偏桥、镇远等卫所旗军进入境内屯种,由此形成了卫所与州县犬牙交错的人居、土地格局.入清以后,卫所改制,但各卫所裁撤、屯田归并州县的步调并不一致,麻阳县以散附里甲和另立新里的方式将屯户纳入管理,以致屯户的里甲编制呈现为不同形态.归并而来的屯户也需承当地方徭役.面对与民...  相似文献   

12.
明代京操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班军者 ,卫所之军番上京师 ,总为三大营者也”1。班军制度亦称京操 ,是明代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朝人就意识到 ,军队“营中最为虚文故事 ,其积弊大当厘正者 ,京操之班军是矣”2。京操制度中凸现出来的明代军事制度体系的弱点是极显著的。京操制度的兴衰与明王朝的存亡有着一定的关系。透过京操制度 ,可看到明代军事上积弱不强的部分原因 ,而学术界对京操制度的关注尚且不够 ,笔者拟对此作初步的探讨。一永乐十三年 (1415年 ) ,“诏边将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都司 ,中都留守司 ,江南、北诸卫官 ,简所部卒赴京 ,以俟临阅。…  相似文献   

13.
刘岩 《出版参考》2010,(3):21-22
“开国”者,“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之谓也。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度,其间有1600多名高级将领获得了将官的军衔称号,我们称之为“开国将军”。“开国上将”都是为新中国“打天下”的战将,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里,每个人都具有不平凡的战斗历程,这个不平凡的群体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军妻,系指卫所军士的妻子,主要来自于军士本身所娶之妻;此外,政府还将犯妇、奴婢、俘虏等充发为军妻,或为无妻军士买娶军妻,这是军妻的又一大来源.佥解军妻作为维护卫所制度运行的辅助措施,是明代军政建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将军妻安定于卫所,进而防止军士逃逸,明廷针对军妻群体制定了一些优待政策,包括资粮供给、优抚孤寡军...  相似文献   

15.
该出版社从1999年便开始改革,在原事业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基本工资和对应津贴的调整,这也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在使用的办法。2000年时已完全废弃原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从2000年到2005年,共修改了3次薪酬体系,平均1年多修改一次,从按级别划分员工的制度到无级别的制度,又从无级别的制度回到按级别划分的制度。2004年曾经实行的薪酬制度员工反应良好,但因激励机制不足,部分配套措施没有跟进,故而没有继续实施。2004年实行的薪酬制度具体就是根据每个分社前两年的盈利情况,来给出一定工资额度。如系数为1,基数为2000,那么工资为系数乘以…  相似文献   

16.
明代的关防     
作为与印信类似的身份凭证,关防最早使用于明代,且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勘合产生之前即已存在。明代关防不同于印信,不论在产生时间与颁发原因上,还是在颁给官员、颁发程序与铸造形制上,都与印信存在很大差别。作为一种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和钤盖公文的凭证,明代关防从根本上说是对印信制度的补充,从广义上讲,可以看作是印信的一种。嘉靖后,关防不断增多且日益复杂,其地位与印信也渐趋同一。  相似文献   

17.
明代潮州府巡检司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明初主要布局在沿海港口,填补了卫所防御的空白。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随着卫所体系的建立,巡检司也相应调整了驻地,成为卫所的重要补充;嘉靖中后期设立柘林水寨后,沿海巡检司的海防地位进一步降低。而山区巡检司却在嘉靖年间大量添设,成为山区防御的主体力量。巡检司可以应对小规模的骚乱,对乡村安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力量有限,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陈章 《历史档案》2020,(2):90-100
侍卫是清代宫廷中的特殊群体,其待遇与奖惩等与其地位息息相关,对此类问题的探究关乎对侍卫群体的整体性认识。侍卫的待遇主要表现在俸禄、津贴和封赏三方面,此外衣食住行及医疗待遇等生活保障也相当优渥。不过,由于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和民族身份的不同,侍卫的待遇具有一定差异性。清廷对侍卫的管理比较规范,约束相当严格,奖惩措施往往因人因事而定,且易受皇帝对事件的判断及其主观好恶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军医是军事医疗活动救治的关键,军队中军医的人员设置、数量比例以及军医的水平都对救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明代军医主要来源于太医院和地方医学部门,一些通晓医学的士兵也参与其中。但是,明代军医的数量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边关卫所更是医疗紧缺,为此明代虽在边关卫所设立专门军医学,培养军余子弟学习医学,但是仍然无法改变军医缺少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南京京卫的设置大体经历五个阶段,最终形成“49卫2所”的格局。本文厘清了这些卫所的建置过程,并对文献记载中一些相互抵牾之处做了解释。南京京卫在建置过程中,改置、易名频仍,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南京为明代龙兴之地,最早建置卫所;其二,元末明初统一战争中,常以被攻克地方的卫所官员建置新的卫所。就卫所的革调、改置而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旧卫裁撤,其官军完全收编而另立新卫;二是旧卫并非完全裁撤,仅从旧卫之中分出部分官军另立新卫。对南京京卫建置时间的考察,有利于理解南京京卫乃至明初部分卫所改置、易名频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