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13)
边坡的稳定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来软岩边坡的主要外观特点分别是坡度较陡、坡高较矮、坡长较大等。通过对软岩边坡的研究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的因素有SM R值、边坡倾向、边坡坡度、岩石回弹值等。经过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客观的研究软岩边坡稳定性,从而避免了一定的主观因素,这样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的客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对软岩边坡的研究上已经运用地上了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这样对软岩边坡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高层建筑进行基坑施工中,对因基坑施工产生的变形进行控制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边坡建设高层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层建筑深基坑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方面。在上海某高层建筑的背景下,采用基坑施工影响以及依据保护对象和基坑的相对关系对边坡高层建筑深基坑层位的位移进行计算,对边坡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产生变形进行控制的技术要点以及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结构产生变异进行有效地控制,减小基坑外地面的沉降,完成对不良地质条件下边坡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控制结果与其他高层建筑工程进行对比表明,本工程采用的基坑围护的结构以及坑内的加固与支撑体系等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基坑产生的变形,保护了高层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影响呼集高速公路深路堑软岩边坡稳定性的内、外动力因素的调查,选择影响深路堑软岩边坡稳定性的9项因素作为稳定性分析的判据,首先对其进行单因素稳定效应判别,继而采用多因素综合判别系数法给出深路堑软岩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土钉墙施工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因其造价较其它基坑围护体系低,施工周期短,安全性基本满足基坑稳定性及变形要求,在边坡工程、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对深圳市沙湾泵站工程中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绥芬河市澳普尔广场及酒店改扩建工程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基坑挖深12M~21.8M属于深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第三和四层为强风化安山玢岩和中风化安山玢岩,岩块坚硬,机掘不易;基坑东、南侧与原有4层和9层建筑最小距离分别为2.4m和3.5m,位于凸入基坑的阳角处,属不利位置,施工和支护监测难度较大。依据本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边坡在无相邻建筑采用土钉墙结构支护体系;在有相邻建筑采用悬臂桩结构支护体系即人工挖孔桩和土层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方式,人工挖孔桩施工遇安山玢岩配合风镐进行施工,土层锚杆采用ф150螺旋钻成孔。岩石采用地质钻机与风动潜孔锤成孔。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关键部位变形各项指标均未达到预警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荣华煤矿东主运输巷道软岩支护问题,系统的论述了软岩的特征及其力学属性,软岩巷道破坏的特点,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软岩巷道的支护原则及其巷道的维护方法等。从软岩巷道承载机理出发,分析了软岩巷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为软岩巷道围岩及支护变形控制分析和数值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拳文通过对软岩巷道矿压特点、变形规律、巷道破坏机理、围岩影响因素以及巷道支护技术的理论研完,阐述了煤矿在软岩开采过程中巷道的变形量大。对软岩的特性、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对锚网索复合支护基于耦舍意义上进行了研究,表明了采用锚网索支护是实现有效控制大变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技术措施。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是一种即经济又先进的支护形式,如何在软岩巷道中应用好这种支护形式,无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测试,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测试方法难以确定基坑的安全稳定性系数,难以保证基坑的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圆弧滑动法的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利用圆弧滑动法针对偏压对支撑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提供了准确的理论基础。建立支撑结构受力分析模型,最终实现了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边坡稳定性的分析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基坑工程中支撑结构边坡稳定性分析,能够得到更准确、多层次的分析结果,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软粘土地基土体力学性质差,在软粘土地基中进行深基坑施工,易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杭州地区典型软粘土地基中深基坑工程案例分析,研究了软弱土地基中深基坑坑底加固方式对减少基坑变形的作用,及其对邻近地铁结构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坑内软粘土进行加固,能有效增强坑内土体强度和刚度,减小坑内土体变形,尤其是采用满堂加固,加固后的坑内土体在坑底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加固土支撑带,能大幅减小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变形。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广泛应用于基坑明挖支撑体系、软岩、土体边坡加固工程中,但与钻孔排桩相结合应用于海相沉积层软土地区的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实例较少。