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又因其性情狂放,人称"米颠"或"米痴"。米芾书法造诣颇高,诸体皆擅,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在绘画上,他独创山水画"米家云山"之法,所作山水树木简略,烟云掩映,极富意境。  相似文献   

2.
<正>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诗词书画无一不精。他的散文豪放自如,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名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0,(33):F0004-F0004
柳劲深,又名树靖,1947年生,大专文化,湖南省长沙市人。斋馆号为麦石斋、结网轩、月湖草堂。自幼热爱书画,习二王、颜柳赵诸家。退休后潜心书法篆刻,拜著名书法家邓先成先生为师,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二年制书法高级研究班,曾任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处长等职。现为湖南省湖湘名人书画馆常务副秘书长、湖南省直老干部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湘府分会会长、湖南省老干部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国湖南杜甫江阁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湘府书画研究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协会理事、湖南省直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景天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湖南湖湘文化艺术院特聘书法家。  相似文献   

4.
<正>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别集》等著作传世,明代书画大家,于书法一道用功颇深,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后一位杰出的帖学大家。然而他并不是天生的书法家,也不是一开始就醉心其间。他的学书之路与历代书家小有区别,可谓一波三折,《画禅室随笔》记载: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伯长  相似文献   

5.
正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官承事郎,监上清太平宫,后任秘阁修撰等职。其工书法,善诗词。宋高宗、虞集、赵孟、王世贞、张丑、刘熙载等对其评价极高,认为他独得"二王"法度,深入"山阴"堂奥。其传世书迹,有《云顶山诗帖》《左绵帖》《昨日帖》《通泉帖》等。《大年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薛绍彭的代表作之  相似文献   

6.
正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等,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起初受业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其文、艺兼长,工诗文。黄庭坚可谓各种书体均擅长。最擅行草书,用笔豪放,且自成一家。其书法学颜真卿、张旭、怀素等人,对后世行草书的发展影响极大。其楷书作品虽不及行草书流传广,却也  相似文献   

7.
米氏云山     
米芾(fu,1050-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温士,自号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由于他性情狂放,故人称"米颠"或"米痴"。与其子米友仁,世称"二米"或"大小米"。米芾能诗擅文,书画尤具功力。书法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  相似文献   

8.
翁同龢书法     
翁同稣,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成丰六年(1856)殿试一甲一名,状元及第。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戊戌政变后,罢官归里。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相似文献   

9.
吴湖帆名倩,本名万,号倩庵、东庄,别署丑翼燕。斋名梅景书屋。早年与溥儒并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生于1894年,卒于1968年(文革年代蒙受不白之冤,含恨而死,卒年75岁)。他是晚晴名臣,著名书画家吴大潋之孙。其家世居吴中(今苏州),自幼受家庭薰陶,拜陆廉夫学画,后赴上海后办书画事务所、正社书画会。吴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对明来董其昌下过一番工夫,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画风不变,骨法用笔,渐趋凝重。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书法临宋徽宗瘦金书,后得米芾。多景楼诗卷”真迹,开始专攻米芾,题画字体不是宋宣和(宋徽宗,宣和为其年号),便是米襄阳(米芾,米芾居襄阳)。吴湖帆还精于鉴赏,著名书画鉴定家张珩、徐邦达都是他的弟子。  相似文献   

10.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晚号明日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清代杰出的书法家。他工各体书,尤擅长于隶、行。他的书法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被称为“何字”体。他虽然没有书学专著传世,但他的《东洲草堂文钞》和《东洲草堂诗钞》中却不乏论书诗文。晚清以来,书家和书学评论家对他的书法多有研究,但对他的书论却研究很少。笔者不揣浅陋,近年来研究其书学,略有所得,今将一管之见,撰成此文,聊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书法与国画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对书法与国画的笔墨技巧是相同的曾作过精辟的概述。他说:"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故曰: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自来书画兼擅者,有若米襄阳(米芾),有若倪  相似文献   

12.
<正>米芾(1051-1107),初名黻(fú),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yù)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相似文献   

13.
北宋皇帝徽宗赵佶,皇帝当不好,却是个著名的书画家,被称作“书画皇帝”。他醉心于书法和绘画,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曾花了整整三年时间临摹宫内所藏的17位名家的传世佳作。据说,他还将自己的作品编成《宣和睿览册》,每15幅一册,累有“千册”。  相似文献   

14.
正赵之谦(1829-1884年),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赵之谦书法初宗二王,后取法颜真卿,得其坚实严谨与浑穆从容。他师从邓石如,博采秦汉瓦当、铜币、权量、魏晋六朝碑铭,融合真、行、草、隶、篆之笔法,创造出一种浑厚朴茂的手札行书艺术风格,并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赵之谦在书法艺术上成功地开创了清末以来碑学书法的先河,这也为当前书法家在碑帖融合中创新提供了参考。赵之谦作品最多、传世最广的是行书。他始将北魏书笔法直接运用到行书之中。因此,它没有前人所遗留下的"参照物",而且由于北魏书法独特的用笔方法——卷锋加侧锋转换为中锋,很难于连贯。对此,赵首先是在"文稿"小行书,或者说小字落款中得以解  相似文献   

15.
王迅,男,1959年出生,1983年丽水师专中文系毕业,现为丽水地区群艺馆副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常务理事、浙江省书研会常务理事、丽水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二等奖、’95国际书画大展一等奖等,入选全国第七届中青展、全国第二届楹联展、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精品展、全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等。书法论文在全国专业报刊上发表20余篇,合著出版《中师书法教程》、《书法工作概要》。艺术成就及简历收入《当代书画篆…  相似文献   

16.
教师艺苑     
《教师》2013,(7):129
唐朝唐朝,曾用名唐宝春。邵阳师范学校专职书法教师,曾为邵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师生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长年从事书画等艺术创作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编有(副主编)《书法》(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中"硬笔楷书"采用的范字由唐朝书写)。其艺术创造涉及书法、雕塑、艺术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他学识渊博,思想睿智,人品高尚,性格诙谐,境界超脱,处世潇洒,阅历丰富,才情恣肆,成就卓越,影响深广。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北宋中后期的文坛领袖和创作巨匠,苏轼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可谓彪炳千秋。举凡文学、书法、绘画、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他学识渊博,思想睿智,人品高尚,性格诙谐,境界超脱,处世潇洒,阅历丰富,才情恣肆,成就卓越,影响深广。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北宋中后期的文坛领袖和创作巨匠,苏轼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可谓彪炳千秋。举凡文学、书法、绘画、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  相似文献   

19.
《蜀素帖》,是以乌丝栏绢素为地儿的米芾墨迹。米芾生活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初名黻,祖籍山西太原,后徙居湖北襄阳,故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他中年移居镇江,遂号海岳外史。米芾官至礼部员  相似文献   

20.
正奇崛峻伟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多艰,才华呈现于诗文书法之中,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之一。在其作品中,用字精准的诗词创作与线质多变的书法结字,相映成趣。黄庭坚行书拓本《水头镬铭》为宋拓残本,书于北宋元二年(1087年)七月。计16面,共27字,帖心高22厘米,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此帖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