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钟宝林 《科技风》2014,(17):275-275
日照时数是地面气象观测的基础,我省基层气象台站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长期使用暗筒式日照计来进行日照时数观测,其原理是利用太阳光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筒内,使涂有感光药剂(枸橼酸铁铵)的日照纸上留下感光迹线来计算日照时数。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日照时数在观测中存在观测记录异常等现象,如仪器的质量好与坏、仪器的安装是否正确、日照纸的质量问题、日照纸的涂药是否正确等都会引起记录的异常失真。本文通过分析异常数据的原因,总结当前暗筒式日照计在台站观测中如何取得准确日照时数的一些方法,并对未来业务自动化的日照时数观测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2.
取得准确日照时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气象台站的基本观测项目之一。为了确保取得准确的日照时数,从日照计安装、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及日熙计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  相似文献   

3.
如何取得较为准确的日照时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正确涂刷日照纸、日照纸能否感光的检验方法、正确整理记录以及正确安装和维护日照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取得较为准确的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7)
为了探究对比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的准确性,选用人工观测的暗筒式日照计和自动观测的DFC2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长沙地区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暗筒式日照存在测量精度低、操作不便、响应速度慢、观测数据准确性难以保障等缺陷。DFC2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设备,其具备观测精度高、操作便捷、性能稳定、响应迅速等特征,可以较好地满足日照自动化观测业务的需求,同时DFC2型光电数字日照观测仪器灵敏度高,对早晚数据差异的分析和临界值处理更加准确,记录更加稳定,受天气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远远小于人工检测,有效的增加了观测数据的准确度。在对比观测时间段内,人工日照总时数为392.8h,自动观测日照总时数为408.2h。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数据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659。2019年1—6月长沙地区自动观测日照时数值比人工观测日照时数值整体偏大。在此观测时段内,S差值小于0的有31d,占S差值等于0的有105d,S差值大于0的有的45d。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日照时数的差异不仅和季节有关,还和天气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综合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气象要素实现了自动监测,但日照仍为人工观测项目之一。目前我省刚刚完成将高纬度气象台站的聚焦式日照计转型为暗筒式日照计,既实现全部气象台站统一使用暗筒式日照计进行日照观测。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暗筒式日照计以及使用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的探讨,对提高日照记录质量,分析当地的气候资源,研究节能环保型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暗筒式日照计在应用中的每个观测步骤进行解析,从而提出暗筒式日照计使用中的要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5)
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云的形成及分类,接着分析了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最后给出了几点云的编码技巧,以期提升云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气象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信息化技术处理方法,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有效结合,对内蒙古自治区历史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进行批量信息化并实时入库,实现同自动站观测记录分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校验,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18个观测台站历史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分钟级数据集,为临近预报业务以及研究内蒙古全区各观测站降水历史趋势具有实际意义,对观测台站自记纸日常业务具有很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浅谈气象地面测报工作的预审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地面气象观测中各原始记录的预审方法,通过对日照纸、气簿-1、自动站软件等在预审中应注意的要点和容易产生的错误进行经验介绍,有利于天气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21)
为了能够清楚理解日照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差异,文章对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2019年1—6月(平行观测期)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以下称自动观测)和暗筒式日照计(以下称人工观测)的日照时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运行中无分钟观测数据缺测,设备运行稳定可靠。(2)自动观测的日照值总体趋势要高于人工观测日照值,但不同季节的差值有所不同。春季日照时数的自动观值与人工观测值平均差值最小,一致性最好;夏季次之,冬季差异明显;冬季自动观测比夏季更突显其优势。(3)自动观测的感光灵敏度要比人工观测高,明显体现在日出和日落时段以及无光照和弱光照天气时刻。总而言之,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在克拉玛依国家基本气象站运行过程中和传统的人工观测日照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和良好的数据可比性,并且运行相当稳定,使得克拉玛依的日照时数的观测精度更精确,数据可靠性更好,主要显著改善了克拉玛依冬季的日照时数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与日照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秉荣  颜亮东  校瑞香 《资源科学》2012,34(11):2074-2079