结合连云港盐灌船闸下游远调站及紧邻的142m驳岸挡墙钻孔排桩锚索支护体系施工实例,主要阐述了钻孔排桩及预应力锚索在软土地区堤岸工程中的工艺技术要点及排桩锚索挡墙结构在软土地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软土基坑工程变形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带的地下水位偏高,土体强度较低,深基坑开挖与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制约成为日益突出的矛盾,基坑开挖施工必然会引起基坑的稳定问题、支护结构和周围地表的变形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对软土基坑变形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从设计施工入手找到控制基坑变形的一些方法,防止发生过大基坑变形及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西宁市排水公司高层商住楼南侧边坡稳定性差,开挖深度大,基坑周边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体工程基础边线与设计坡脚距离小,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很大,破坏后果很严重。为保证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坡的稳定、周边建筑物不受影响和施工安全,本文在充分考虑成本、施工周期等前提下,经多支护方案对比后,选择了锚杆(索)喷射混凝土加排桩(钢管桩)式挡墙支护方案对基坑南侧边坡进行了支护。实践证明该边坡支护方案选择和支护结构设计是合理的,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同类工程和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正余  吴君 《科技风》2013,(1):148-150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尾水出口开挖最大高度130m左右,为斜交向坡,边坡主要位于O2sh+b~O1m1地层,其中O2sh+b层属中硬~坚硬岩;O1m3层岩性复杂,软硬相间;O1m2层属中硬~坚硬岩;O1m1层为软岩或极软岩,尾水渠后边坡属典型的上硬下软结构,且在后边坡地处位置地表见有F175、F184、F185、F186等规模较大的断层。边坡处于强风化带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总体稳定性差。尾水塔地基承载力差、存在层间错动及反倾结构面、岩体风化严重。因此,工程高边坡及塔体直立墙稳定问题是本工程的问题之一,经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本工程高边坡及塔体直立墙处理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边坡高层建筑施工中基坑排桩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质量的保证。通过介绍工程实例,依据以往的场地水位情况设计了一种h型双排桩+预应力锚杆的基坑排桩方案。对设计的基坑排桩支护结构的坡顶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以及既有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点进行监测,给出采用所设计方案后,基坑坡顶水平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基坑坡顶竖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基坑前排桩桩身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基坑后排桩桩身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发现上述监测值均低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的预警值,说明所设计排桩方案能够有效控制边坡土体与既有建筑的变形,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对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和边坡高层建筑地墙内力进行计算,发现上述指标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说明所设计方案满足建筑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内昆铁路老锅厂至李子沟段,为长距离斜坡软岩软土地带,气侯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以软岩填料填筑高路堤,既要满足挡护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又要避免地基抗剪强度不够引起路堤侧向整体滑动及边坡外侧土体隆起;既要保证路堤基底施工处理质量,又要避免人工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产生差异沉降。本文通过对DK440+360-DK440+720段软岩路基处理的试验成果分析,研究了内昆铁路软岩路基的工程性能,对软岩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施工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某邻近大跨度隧道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针对其采用预留岩堤支护桩方式,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分析方法,研究隧道与基坑之间宽度,预留岩堤高度与宽度对支护桩与隧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的支护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土层部分。岩墙宽度、岩堤宽度能有效地控制支护结构的位移与弯矩,建议两者宽度分别不宜小于6m、7m,岩堤高度控制支护桩的位移大小不明显。邻近隧道附加变形主要与邻近桩段变形有关,与支护桩顶位移无关。  相似文献   

17.
基坑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基坑施工过程中随时可能面临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土体与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将会导致基坑塌塌、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因此加强对基坑的安全监测设计以及及时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协庄煤矿-850西大巷软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以及围岩应力研究,得出非均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机制以塑性扩容为主,物化膨胀以及结构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塑性扩容为主的软岩巷道最为有效的加固方式就是对塑性区进行注浆加固,以控制其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固支护试验,同步进行矿压观测,施工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可以为相似工程的深井软岩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软岩巷道由于其分类和变形破坏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很难解决。锚杆与注浆联合支护是目前中国软岩巷道支护很有前途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很多工程基坑变形的分析,探讨了深基坑变形的特征,总结出了支护结构周围地面的沉降、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底面土隆起的规律,并阐述了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控制基坑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