本文利用1961年-2008年三江源地区16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资料,区内玉树气象站的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以及改进的Angstrom模型模拟的全区太阳总辐射年分布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对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日照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全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2.8h,多年平均太阳辐射值为6751.08MJ/m2,较全国平均而言,三江源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日照北部高于南部,太阳总辐射西部高于东部;1961年-2008年间,三江源地区日照在玛多、达日地区显著增加,在治多、兴海显著减少,其余地区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呈稳定状态,不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照减少的现象;三江源地区太阳总辐射196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中后期呈减少趋势,1990年代后呈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和全球先"变暗"后"变亮"过程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杭州、洪家站太阳辐射观测资料,结合气候学和天文学计算方法,合并日照百分率,确定浙江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月、逐年太阳总辐射值;考虑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浙江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浙江省太阳能区划研究,对今后研究太阳总辐射对浙江省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有效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常规能源资源将不断减少,为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时调整能源结构是必要的,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条可行的捷径。为了了解温州太阳能、风能蕴藏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应用温州各地的多年日照观测资料和风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太阳能、风能开发项目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是当今建筑工程信息化进程中的导向,也将是未来土木工程行业创新和发展的趋势。阐述BIM代表性软件Revit软件在建模中的合理流程,针对房屋建筑专业的建模技巧和建族技巧做出了分析。结合自身软件使用经验,简要介绍了几种生成2D图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玖芬  高阳  冯欣  薛彦萍  何海洋  赖明  代辛 《资源科学》2020,42(10):1944-1952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具有观测对象多、观测指标多、观测技术手段多等特点。为保证观测数据质量,必须构建覆盖从采集到发布数据全周期全过程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本文针对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对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基于国内外观测领域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依据ISO9000族国际标准,建立由目标层、组织层、制度层、控制层及评估层五部分组成的综合观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基于模块化集成思维,构建纵横多级质量控制体系:纵向上,建立综合研究中心—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4级外部检查,横向上,建立观测—校对—审核3级内部检查制度;质控技术上,重点研究了不同观测过程的质控模块,建立了QC0(样品实验测试质量控制模块)、QC1(观测数据内部质量控制模块)、QC2(观测数据外部质量控制模块)、QC3(数据质量的考核和评估模块)4种质控模块,提高了质控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全面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和科学的质控方法,保证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0-2009年诺木洪气象站观测的油菜生育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诺木洪地区油菜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指标,结果表明:诺木洪地区油菜平均生长周期为139 d;4月上旬至中旬进入播种期,8月下旬进入成熟阶段,生育期天数以19.6 d/10 a的速率增加;诺木洪地区气温、日照、降水气候趋势率分别为0.453℃/10 a、-442.1 h/10 a、-26.21 mm/10 a,随着气温升高、日照减少、降水减少,油菜的生长期呈现延长趋势,而有效的水分条件利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由于地形起伏多变,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有时与实况差异很大,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分布。文章分析了地形对青藏高原降水、蒸发量、日照以及能见度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的解释。这对提高高原气象观测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就城市测量新领域——日照测量分析了产生原因,介绍了抚顺市日照测量采用的方法,对日照测量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建筑物日照测量内容、精度尚无统一标准。文章对日照测量的内容、方法以及全站仪日照测量流程进行探讨,并对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精度要求及技术要求进行讨论,力求为制作日照测量标准提供些许参照。  相似文献   

19.
地面气象观测月报表预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面气象观测月报表审核方法出发,着重介绍了审核规则库的建立,气温地温、云降水、云日照、天气现象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日照涂刷、夜间天气现象、纪要栏备注栏、不正常记录处理等对比审核以及月报表传输文件的审核等方法,从而达到高质高效的预审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辽宁省54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气温、降水、积温、风速、日照、蒸发等9个气象要素年资料,分析了近半个世纪辽宁省气候资源变化的空间、时间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农业和气象能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地的气温、积温普遍为增高趋势,降水、风速、日照、蒸发普遍为减少倾向;气温、积温、日照、蒸发等均具有突变性和阶段性特征,风速、最低气温无显著突变性,而是存在明显的趋势性;从长远看,气候资源变化对辽宁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弊大于利;虽然观测表明风速有下降趋势,但不能说明风能资源蕴藏量有下降趋势,需要今后进一步关注,但太阳能资源有一定的减少倾向;辽西地区易发展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